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论文_张轶

(宁夏宁安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 目的:分析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53例人格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患者90例为对照组。结果:53例患者中,偏执型13例,分裂型10例,强迫型8例,戏剧型7例,依赖型6例,自恋型4例,回避型3例,反社会型2例。观察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格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变化,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人格障碍;心理;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327-03

人格障碍是个体的人格和行为倾向存在严重的失常,且并非直接源于脑部的疾病、损伤或其他损害或者因另一种精神障碍所致[1]。是个体特有的反映个人人际关系及生活风格的行为模式,严重偏离常规认知方式和特定文化背景,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差。该类模式多于童年或青少年期开始,并长期存在[2]。多数患者维持至成年或终生,且难以矫正。因此,也给护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对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例人格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1例,女性12例;年龄19~49岁,平均(32.19±3.12)岁;学生5例,个体17例,职员9例,无业22 例;已婚33例,未婚13例,离婚7例;初中及以下文化14例,高中及中专34例,大专及以上5例。同时选择同期我院门诊健康体检的患者9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26~51岁,平均(34.17±3.55)岁;学生7例,个体10例,职员38例,工人24例,无业11例;已婚50例,未婚29例,离婚11例;初中及以下文化19例,高中及中专58例,大专及以上13例。

1.2 方法

采取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SCL-90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同时对观察组患者通过向家属调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观察患者行为及面部表情、与患者进行交谈等形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PDQ-4(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对人格障碍进行临床分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 观察组

人格障碍分型53例患者中,偏执型13例,分裂型10例,强迫型8例,戏剧型7例,依赖型6例,自恋型4例,回避型3例,反社会型2例。

2.2 两组心理状态分析

观察组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人格障碍患者存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

3.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接触患者,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思想,多给予患者关怀,交流时注意态度和蔼,语言和缓,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主动告知护理人员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取得患者信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后,告知患者相关知识,告知其要尊重他人,不能有反社会行为,告知其反社会行为对别人、对自己的危害;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2 生活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自己、介绍住院制度、住院环境、治疗医生,帮助患者慢慢熟悉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组织患者之间的娱乐活动,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多陪伴患者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文娱活动。

3.3 特殊护理

与患者一起制定制订行为限制的条例,告知其违规的后果,教会患者学会自我控制的方法,在情绪激动时,以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发泄内心的恶劣情绪[4],减少冲动行为;当患者出现冲动行为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暗示,对患者进行劝说,注意言语要简明,语气要坚定,告知患者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必要性必要的话可适当给予患者约束[5],并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如果出现暴力行为,应坚决制止,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3.4 行为护理

注意了解患者的性格和特长,行为治疗时,要发挥患者的特长,多让其表现自己的合理行为。当患者出现理想的行为时,应给予其肯定和鼓励。帮助患者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尊重他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要学会为他人着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迟满足个人的欲望[6]。

3.5 其他护理

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应帮助其找出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尽量消除或避免。病室经常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病房安静,光线适宜,睡前用温水泡脚,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护理人员夜间巡视时动作要轻,走路要轻。对睡眠障碍严重的患者可给予一定的镇静药物。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患者集体学习,按照规范进行人际交往、日常生活,帮助患者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4.讨论

本组资料中,53例患者中有偏执型、分裂型、强迫型、戏剧型、依赖型、自恋型、回避型、反社会型。每种类型表现的心理状态不同。护理人员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总的护理目标是不要伤害别人和自己;认识自己的缺陷;学会遵守病房的制度;适当延迟自己的需求;尽量学会与他人进行交往。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行为护理、特殊护理、康复护理等,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可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并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安慰、鼓励、心理疏导、尽量满足其需求等方式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为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告知患者尊重他人、避免反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多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关心,多陪伴患者参加锻炼、集体活动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而特殊护理可在患者有不良行为的征兆时,应及时给予暗示和劝说,告知患者不良行为对他人和对自己的伤害。使其逐渐改变其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护理在患者有合理的行为时及时进行鼓励,并充分发挥其特长,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并不断强化合理行为。

总之,人格障碍患者的类型有很多,每种类型表现的心理状态不同。护理人员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减少其不良行为,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刘淑欣.浅谈人格障碍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1): 312.

[2]苏雪萍.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411-412.

[3]谢裕中.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诊断与调适[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221-222.

[4]张丽萍.边缘型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及其心理护理[J].新医疗装备,2016,29(6):180-181.

[5]王玉燕.冲动人格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及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2):4675-4676.

[6]刘英楠,张玲,张翰文.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4,(11):297.

论文作者:张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论文_张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