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特性的研究

肉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特性的研究

缪锋[1]2000年在《肉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C.& V.)]和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T. & S.)]作为海洋肉食性鱼类的代表种类,根据鱼类生态生理学理论,通过设定不同饥饿时间下因子水平,研究两种鱼类摄食率、排粪率、转化效率和SGR等生态生理效率的状态变化。其目的在于研究高营养级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下行控制作用(Top-down Effect),以及肉食性鱼类的生态对策与鱼类资源补充机制的相互关系,为深入解析鱼类资源生产力及其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1.花鲈:饥饿0(对照组)、4、8、12、16d后恢复投喂,过量投喂淡水桡足类,温度为19.5±2.0℃,初始体重为0.61-0.93g,平均体重为0.79g实验周期为28d。 1.1饥饿时间对花鲈的体重损失率产生显著影响,受过饥饿的个体的湿重损失率(LR_w)与饥饿时间(t)的关系为:LR_w=2.2164t-3.6634(r~2=0.9767,p<0.001)(t<28)。 1.2在饥饿结束后的各12d中,经受过4、8和12d饥饿的实验组的SGR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受过16d饥饿的实验组SGR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经受过饥饿的个体的摄食率高于对照组;各组饵料转化率的差异与特定生长率相类似;饥饿16d的个体的排粪率高于其它各组; 1.3在整个实验周期28d内,饥饿16d的个体的SGR显著低于其它各组,饥饿4、8和12d的个体均呈现部分补偿生长,饥饿16d的个体不能补偿生长;同期饥饿4、8和16d的个体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饥饿16d的个体的转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饥饿16d的个体的排粪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1.4平均体重为0.76g的花鲈,饥饿至不可恢复点(PNR)的时间略小于16d。 2.褐牙鲆:饥饿0(对照组)、3、5、8、10、13、15、18d后恢复投喂,过量投喂人工颗粒饵料,温度为22±2.0℃,初始体重为1.48—4.16g,平均体重为: 2.599,买验周期为36d。 2l褐牙解的体重损失率与饥饿天数成正比,经受过饥饿的个体的湿重损失率 (Lw)与饥饿时间O的关系为:LRw=4.7057In(t+3.5921,(’=0*810)(t<36d); 2刁在饥饿结束后的 18d中,饥饿 18d的个体的 SGR显著低于其它各组,饥 饿 3—15d的实验组的 SGR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各组的摄食率差异显著, 经受过饥饿的个体的摄食率高于对照组,经受长期饥饿的个体的摄食率显著升 高:各组饵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经受过饥饿的各组转化率均低于对照组;经受 长时间饥饿刀3刃的个体的排粪率显著大于其它各组,其它各组间排粪率差异不 显著; 2.2在整个实验周期36d内,对照组与经受3—sd饥饿的实验组的SGR显著 大于经受饥饿时间大于10d的实验组,饥饿3—sd的完全补偿生长,饥饿10—15d 的个体发生部分补偿生长,饥饿旧 的个体不能补偿生长;经受饥饿个体的摄食 率低于对照组;除了饥饿 18d的个体的饵料转化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外,其它各组 的转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经受长时间饥饿习的的个体的排粪率显著大于其它各 组,其它各组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2.3平均体重为 2.599的褐牙鲜,饥饿至不可恢复点oNR)的时间大于 18d。 3.花炉和褐牙鲜在经受饥饿后的体重损失率与饥饿的时间正相关。在实验期 间,花妒体重损失率与饥饿时间成一次线性关系,褐牙鲜体重损失率与饥饿时间 成对数函数关系。在饥饿后均会发生补偿生长。 3l 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时间饥饿后的个体均会发生补偿生长,其超 生长速度与饥饿时间密切相关。花妒在饥饿至不可恢复点的临界状态时发生最强 烈的超生长现象,而褐牙鲜则是在饥饿3—sd后恢复投喂时可以观测到最高速度 的超生长。 3.2 经受适当时间饥饿后的个体在短期内,其摄食率大于对照组的摄食强度。 曾经饥饿的时间越长,花妒在饥饿结束后的摄食率越高,褐牙蚜在饥饿结束后的 高摄食率持续的时间越长。 3.3 经受适当时间饥饿后的个体,在短期内的转化率均会大于对照组的转化 效率,且随饥饿时间而加强;高转化效率持续的时间与饥饿时间无关。褐牙鲜的 pewe 4‘,‘一lr 高转化率持续的时间很短,且很快下降至低于对照组的水平,其下降程度与饥饿 时间成正相关,经受过度饥饿的花妒和褐牙砰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4 花姘的补偿生长是饵料转化率提高的结果:而褐牙鲜的补偿生长的原因 则因其经受的饥饿程度而异。从饥饿后恢复投喂较短的时间周期Kd和 6d)看,花

