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五年贯通双元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窦丽娜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五年贯通双元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窦丽娜

山东省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 266700 

摘 要:中高职教育贯通不仅是学制上的衔接,更是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其核心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贯通。这是决定中高职教育贯通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也是与以往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殊异之处。中高职教育贯通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国家政策的需要。它不是中职、高职的简单叠加与拼凑,而是中高职两大系统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中、高职五年贯通 双元培养模式 

一、我国中高职衔接现状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为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总体看来,还没有进入到课程和能力目标衔接的层面。不容忽视的是,中高职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中高职衔接缩短了达到同等学历(专科)的修业年限。这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广大农村是非常必要的,已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同时也符合《职教法》中规定的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以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分流的原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几年来,各举办校充分利用五年制优势,培养了一大批深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用人单位评价,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知识结构比中专生优”,被称为“中专大学生”。

二、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实践探索

1.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企业和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现代制造与控制技术,具有现代机加工设备编程与操作能力,机电产品装配及检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维修能力,具备职业岗位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一定创业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构建中高职教育贯通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培养要求,应从课程之间、理论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互动作用分析,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文化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考核获得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有技术的合格的企业员工。为满足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立足、发展我校原有教学模式。我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就贯彻实行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形式发展和我校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进步,在市场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导引下,我校不断与当地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训基地,毕业生对接企业等。在立足“双元制”教学模式下,我们积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4.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中高职贯通对教师的要求:必须对高职和中职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都非常熟悉;必须了解高职学生特点和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水平;理念必须更新,牢固确立“一体化”设计与培养的意识。

5.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共同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建、共管、并融生产、学生实训、定岗实习、技术研发于一体的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形成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和创新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的制度化、规范化、可操作的管理办法,从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6.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实施“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围绕校企合作良性运作机制的建立,要制定一系列措施。

7.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是中高职教育贯通的技术保障。由于学制长,在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中,加强过程管控和过程评价,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修订和完善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通过长学制课程一体化设置和技能训练的有效整合,可以实现培养效益的最大化。

三、政策建议

1.中、高职专业布局结构的统一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分类、专业设置标准、专业培养水平等方面的衔接,需要统一分类标准、明确培养层次。

2.要严格审核和控制贯通培养专业范围;改革招生指标下拨政策,将中高职教育贯通招生指标单列,以保障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

3.统筹力量开发课程教材,由在相关专业具有明显优势的院校牵头组织行、企、校专业人士共同开发同一专业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由已经开发中高职教育贯通公共基础课教材的试点院校牵头组织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共同开发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4.完善毕业证书发放政策,在学业期满时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证书注明“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专科”字样;加强对贯通试点院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市教委下一年度划拨贯通培养试点指标的重要依据。

论文作者:窦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五年贯通双元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窦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