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探析论文_潘建军

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狭小空间施工问题,而在相关位置进行支模施工具有较大难度,运用传统支模技术难以保障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设计一种基于大纲模板的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并细化探究该工艺的特点和原理,深入分析工艺应用要点,以有效控制墙体施工质量,以期切实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

前言

传统支模工艺应用在狭小空间剪力墙支模施工中,不仅施工难度大,且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主要是利用背楞为双向槽钢的大纲模板,进行设计和吊装,利用对拉螺栓对模板单侧实现校正和加固,最后浇筑混凝土,能够较为便捷的对狭小空间位置的剪力墙实现施工作业。针对传统支模工艺的不足,可以通过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弥补,并对工艺特点、原理和应用要点实现充分把握。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设有很多尺寸是40cm×260cm的通风井,这些位置空间非常狭小,通过传统支模工艺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施工难度也非常大,对整体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还难以控制施工质量。基于此,需要针对狭小施工空间,运用单侧支模加固施工工艺。

2.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的特点

针对狭小空间的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主要包含四个特点:①可以在墙体一侧全面做好模板工程校正以及加固等作业,对狭小空间中的另一侧施工难题实现有效解决;②将定位钢筋设置在墙体通高部位,保证合模操作中大纲模板能够精准定位;③该工艺使用背楞为双向槽钢的大纲模板,同时将和对拉螺栓相匹配的螺母焊接在双向槽钢之间,保证模板单侧加固操作顺利进行;④内模板连接部位加工通高压边,保证两块相邻模板具有相同的垂直度。压边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收口和平口,对吊装顺序实现合理安排,保证模板压边位置能够紧密连接[1]。

3.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原理

在该工程中应用此工艺,主要是在通风井壁和剪力墙等结构彼此构成的狭小空间位置,通过单侧加工工艺对剪力墙模板进行有效加固。在工艺运用中,首先需要科学设计模板,选择背楞为双向钢槽的大纲模板,同时将和对拉螺栓相匹配的螺母焊接在双向槽钢之间。其次,要对墙体钢筋进行牢固的绑扎,在墙体通高进行定位钢筋的设置,促使大纲模板可以精准定位。之后,进行墙体模板的吊装,吊装结束后利用对拉螺栓,对模板单侧进行加固和校正处理,符合设计位置后实现混凝土浇筑施工,最终完成剪力墙和通风井壁之间构成的狭小空间剪力墙施工作业[2]。在该工程中使用这一工艺,能够对施工人员不能进入空间进行支模施工的难题实现有效解决,促使施工难度全面降低,施工工期也有效缩短,还减少了施工材料消耗和施工成本,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应用要点

4.1大纲模板的设计要点

设计大纲模板过程中,要选择厚度为6mm的钢板作为模板面板,选择8#钢槽为上下边框,选择宽度为80mm、厚度为8mm的钢板为左右边框,选择8#钢槽为竖向背楞,间距保持在30至35cm[3]。选择双向10#槽钢为横向背楞,间距保持在70至80cm,具体可见图1。之后,要验算背楞和面板的承载力,确保应力可以符合工程要求。在内侧钢模对应双道横向背楞位置焊接螺母,该螺母要和对拉螺栓相匹配,确保拉杆操作中可以准确的传入,便于紧固。

图1 大纲模板

对大纲模板内模板进行拆分设计的时候,需要把内模板拆分成四部分,其中有两块大模板,长度为2.2m,还有两块转角模板,尺寸为20cm×20cm,模板编号为1#板、2#板、3#板、4#板,具体可见图2[4]。模板拆分之后,单块模板质量会有所减轻,为吊装提供便利,在拼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更加简单的微调。同时,要对内模板实际连接形式进行设计,也就是在内模板连接部位加工通高压边,保证两块相邻模板具有相同的垂直度。

图2 内模板编号

4.2做好模板安装准备工作

在模板安装之前,要将楼层墙体边线、轴线、墙体支模控制线还有标高线合理弹好。在绑扎完墙体钢筋之后,需要确保已经合理安放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按照设计位置预埋线盒、线管等,对钢筋隐蔽施工做好验收工作。采取恰当方法,全面清理大纲模板的表面,保证模板干净整洁,并通过油质脱模剂均匀的涂刷在模板表面,确保涂刷操作没有流淌痕迹和漏刷现象。按照设计预拼大纲模板,将模板之间存在的加工偏差实现彻底消除。墙体通高都要进行定位钢筋的设置,保证大纲模板进行合模操作的时候,内外侧都比较牢靠,促使大纲模板定位更加精准。