严美姣[2]2003年在《人工养殖暗纹东方鲀对环境盐度适应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对盐度的适应性,以及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内容包括盐度对暗纹东方鲀的生长、饲料利用、标准代谢、消化酶活性、血清渗透压的影响和暗纹东方鲀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仔鱼对常用药物的毒性反应。此外,还初步研究了盐度和饲料蛋白水平对暗纹东方鲀的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0~+龄暗纹东方鲀在盐度为8‰、18‰、25‰、35‰和淡水中饲养6周,在盐度为35‰的死亡率为100%,摄食、生长和饲料利用在其他各盐度间无显著差异。1~+龄暗纹东方鲀在盐水为8‰、18‰、35‰和淡水中饲养8周,在盐度为8‰时生长最快,各盐度间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差异,摄食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 2.在不同盐度中预处理过的1~+龄鱼直接转移到淡水中饲养,结果是在高盐度中驯养过的实验鱼呈现出补偿生长,在低盐度中驯养过的鱼前后生长无显著差异。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实现的。 3.在盐度为8‰、18‰、30‰的水体中饲养14d,0~+龄和1~+龄暗纹东方鲀消化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淀粉酶活性为评判指标,0~+龄和1~+龄鱼的适宜盐度均为18‰。0~+龄和1~+龄鱼在3种盐度条件下,胃蛋白酶活性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龄鱼的胰蛋白酶活性在8‰条件下,前2d内快速升高,然后下降;1~+龄鱼在18‰和30‰的条件下是先下降然后升高。 4.1~+龄鱼在盐度为8‰、18‰、35‰的水体中标准代谢率高于在淡水中的代谢率,各盐度中代谢率无显著性差异。0~+龄鱼昼夜代谢率变化规律是从早上8:00到下午2:00期间,代谢水平较高且随着时间的后移,代谢率逐渐降低。下午2:00到晚上10:00之间无明显规律,以后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谢水平缓慢升高。 5.体重约24g的实验鱼在盐度为8‰、18‰、30‰和淡水条件下,摄食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7.7%和43.2%的配合饲料,特定生长率最大值出现在盐度为18‰和低蛋白组。高蛋白饲料组特定生长率随盐度升高而增加,低蛋白饲料组在淡水、8‰、18‰3个处理中随盐度升高而增加,到30‰又降低。摄食率摘要随盐度和饲料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特定生长率的变化趋势一致。饲料转化效率最小值出现在淡水和低蛋白组中;最大值出现在盐度为18编和高蛋白组中。鱼体干物质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除30编处理组外,低蛋白饲料组的鱼体干物质含量比高蛋白组的高。盐度和蛋白水平对鱼体能值、脂肪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暗纹东方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性腺能发育成熟,可进行人工催产繁殖。前期培育经历巧天,仔鱼成活率达70%。当暗纹东方纯体重范围为123一213.29时,摄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少,由12.6%降到2.6%。

