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奏响高中阅读教学新篇章论文_刘军伟

个性化阅读奏响高中阅读教学新篇章论文_刘军伟

刘军伟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 255090

摘 要:教师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落实新课程,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具有新的课程内容和目标、新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新的师生关系的语文课堂,是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选择性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有效策略

高中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的课程,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真情实感,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阅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技能,应该紧扣“人文化”和“多元化”特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满足语言学习发展需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的是读者的二次理解深化,需要学生在自我阅读和深入辨析的过程中发现更多人情之美和人文之妙。

本文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性化阅读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主性,让学生充分感受个性化阅读带来的乐趣。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无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祝福》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阅读热情和兴趣,营造一个具有封建礼教的教学氛围,并准确把握主人公祥林嫂的人物特征,深化学生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文章的人物形象、时代背景、故事场景等内容,让学生更为生动地感受文章的情感。

二、突出自主阅读,理解感悟过程

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给学生更多自主阅读和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要学、主动去学,让学生自己想读、要读、去读。建立在这种自主阅读基础上的理解感悟,方能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学习效果,这样的阅读才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在自主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要结合自身的认知体验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情感和审美指导,以此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自我认知感悟的过程中读出独特见解,深刻反思,体味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奇妙的谋篇布局。要尝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比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歌剧、小品、影视等形式来调动主动阅读的兴趣和激情,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建立在这样自主阅读基础上的教学能使得他们在各自最近的发展区域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加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实施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加贴合实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真实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体会生活,引导学生一步步感悟和体验,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发挥个性化阅读的效果。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有效提高语文个性化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李密的《陈情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或者进行相应的访问活动,了解当地年轻人对老年人的赡养情况。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孝”,并结合两代人不同的表现进行对比,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更深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注重共鸣生成,融入自我思考

文章阅读是为了能让学生产生同感,在“于我心有戚戚然”的过程中指导自己和提高自己。激起学生的阅读共鸣,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他们阅读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多给他们自我理解和主动思考的自由,让他们在自由、自然、自信的阅读过程中积淀文化知识。以共鸣为基础,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思想灵魂深处去挖掘和体验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使阅读更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跳出教师讲解的思维定势的束缚,帮助他们在与作者对话中深入揣摩内在本质需求,寻找自己的阅读理解之道;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文章作品,将自己放入文章中主动思考感知,以丰富自己的理解。例如,在《滕王阁序》阅读教学中,针对文章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作者“无路请缨”之感,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阐述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样融入了自我的思考,能使文章阅读更显人性之美。

五、拓展课外延伸下的创造阅读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要把课堂变成思维的碰撞所在,激发学生从课堂探究中发现问题。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延展到课外了。如《兰亭集序》的学习,王羲之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何一契”,“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课堂上学生已经理解了作者的人生无常之感、时不我待之叹,那么我们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呢?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思考,这样课堂就延伸到课外了。另外,要充分利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教材的名著导读,以此为线,使学生系统地涉猎中外名著,在获得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愉悦的同时,实现课外延伸下的创造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展个性。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高中语文学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要让学生的个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释放,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骄傲与追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也提出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教师要给予学生思考与阅读的权利,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延锋 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校园(上旬刊),2013,(9)。

[2]董林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6)。

[3]林晓娟 关于对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讨[J].南北桥,2014,(8)。

论文作者:刘军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个性化阅读奏响高中阅读教学新篇章论文_刘军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