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实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孙涛,孙忠学

德州市实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孙涛,孙忠学

摘要:德州市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在实行建管一体化、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制度、探索完善项目补助方式、产权确权和移交、搞活经营权、建立政府绩效考核、鼓励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及乡镇水利站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向全省范围内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田水利;改革;创新;管护机制;探索与实践。

德州市自2009年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来,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6万亩,规模省内领先。但如何管好用好总价值已超过20亿元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逐渐成为水利部门面前的难题。德州市实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项目,通过近1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理清了脉路,明确了方向。

1项目基本情况

德州市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任务涉及武城、平原、陵城、乐陵4个县(市、区),其中武城县被列为国家级试点县,平原、陵城、乐陵被列为省级试点县,试点内容涵盖实行建管一体化、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制度、探索完善项目补助方式、产权确权和移交、搞活经营权、建立政府绩效考核为基本依据的奖惩办法、鼓励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及乡镇水利站能力建设8个方面。

目前4个试点县均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推动机制。根据试点任务要求,各试点县均制定并出台了与试点项目实施方式、产权确权和移交、运行管护模式等相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实施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了农田水利设施及运行管护工作台账,设立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专项资金账户。各试点县均根据选定试点区域及工程范围完成了《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和《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权证》证书发放,落实了《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协议书》内容,规范了签订程序。

2主要经验及做法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市政府在年初就将省里安排的试点工作列入市政府督查范围,定期调度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市水利局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将改革试点责任落实到每位专业技术人员,一个人包一个县,采取一周一电话调度,两周一现场调度的方法,督促试点工作开展。市水利局成立10个督导组,每组由一名局领导带队,分片、分项对全市重点水利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本试点工作也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了督导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深入探索,创新管护机制

为确保小农水工程能够长久发挥效益,市水利局与试点县一起研究探索,如:县级水利部门如何转变职能搞好技术指导和考核监督、小农水工程产权归新成立的灌溉公司所有是否符合有关政策、维修养护资金用于工程续建是否可行、管护模式是否一定以协会为依托等等,通过不断的研究探讨,促进了改革的实施,各试点县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又充满活力的运行管护机制。陵城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股份制公司“鑫源灌溉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全区农田灌溉管理、服务、规划和对泵站及灌溉设备的建设、管护与维修;乐陵市根据不同项目所在乡镇基础力量不同,探索了承包和用水合作组织两种模式来搞活经营权;武城县、平原县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建立了“灌溉服务中心+用水协会”的管理模式,由“中心”统一管理,协会具体运作。除了试点县以外禹城市创立了泵站管理的“新寨模式”,宁津县建立起“产权明晰、多元管理、政府考核、以奖代补”的新型管理机制。

2.3强化监督,明确管护责任

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小农水项目建成后,将工程产权、管理权、使用权全部进行移交,做到“四个一”,即一个工程一份管护档案、一份管护协议、一个管护主体、一套管护机制。为加强对小农水工程的建后管理,市水利局专门出台了《德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分批对所有年度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局党委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小农水工程运行管护问题;多次组织小农水工程运行管护“回头看”,对往年的小农水工程运行管护进行梳理总结,并以简报的形式通报到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提高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最大力度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2.4加强保障,落实管护经费

自2013年开始,每年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专项列支用于小农水重点县工程日常维护,市水利局专门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小农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通知》(德水农﹝2014﹞8号),将县财政对小农水工程维修资金补助支持力度列入考核,形成倒逼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对小农水管护积极性。同时,在工程运行维护资金方面,各项目县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按照规定积极争取从农业水费、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工程维修资金。武城、平原、陵城、乐陵、宁津设立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专项资金账户,用于存放每年省以上专项维护资金和地方自筹资金,为小农水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保障。

3下步打算及建议

3.1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仅仅依靠水利部门的力量进行管理是不足的,应充分依靠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乡村级政府部门的力量,小农水工程管护才能落实到最终的使用者。

3.2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

在依靠基层政府组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管理跨度,层层落实责任。如机井工程管护责任落实到乡镇协会和“井长”;泵站工程管护责任落实到乡镇协会、村级协会和用水户,哪方出现问题,哪方负责并及时解决。

3.3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用”是基础,“管”是关键,小农水工程“用”与“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都让老百姓用好,我们才能管好。在建设前期应在对水源进行充分的论证基础上,与项目区基层政府及老百姓充分交流,确定工程维修养护责任人。对于在老百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末级管道细造成出水量小、出水口经常被损坏、管道布置不适于耕种等的问题,水利部门要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并在今后设计中及时改进。

3.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特别是结合德州实际,制定市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程序、范围、方法等,确保运行管护资金安全稳定长久。

论文作者:孙涛,孙忠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德州市实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孙涛,孙忠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