李启亮[3]2014年在《云斑尖塘鳢幼鱼饵料筛选和补偿生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的影响以初始体重(1.08±0.04)g的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饵料(虾肉、鱼肉、蛤肉和水蚯蚓)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每个缸内随机放养20尾幼鱼。结果表明:水蚯蚓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P<0.05),鱼肉组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水蚯蚓组幼鱼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鱼肉组最低,虾肉组和蛤肉组差异不显著(P>0.05),水蚯蚓组幼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P<0.05),但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胃蛋白酶活力为水蚯蚓组>虾肉组、蛤肉组>鱼肉组(P<0.05),各组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差异不大(P>0.05)。因此,水蚯蚓是云斑尖塘鳢幼鱼的最佳饵料,而实际生产中最常使用的鱼肉效果最差。2.饥饿和补偿生长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影响采用体重为4.58±0.02g,全长8.02±0.14cm的云斑尖塘鳢幼鱼进行饥饿和补偿生长实验,研究饥饿胁迫和补偿生长对其摄食、生长、体成分、糖原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3个饥饿处理组,即分别饥饿处理0d、7d、14d、21d后,再依次恢复投喂51d、44d、37d、30d,另外设1个饥饿取样组。结果如下:随着饥饿处理的时间延长,幼鱼体重不断下降,S14和S21组的体重损失率显著高于S7组,经补偿生长后,各饥饿处理组的体重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云斑尖塘鳢幼鱼的补偿生长是部分补偿生长;饥饿处理后,幼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降低,随饥饿期继续延长,幼鱼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在饥饿状态下先动用糖原供能,然后是脂肪和蛋白质,补偿生长后,除S21组外,其他各组成分均恢复正常;饥饿状况下幼鱼消化酶活性降低,经补偿生长后,S7和S14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S21组的胃蛋白酶活力仍低于对照组,表明幼鱼在长期无食物刺激的情况下,消化酶活力降低,饥饿7d和14d的幼鱼经补偿生长后能够恢复正常,而饥饿21d的幼鱼在实验结束时尚未完全恢复。因此,饥饿和补偿生长策略在云斑尖塘鳢人工养殖中不可取。3.交替投喂对云斑尖塘鳢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实验幼鱼的初始规格:体重为3.67±0.09g,全长7.32±0.23cm,用水蚯蚓和草鱼肉两种饵料按不同的交替投喂方式连续投喂8周,研究了交替投喂这两种饵料对云斑尖塘鳢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处理组:A组(水蚯蚓组)、B组(草鱼肉组)、C组(鱼肉1d+水蚯蚓1d)、D组(鱼肉2d+水蚯蚓1d)和E组(鱼肉1d+水蚯蚓2d)。结果表明:各组幼鱼对两种饵料的饵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差异不大(P>0.05);E组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各组的粗脂肪和灰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A、C、E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按两种饵料的投喂频率来看,投喂频率超过50%的这三组(A、C、E)幼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表明E组(鱼肉1d+水蚯蚓2d)的投喂策略优于其他方式,有利于云斑尖塘鳢幼鱼生长和提高蛋白质含量。

金星星[4]2015年在《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考察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在补偿生长过程中的特点、规律和生理机制,为探讨投饲制度、提高饲料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治病害等提供指导和依据,本研究设计了3种投喂方式分别为:对照组(A组:每2天饱食投喂1次,SOF0),实验B组(饥饿10d再投喂10d,S10F10),实验C组(饥饿20d再投喂20d,S20F20),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南方鲇(22.53±0.08g)生长性能、饵料系数、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历时80d。主要研究结果:(1)实验鱼的体重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S10F10组和S20F20组在进行80d的循环饥饿后终末体重和体长均显著性低于SOF0组(P<0.05)。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肥满度和比肝重变化影响不大。S10F10组和S20F20组在恢复投喂阶段的平均特定生长率高于SOF0组相应时期的平均特定生长率;S10F10组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S10F10和S20F20组南方鲇胰蛋白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胃蛋白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肠淀粉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20F20组的胰淀粉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肠脂肪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胰脂肪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本研究发现循环饥饿使S20F20组前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中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后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粘液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南方鲇幼鱼前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中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均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后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均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各实验组中南方鲇幼鱼的前肠、中肠和后肠大部分有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但各实验组中胃存在PCNA阳性细胞的仅仅是S20F20组。S10F10组的前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但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S20F20组的前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的进行逐渐增加,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S10F10组的中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S20F20组的中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 S10F10组和S20F20组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S10F10组的后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S20F20组的后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增加;S10F10组和S20F20组至实验结束时PCNA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研究结论:(1)S10F10组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通过提高饲料转化率产生部分补偿生长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饵料成本。(2)研究表明:循环饥饿对S10F10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消化酶活性有极大的影响,导致大部分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能力下降。(3)本部分研究表明:S10F10组和S20F20组循环饥饿投喂方式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南方鲇幼鱼胃肠道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的数量,从而加快胃肠道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速度,促进南方鲇幼鱼的生长性能。S10F10和S20F20循环饥饿投喂方式会减弱南方鲇幼鱼的肠道免疫功能。

