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杜岳胜

广西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541199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口腔修复中牙周整复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术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口腔修复后的外观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牙周整复术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和固定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牙周整复术;口腔修复;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practical value of periodontal surgery in the oral cavity repair. Methods:in July 2013 to 2014 July period to our hospital oral repair in treatment of 84 cases of patients underwent,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each 42 cases in each. Results:observation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e the patient group for oral cavity repair after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between group comparison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dental rest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achieve good results and the fixed effect,has a good clinical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dental restoration;dental restoration;clinical efficacy

口腔修复,指通过口腔义齿修复来恢复牙缺失和其他组织缺失,并使其生理功能恢复正常[1]。这种修复方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口腔修复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临床疗效。为有效解决该问题,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前采用牙周修复术,本次研究对牙周修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术治疗的84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来院后,均接受了全面的口腔检查,符合口腔固定修复的指征,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排除存在口腔修复术禁忌证的患者以及意识障碍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84例患者,男38例,女46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4.2±6.8)岁,包括牙槽嵴缺损或异常患者28例,前牙牙错位及牙龈颈缘不协调患者56例。将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进一步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的检查。

对照组 排除手术禁忌后,行牙冠修复术。

观察组 若患者牙龈颈缘较低,行修复术之前,需先修整牙槽嵴和牙龈,常规消毒、麻醉,以染料标记好需要切除的牙龈部位,以高频电刀切除,应用涡轮钻修整牙龈颈缘和牙槽嵴,以作临时冠,切开翻瓣,继续清理牙槽嵴,在牙槽嵴和既定烤瓷之间留出3mm的缝隙。平整根面,刮除牙周膜上的纤维,冲洗复位,缝合,以牙周塞治剂保护创面。术后每天应用口腔含漱液漱口,3次/d,一周后拆线,观察4周,若牙龈颈缘恢复良好,行冠修复,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参照,再对牙龈颈部进行修整处理。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术后随访,以了解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2个月,若牙龈恢复良好,牙周恢复正常,口腔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则判定为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有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对口腔修复后口腔外观以及相应功能的满意程度,并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以卡方值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42例患者中,33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为78.57%,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X2=12.209,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后口腔外观和相应功能的满意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对口腔外观和相应功能均更为满意,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临床义齿修复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较容易出现局部牙错位、缺牙牙槽嵴形态异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前牙牙周的美观度,对相应的口腔咀嚼功能等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解决该问题,牙周整复术被引入,姚上贵[2]在研究中也指出牙周整复术可有效改善以上问题,在行口腔修复术之前,若患者牙齿过长,行牙周整复术可实现义龈修复;若患者牙龈过短,行牙周整复术可修整牙槽嵴高度和牙龈颈,因此可大幅度提高口腔修复后的美观度和协调性能。

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表明在行口腔修复术之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这与晏勇[3]的研究结果相符。牙周整复术可使牙龈形态得到有效改善,可有效减少口腔修复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发生,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由表1可知,口腔修复后,观察组对口腔美观度的评分为(93.8±4.7),明显高于对照组(78.5±8.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口腔功能的评分(94.0±5.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3.4±6.6),表明在口腔修复术前行牙周整复术,能够更好的改善口腔美观度,改善口腔功能,牙周整复术中,切开翻瓣,在牙槽嵴高度和修复冠之间会预留出3mm的宽度,这可使经修复的龈缘和周围龈缘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可有效维持口腔的整体协调性,更利于炎症的控制,可有效减少因骨吸收发生的牙龈退缩,因此术后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对美观度和相应功能的需求[4]。由此可见,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浦恩泽,李鹏,张建明,等.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7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4):710.

[2] 姚上贵.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54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47-148.

[3] 晏勇.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0):110-111.

[4] 郭丹,姜立德,王莹,等.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3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5):54-55.

论文作者:杜岳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杜岳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