4.3模板安装要点

在模板安装操作中,第一步要对模板进行吊装。先对墙体外侧模板进行安装,合理支设外模支撑件,之后按照3#板→1#板→2#板→4#板的顺序,初步吊装内模板,确保模板压边顺序合理。在吊装过程中,模板连接部位按照水平压边方向需要紧靠在一起。在内模板连接部位,下方要和地板地面相互紧密连接,上方要利用螺母实现紧固连接;第二步,要连接对拉螺栓。将和对拉螺栓相匹配的螺母牢固的焊接在钢模背楞部位和预留螺栓孔位置。在墙体外侧,要利用通直对拉螺栓单侧固定大纲模板,此处螺栓为φ20mm。将活动螺母和钢垫片设置在钢模外侧,以人工用扳手对活动螺母进行放松或者紧固操作,对模板实现安装和校正作业;第三步,需要按照一定顺序对模板实现单面拉结。按照3#板→1#板→2#板→4#板的顺序,实现对拉螺栓拉结,其中3#板先被1#板压住,之后1#板被2#板压住,最后4#板将3#板压住,确保所有模板压边位置都实现紧密的连接。由于定位钢筋设置在剪力墙钢筋当中,所以在拉结操作的时候,直接将拧对拉钢筋达到最小值,可以促使内部模板相连构成一个整体模板;第四步,合理调整模板垂直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模板的垂直度,并在模板实际就位之前,合理复测所有模板线,复测无误之后,进行模板安装。完成模板安装工作之后,质检员和工长要对模板垂直度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垂直度达不到施工设计要求,需要利用钢管端部丝杠实现粗调,之后利用松紧细调对拉螺栓。模板全面就位之前,需要对定位筋的间距和位置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4.4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施工中,需要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混凝土泵送,并实现连续浇灌,当浇筑高度高于2米的时候,需要使用串筒或者溜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分段分层施工,每一次浇筑施工厚度都不能超过50cm。通过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的时候,需要快插慢拔,均匀的分布插点,按照插点顺序逐步移动,避免出现遗漏情况。在振捣作业中,间距需要保持在30cm至40cm之间。混凝土浇筑出现上下分层的时候,需要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在下层混凝土当中插入振捣棒,插入深度至少为50cm,以免上层和下层之间出现接缝。在振捣作业中,需要促使振动棒按照自由垂落形式向混凝土底部沉入,并注意不能和预埋件、模板等发生

碰撞。

4.5大纲模板拆除要点

在拆除大纲模板的时候,需要对拆模强度实现严格控制。在常温状态下施工,需要保证拆模强度至少是1.2MPa;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施工,需要确保拆模强度至少和受冻临界强度一致。在拆模操作过程中,墙体不能存在裂缝、缺角和粘模问题,模板外观质量需要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的拆除顺序需要和安装顺序相反,先将对拉螺栓拆除,之后在按照4#板→2#板→1#板→3#板的顺序,将内模板吊出,之后将外模支撑件拆除,最后一步对外模板进行拆除操作。模板拆除过程中,需要先撬松,保证模板脱开之后,再起吊。所有拆除下来的零件需要集中堆放,避免出现散失问题。大模板在拆除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模板的修正与干净,之后将隔离剂均匀的涂刷在模板外表,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和光滑。

5.结束语

相比传统制模方式,本文提出的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更加方便、快捷,施工过程中具有高机械化特点,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强度,且施工质量能够有效控制,显著缩短了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钢模板具有刚度高、强度高等优势,可以重复周转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在同类工程施工中,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技术。

参考文献:

[1]巴水仔.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主体模板施工[J].建材与装饰,2012(34):62-62.

[2]杨慧峰,华文鑫,秦明亮,等.可调型钢背楞剪力墙模板加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6(13):105-105.

[3]王春彩,任永明.狭小变形缝混凝土墙模板单边加固及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4):110-110.

[4]郝胜军,任伟,胡杭,et al.单侧加固式变形缝剪力墙模板施工技术[J].天津建设科技,2016,26(2):21-21.

论文作者:潘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狭小空间剪力墙模板单侧加固工艺探析论文_潘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