谷江稳[5]2011年在《饥饿胁迫对银鲳幼鱼体成分及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影响》文中提出鱼类普遍存在周期性缺食或营养不足的现象,面对饥饿胁迫时,鱼类可以通过消耗自身组织储存的能量物质作为生理适应性调节,消化系统也不可避免地的会遭受损害。因此,研究鱼类面对饥饿胁迫时的体成分和消化系统组织学变化,将有助于了解鱼类适应饥饿的生理生态对策,揭示各种鱼类的饥饿代谢特征和耐饥饿程度,为水产养殖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银鲳(Pampus argente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鲳科(Stromateidae),鲳属(Pampus),为暖水性中下层集群性鱼类,是我国主要海洋经济鱼种之一,银鲳的分布范围较广。过去,对银鲳的研究涉及到分类、资源评估、生态和繁殖特性、人工繁殖、营养成分分析等诸多方面,但关于饥饿对其形态和生理影响的研究尚是空白。本研究于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间,研究了体重(2.61±1.05)g银鲳幼鱼在饥饿胁迫下,外部形态特征、内部器官结构、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上的差异;分析了饥饿前后消化酶活性及体成分组成的变化规律,以银鲳消化系统的特有结构为重点,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银鲳幼鱼面对饥饿胁迫时的生理结构和生化组成的变化。旨在揭示其适应饥饿时的代谢和生理对策,为深入研究银鲳消化系统组织化学、消化生理、免疫学等积累基础资料。获得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研究发现,饥饿胁迫使银鲳幼鱼的体重和肥满度显著性下降(P<0.05),饥饿5d、9d后,体重分别下降了22.36%和42.25%,肥满度分别减小了15.94%、31.08%;过量投喂造成多数形态指标显著增大;饥饿或过量投喂对比肝重影响不显著(P>0.05);正常和饥饿5d幼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分别为:Wc=0.0307L~(2.9931),WS5=0.0216L~(2.9658)。(2)分析饥饿致死幼鱼的体重和肥满度与体长的关系,发现随体长增加肥满度降幅增加,体长2.2cm至5.2cm的致死幼鱼的肥满度随体长增大而下降,是正常鱼的75%~59%。(3)系统解剖了银鲳幼鱼的消化器官,发现其口小、齿不发达,具鲳亚目鱼类特有的侧囊结构,侧囊的肌肉内壁上具许多乳突,乳突上存在次级突起,次级突起内包埋有角质刺;胃U形,不发达;幽门盲囊位于胃幽门部,约60~80条;肠具4~6个肠曲,可分前中后肠,比肠长为2.68,大于一般肉食性鱼类;肝脏左右两叶,左叶是右叶的3倍。饥饿胁迫下,肝脏最先出现明显的变化,体积缩小,颜色暗淡;随之肠管变细,肠壁变薄,缺乏弹性;幽门盲囊萎缩,不易分离;最后出现侧囊体积变小,壁变薄,乳突矮小。(4)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到银鲳侧囊肌层发达,肌肉壁上的乳突及次级突起外覆盖着粘膜层,乳突基部密布粘液细胞和杯状细胞,角质刺包埋在次级突起顶端的粘膜层下;胃的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细胞,固有膜中存在大量胃腺;肠内有发达的绒毛,前肠绒毛为枝状,中肠分支减少,后肠则为指状;幽门盲囊与前肠组织结构相似;肝脏由肝小叶构成,肝细胞多呈规则的多边形,细胞内含大量脂肪颗粒。饥饿胁迫下,肝脏最先出现明显的变化,肝细胞萎缩,组织纹理松散;随之肌层变薄,前、中肠绒毛变矮,后肠绒毛变化不及前肠;盲囊肌层厚度降低,肌纤维松散,绒毛高度降低;侧囊最迟出现变化,乳突变细矮,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变薄,角质刺渐渐显露。(5)采用电镜技术,从亚显微水平观察发现,侧囊乳突及次级突起表面由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细胞表面有微嵴,形成密集的指纹状回路;饥饿后,乳突上扁平上皮细胞皱缩破损,微嵴不明显,次级突起的顶部露出角质刺,角质刺基部分布有脱落的细胞碎片。肝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多,粗面内质网围绕线粒体分布,肝血窦含有红血细胞和枯否氏细胞,肝细胞表面突起微细绒毛,浸润在狄氏窦内,相邻的数个细胞质膜凹陷而形成胆小管;饥饿后细胞之间空隙增大,发生疏离,核膜表面变得不光滑,核仁消失,核质散乱,细胞器总数目减少,线粒体水肿,出现多种形态。(6)研究发现,银鲳的胃肠是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和吸收器官,胃肠中的蛋白酶显著高于侧囊和肝脏;饥饿过程中,各消化器官的胃蛋白酶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胰蛋白酶活性均不断下降;淀粉酶在肝脏和侧囊中呈上升趋势,胃肠中则相反;脂肪酶活力在肝、侧囊和胃肠随饥饿延长基本呈下降趋势。(7)通过连续9d的饥饿实验,研究发现饥饿过程中鱼体粗蛋白的损失较为平缓,阶段损失率高峰出现在饥饿5d~7d,达5.57%,饥饿9d时比对照组下降12.32%;粗脂肪损失饥饿前期大于后期,阶段损失率高峰出现在饥饿3d~5d,达59.98%,饥饿至第9d时粗脂肪下降了83.99%;非氮浸出物饥饿末期快速下降。(8)综合消化系统形态学组织学、消化酶和体成分等多项研究结果,证实银鲳幼鱼粗脂肪含量偏低,饥饿过程中不能持续供能。在饥饿前期,以消耗肝脏中储存的脂肪为主,动用蛋白质为辅;饥饿中期,蛋白质消耗加快,主要消耗肌肉和消化器官组织中的蛋白质以用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饥饿后期,碳水化合物也开始被利用。这是银鲳幼鱼适应饥饿的能量利用策略和耐饥饿生理机制。

