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后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申杰,苏云艳,熊剑秋

胸腔镜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后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申杰,苏云艳,熊剑秋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后并发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护理。方法:我科收治一例左肺叶结节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胸腔镜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术后12h患者在剧烈呕吐后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因感染严重采取保守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加强各引流管的护理、做好营养支持、预防肺部并发症。结果:患者于术后55日康复出院,可进半流饮食。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病情凶险,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后发生少见,及早发现、诊治以及呼吸道的护理、感染的控制、管道的护理、营养支持、心理干预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自发性食管破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244-02

自发性食管破裂(spontaneous esophageal rupture,SER)指非外伤引起的食管壁全层的破裂,较为少见的急性胸部疾患[1],本病最先由荷兰医师Hermann Boerhaave在1724年报道,又称布尔哈夫综合征(Boerhaave syndrome)。该病多由呕吐引起, 当呕吐时,环咽肌没有及时松弛,导致食管内压迅速升高,可以达到200mmHg以上,导致食管破裂的发生[2]。我科收治一名左肺叶结节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胸腔镜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术后12h患者在剧烈呕吐后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因感染严重采取保守治疗,在经过完善的呼吸道的护理、感染的控制、管道的护理、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后,患者康复出院,先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61岁,因“体检发现左肺结节1年”入院,CT提示左肺上叶膜玻璃结节,大小约0.6cm。完善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快速诊断左上肺原位腺癌。术后予抗感染、止痛、护胃、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于术后12小时出现剧烈呕吐伴胸闷症状,行胸腔穿刺置管术,引出大量浑浊液体,气体,伴食物残渣,诊断为自发性食管破裂,立即禁食禁水。患者因胸闷、气喘、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92%,转入监护室行无创通气,两日后症状缓解转回普通病房。医生在内镜下放置鼻胃肠三腔管、经鼻瘘口引流管,在局麻下放置纵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进行冲洗与引流,每日肠内营养进行营养支持,在医护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下患者在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后第53日行消化道造影示破裂口愈合,于第55日康复出院。

2.护理

2.1 呼吸道管理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护士每班听诊呼吸音,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有无缺氧。协助患者取半卧位,Q2H予患者拍背体疗,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训练。遵医嘱予患者雾化吸入BID。患者在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储氧面罩8L/分持续吸入,经拍背体疗及有效咳嗽后,症状未缓解,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92%,转入心胸外科监护室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6~99%。

2.2 感染控制

患者胸腔及纵隔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及时处理则会出现感染性中毒、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发生食管破裂后一周内血白细胞由11.2×109/L升高至17.3×109/L,抗生素由五水头孢唑林钠2g bid升级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 bid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 bid联用。在使用药物外,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护士更换胸腔引流瓶内生理盐水、更换胸腔引流瓶、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开窗通风两次;限制探陪人员;在两周后患者血白细胞降至6.3×109/L,感染控制有效。

2.3 管道护理

2.3.1经鼻瘘口引流管的护理 食管破裂后食物残渣经破口流入胸腔,形成脓腔,此管的主要作用是对脓腔内的脓液及消化液进行冲洗、引流,让脓腔变为窦道,使周围组织贴附, 纤维组织增生闭合破口[3]。妥善固定引流管,使用蝶翼胶布固定于患者的鼻尖与面颊,加用透明敷料外贴加固,指导患者在睡觉时佩戴乒乓球手套,预防非计划拔管。遵医嘱每日两次予生理盐水250ml进行冲洗。经过连续的冲洗,引流液由灰暗的浑浊液体变清,每3d退管1cm,直至引流管完全退入食管腔内, 引流液显著增加为消化液时,即拔除瘘口引流管。

2.3.2三腔喂养管护理 患者因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需要,医生在内镜下为其经鼻放置了三腔喂养管。三腔喂养管结构包括喂养腔、吸引腔和压力调节腔,每腔贴上醒目标识,每班交接。喂养腔末端至空肠,内管径1.9mm,较一般胃管细,容易阻塞,为了避免堵管:(1)在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2)2009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的指南推荐,使用营养液前后用30ml温开水冲管。输注过程中每4h使用可乐20ml进行脉冲式冲管[4];(3)喂养管是实施肠内营养的重要途径,一般不作为常规给药途径[5];(4)禁止在营养液中加入任何药物。吸引腔进行胃肠减压时,保持管道通畅,减少消化液对食管破口的刺激。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并且密切观察管道与皮肤接触的地方,防止压疮形成。每日用湿棉签清洁患者鼻腔,促进舒适感。

2.3.3胸腔引流管 严格检查胸腔引流管各衔接处是否密封,以免漏气及滑脱。保持引流通畅,协助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观察胸腔引流管周围有无漏气、皮下气肿。鼓励患者咳嗽及深呼吸,使胸腔内的食物残渣、脓液排出,促进肺复张。

2.3.4纵隔引流管的护理 因严重的纵隔感染,医生在局麻下为患者放置了纵隔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球。保持管道通畅,维持有效的负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做好记录,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2.4 营养支持

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禁食时间长,加之感染、高热、能量消耗大、蛋白质分解代谢紊乱、负氮平衡严重等需营养支持。肠内营养(EN)在病人尚有肠功能时应是首选[6],其更符合生理状态, 可以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 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并且无严重代谢并发症。该患者第一天经三腔喂养管的喂养腔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500ml,次日起给予肠内营养液进行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 康全力1500kcal),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匀速输注,速度从20ml/h起,逐渐增加到100~120ml/h,使用加热器使营养液温度维持在38~40℃。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滴入停止后30min仍保持床头抬高,预防返流与误吸[7]。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泻等并发症。

2.5 心理干预

患者行肺楔形切除术,原本数日即可出院,突发自发性食管破裂,病情重,病程长,花费大,患者及家属都承受了非常大的精神压力。有研究表明,心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护理手段,可以有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8]。护士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以同理心去感受患者,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信心,也可提高患者对于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3.讨论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临床罕见、病情危重的疾病,发病后早期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经过对该患者的护理,我们认识到了常规手术后的护胃止吐也不容忽视。对于保守治疗患者,我们在护理中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合理有效的控制感染、做好各管道的护理和营养支持、保持良好心态、精心施护, 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Kundra M,Yousaf S,Maqbool S,Mahajan PV.Boerhaave syndrome--unusual cause of chest pain.Pediatr Emerg Care 2007;23:489-491. ?

[2] L.Sulpice,S.Dileon,M.Rayar,B.Badic,K.Boudjema,J.P.Bail,B.Meunier.Conservativ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Boerhaave's syndrome:Experience of two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2013,11(1).

[3]刘腊根,周志燕.31例经瘘口置管引流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7):715-716.

[4]王小玲,蒋雪妹,戴垚.鼻肠管的运用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506-1510.

[5]景峰,钟鸣,夏怡,陈尔真.三腔鼻空肠喂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和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04):251-252.

[6]黎介寿.首选肠内营养的合理性[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06):321-323

[7]王晓莉,徐秀群,徐颖颖.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J].江苏医药,2014,40(21):2662-2663.

[8]黄红霞,吕爱琳,徐小斐.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07):807.

论文作者:周申杰,苏云艳,熊剑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胸腔镜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后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申杰,苏云艳,熊剑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