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冯国强论文_冯国强

浅析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冯国强论文_冯国强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网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配电网的结构和规模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维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相关供电公司必须要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本文对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改进措施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网指的是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以及储配电线组成的整体,是电力网的简称,包括变电、触电、配电三个部分,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输送和分配电能,改变电压。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组成的,是在电网中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配电网按照电压等级分类的话可以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按照配电网的功能来分类的话配电网可以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通常情况下,配电网是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其结构呈辐射状。 配电网的线径比输电线的小,导致配电网的R/X较大,由于配电线路的 R/X 较大,使得在输电网中常用。

二、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

1)系统通信方工的广泛支持性,通信速率和靠性应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系统通信结构应满足在一点通信故障时数据畅通,且配电自动化功能正常实现。2)FTU应用有效、可靠地捕捉故障信息,并结合通信和算法来实现故障隔离及恢复功能,并实现配电自动化功能的分布、分层控制。(3)FIU采用全工业级设计,满足户外恶劣天气环境运行要求,技术指标达到户外D2级标准(-40℃~85℃)。柱上开关与FTU在电气和结构上匹配,可靠接口,便于维修。4)具有通过FTU进行蓄电池在线智能维护的功能,有效的延长蓄电池的寿命。5)DMS数据建模及设备编码考虑全局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完备性和一致性,做到信息源唯一,系统拓扑信息保持GIS/SCADA/DMS的一致性。负荷控制信息、客户服务信息、用电信息等其他系统信息,能有机的接入配电主站系统,共同构成全局信息一体化系统。6)配电主站技术。配电主站的分布式管理是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主要体现,配电主站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是开发式平台信息支撑技术,该信息平台需要实现数据库的实时维护与存储功能,并要求具备历史数据的查询功能。配电自动化系统之中,最主要的就是利用网络的通信技术实现配电系统管理与监测,也可以说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对网络通信技术最基本的需求,这样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通信方式,可以对电网信息及时地处理反馈。7)SCADA 系统与 GIS 的有效沟通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相关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完善网络通讯技术、SCADA 系统、GIS 等,顺利实现各类数据信息的实时与有效沟通,在各类应用软件中,相关图片必须保持一致,确保系统“有效、高效”运行,加强其管理。

三、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措施

1.学化管理目标,提高“三遥”率

①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一个满足自身发展和运维工作的目标,把目标作为企业和人员的发展导向,保证运维工作有序开展。②建立在目标基础上,企业要注意“三遥”问题,保证“三遥”效率,掌握“三遥”利弊,结合配电系统的实际地区建设情况,对其进行定位,结合不同

种类电力系统结构,结合其供电特点展开统计工作,依据地区实际情况,在配电网体系明确一个主要关键点,把高级应用增加到配电网系统中,避免随意修改现象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高级应用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满足配电网实际运作需要,但是为了保证高级应用合理性,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加以关注电网在改造和建设施工时,不同设备的检测和勘查,确保现场可以实现高级应用目标, 结合现场实际需要, 设置高级应用类型,保证财务支出合理性。

2.遥控操作问题的解决

遥控作为实践操作快捷性的核心环节,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中,需要与配电调度部门进行有效地交流互动,才能使配电调度部门充分的了解配电自动化系统工作内容,提高其高效性作用,利用反复渗透原则,配电网调度部门就可以意识到配电自动化遥控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快捷性等诸多优势特点。

3.建立和完善配电自动化相关制度

配电自动化的系统不能只停留在试点工程、面子工作上,要真正的投入到系统生产中,这就需要对原有的陈旧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建立和完善配电自动化相关制度来保证系统顺利投入生产。该制度的建立必须做到责任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达到规范工作秩序、规定岗位职责、安全生产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出现故障时迅速定位责任人、故障点,避免日常管理和系统维护的盲目性,杜绝“设备无人看、系统无人用”的现象。

4.建立相关运维机构及管理规范

第一,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分为主站、通讯、终端 3 部分,主站系统由调度负责,通信部分由通信部门负责,终端部分由分局运维班,生产设备管理部作为总牵头部门。通过竞岗及组聘方式,搭建涵盖电气工程、自动化、通信专业人员的配电自动化运维班。通过专门的配电自动化操作及运维管理培训,以及购置相应的通信及配电自动化方面的专业测试仪器,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日常运维。第二,采用外委模式,将配电自动化通信、终端维护工作整体外委。具体有以下 2 种方案:方案一为外委代维公司开展日常巡视、故障查找确认及故障设备维修 3项工作。但由于配电自动化设备种类多、厂家多,代维公司自行维修成本高,维修费用亦无法包含在代维费用中,因此方案较难实现。方案二在方案一基础上去掉故障设备维修工作,仅包括日常巡视及故障查找确认工作。其中日常巡视主要为按规定开展定期巡视及缺陷检查,故障查找主要为主站发现终端掉线时进行故障查找及确认,后续维修工作转由专业部门或设备厂家处理。第三,修订调度管理规程,调整值班制度,加强遥控操作应用。按照目前的运行规程,操作开关时需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将修编配电自动化系统相关规程,确保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

结束语:随着配电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式各样的问题还会相继出现,只有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完善配电自动化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机制进入到实用化、自动化应用阶段。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实用化运维管理问题形式依然严峻, 这就给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不断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曹洋.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27.

[2]雷杨,张俊,李鹏,宿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行相关问题探究[J].湖北电力,2016,40(S1):64-67.

[3]涂松明.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16):40-41.

[4]袁文根.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大众用电,2016,31(01):29.

论文作者:冯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浅析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冯国强论文_冯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