程鹏[6]2006年在《饥饿对翘嘴鲌幼鱼消化酶活性、摄食与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翘嘴鲌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优良的养殖性能,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名特养殖品种,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方面,对其饥饿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尚没有开展。本实验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翘嘴鲌幼鱼消化酶活性、摄食与生长以及体成分的影响,并对翘嘴鲌幼鱼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分A、B、C、D、E5个组,各组设3个平行,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d、4d、8d、12d和16d,饥饿结束后再恢复投喂(饱食)16d。饥饿开始前、饥饿结束时和再投喂结束后分别取样测定各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体重和体成分,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各消化组织中消化酶的活性都随之下降。在饥饿前期消化酶的活性下降的幅度较大,饥饿4d后,除前肠中脂肪酶的活性与正常投喂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消化组织中的消化酶活性与正常投喂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当消化酶的活性下降到一定程度(饥饿12d),即使继续饥饿,其活性下降也不明显。再投喂后,翘嘴鲌幼鱼消化酶活性迅速升高,再投喂4d后即达到一个高峰,然后再逐步下降至对照组水平。 2.各饥饿处理组翘嘴鲌幼鱼的体重在饥饿前差异不显著(P>0.05),在饥饿处理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饥饿16d组鱼体重与其他几组都有显著差异(P<0.05),饥饿12d组与饥饿4d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各饥饿处理组体重损失率也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 饥饿翘嘴鲌幼鱼再投喂后,各饥饿处理组的饵料转化效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无显著差异(P>0.05),而食欲都明显增强,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个体(P<0.05),导致饥饿4d组、饥饿8d组和饥饿12d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只有饥饿16d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束时,饥饿4d组和饥饿8d组体重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存在明显完全补偿生长现象,而饥饿12d组和饥饿16d组其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投喂16d),属于部分补偿生长。可见,食欲增强,提高摄食率是翘嘴鲌幼鱼实现补偿生长的机制之一。 3.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鱼体的水分和灰分的百分含量逐渐升高,而粗蛋白和粗脂肪的百分含量不断下降。在饥饿前期,翘嘴鲌幼鱼鱼体粗脂肪百分含量迅速降低,饥饿4d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粗蛋白百分含量降低不明显,饥饿4d组和饥饿8d

王崇[7]2007年在《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及投喂策略对异育银鲫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的影响以及通过采用不同的投喂策略是否能够改善异育银鲫对豆粕饲料的利用。本文包括三个16周的生长实验,实验饲料配方相同,分别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的0(对照,D1)、20%(D2)、80%(D3)和100%(D4)。实验一探讨了不同水平的豆粕替代对异育银鲫的影响。实验二和三分别采用不同的投喂策略,改善异育银鲫对饲料中豆粕的利用。实验二包括两个阶段,实验的前8周考察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豆粕对异育银鲫生长的影响;后8周采用交替投喂的策略:先投喂对照饲料一周,再投喂实验饲料一周,连续交替4次。实验三也包括两个阶段,0-8周检验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对异育银鲫生长的影响;在9-16周,各处理组均投喂对照组饲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一的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摄食率(FR)显著升高,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显著降低(P < 0.05);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则显著降低(P < 0.05);2)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而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 < 0.05);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 < 0.05),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逐渐升高(P < 0.05)。3)饲料中不同含量的豆粕对异育银鲫的肝脏和肠道结构的影响不大。4)实验二结果表明,0-8周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摄食率显著升高(P < 0.05),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均显著降低(P < 0.05)。第9-16周改变投喂策略后,D2、D3和D4鱼的终末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第9-12周,D2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 < 0.05);第13-16周的各处理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 > 0.05),D4要显著的高于D2和D3(P < 0.05),表明改变投喂策略后D3和D4的鱼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饲料转化效率、蛋白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 < 0.05)。9-12周摄食率D4 >D3 >D1 >D2 (P < 0.05),13-16周摄食率D4 >D3 >D1 >D2, D1和D2差异不显著(P > 0.05),但是与D4、D3之间差异显著(P < 0.05)。5)采用交替投喂策略后,对照组血清的葡萄糖的含量要低于其他处理组(P >0.05),显著低于D2;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升高,而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P < 0.05);血清的溶菌酶显著降低(P < 0.05),D4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 0.05)。6)实验三结果表明,0-8周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摄食率显著升高,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均显著显著降低(P < 0.05)。第9-16周各处理组均投喂对照组的饲料后,D3和D4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D2发生完全补偿生长;随着原来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升高(P < 0.05);第9-12周D4的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第13-16周D4的饲料转化效率与对照无差异(P > 0.05);蛋白和能量沉积率在改变投喂策略后均得到改善,在实验结束时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 > 0.05)。7)随着第一阶段(0-8周)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实验结束时各处理组的血清葡萄糖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无差异(P > 0.05);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的升高(P < 0.05),各处理组的胆固醇含量无差异(P > 0.05),溶菌酶的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P < 0.05),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无差异。

张波[8]2005年在《中国近海食物网及鱼类营养动力学关键过程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简化食物网”的研究策略,通过对2000年和2001年东、黄海两次大面调查采集的胃含物样品的分析,结合黄、渤海的历史研究数据,探讨了中国近海(渤、黄、东海)高营养层次的食物竞争状况、营养级以及食物网结构,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以占总生物量90%的重要生物资源种类中的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胃含物分析研究了东、黄海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以及食物竞争状况,结果表明:黄海主要鱼类的食物竞争对象主要集中在太平洋磷虾、脊腹褐虾和(鱼是)上;东海主要鱼类的食物竞争对象主要为太平洋磷虾以及细条天竺鱼、发光鲷、(鱼是)、七星底灯鱼和带鱼。东、黄海鱼类通过摄食种类的分化、摄食食物大小的分化、摄食时间和栖息地的分化来减少食物竞争以维持群落结构的动态平衡。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将导致食物竞争状况发生改变;鱼类食物竞争状况也会影响种群动态。 2.近年来中国近海各海域高营养层次的营养级以每10年下降0.2的速度下降,高于全球每10年下降0.1的速度;高营养层次营养级波动主要是由于群落种类组成变化及单种类营养级年间波动引起的,而单种类营养级年间波动又直接与群体个体变小以及摄食食物的低营养层次化有关。高营养层次的营养级变化是认识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动态的重要指标,建议今后在营养级的研究中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划分、计算营养级,并对其进行长期和系统的监测。 3.东海高营养层次食物网结构较黄海复杂,两海区的食物网结构存在区域差异:(1)不论是秋季还是春季,黄海近岸浅水区的食物网结构都较黄海冷水团复杂,其中秋季黄海冷水团的食物网结构最简单;秋季近岸浅水区的食物网结构较春季复杂。(2)尽管秋季东海近海和外海的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但食物网的结构相似;春季东海近海的食物网结构最简单,外海的食物网结构最复杂。黄海2000-01年与1985-86年食物网结构相比,重要种类减少、组成简单化以及营养级下降导致

缪锋, 朱鑫华[9]2000年在《褐牙鲆补偿生长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鱼类生态生理学理论,通过设定不同饥饿时间(0—18d)下因子水平,研究海洋重要肉食性鱼类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S.)]的摄食率、排粪率、转化效率和SGR等生态生理效率的状态变化.其目的在于研究高营养级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下行控制作用(Top-down Effect),以及肉食性鱼类的失态对策与鱼类资源补充机制的相互关系,为深入解析鱼类资源生产力及其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刘群[10]2011年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幼鱼补偿生长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17.5±0.5℃条件下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幼鱼(平均初始体重7.99±0.1g)饥饿及恢复投喂不同时间的补偿生长状况。通过研究饥饿和恢复投喂对其生长指标、鱼体组分、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许氏平鲉幼鱼在饥饿胁迫下的适应性对策及其补偿机制。结果如下:饥饿后许氏平鲉幼鱼的体重、体长、肝体指数、肥满度和特定生长率均下降,恢复投喂后直到实验结束,各饥饿组体重、体长等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恢复投喂过程中各饥饿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均超过了对照组;摄食率变化不大,食物转化率的变化比较明显。饥饿后许氏平鲉幼鱼的鱼体粗脂肪、粗蛋白、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下降,而水分和灰分含量则相对上升;恢复投喂后各饥饿组的体组分均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水平。肝脏是许氏平鲉幼鱼的主要贮能器官,在饥饿时首先动用的是糖原,然后是脂肪。从肝糖原和肌糖原变化的情况来看,在饥饿的过程中首先动用肝糖原,然后再大量动用肌糖原;贮存能源物质时优先积累肝糖原,后积累肌糖原。饥饿后许氏平鲉幼鱼消化道内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下降,且都在饥饿初期下降较快,后期下降变缓。恢复投喂后各饥饿组消化酶活性均上升,至实验结束均达到对照组水平。从上面结论可知,许氏平鲉幼鱼的补偿生长是补偿生长或超补偿生长。从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其部分(有限)补偿生长主要是食物转化率提高所致。建议在许氏平鲉人工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喂食不足,科学地利用补偿生长生理现象,对许氏平鲉的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肉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特性的研究[D]. 缪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0

[2]. 人工养殖暗纹东方鲀对环境盐度适应性的研究[D]. 严美姣.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3]. 云斑尖塘鳢幼鱼饵料筛选和补偿生长的研究[D]. 李启亮.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4].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D]. 金星星. 西南大学. 2015

[5]. 饥饿胁迫对银鲳幼鱼体成分及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影响[D]. 谷江稳. 宁波大学. 2011

[6]. 饥饿对翘嘴鲌幼鱼消化酶活性、摄食与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D]. 程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7]. 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及投喂策略对异育银鲫的影响[D]. 王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8]. 中国近海食物网及鱼类营养动力学关键过程的初步研究[D]. 张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05

[9]. 褐牙鲆补偿生长特性的研究[C]. 缪锋, 朱鑫华. 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0

[10].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幼鱼补偿生长的研究[D]. 刘群.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标签:;  ;  ;  ;  ;  ;  

肉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特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