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体会十九大精神论文_蒋卓

深刻体会十九大精神论文_蒋卓

中共重庆大足区委党校 重庆市大足区 402360

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铁路企业党校,肩负着为铁路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仰、树牢理想、锤炼党性、修养道德的重任,必须严守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激昂的精神,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大气谋事、严格管事、精细做事、高效成事、团结共事,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十九大;党建工作;新思路

1十九大报告在党建领域的新思路

(一)首提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中国的发展明确了新的历史方位,同时也写入了党章。这是新时期新的发展机遇,也对我党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对自身做出更高的期许。面对新气象,我党应该以更崭新的面貌,更强烈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更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解决社会上新的主要矛盾,以新的作为来回应时代。

(二)首提“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并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所谓全面,顾名思义,指的是我党对于中国的领导范围更为广泛,层次更为立体,影响更为深远,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与价值。在传统的党建理论中,党建一般指的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而十九大中,习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对比二者,可以发现,十九大重点提出党的建设包含政治建设、纪律建设,传统党建中的制度建设,变为“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虽然仅仅是几个字的改变,却是一种全新的安排,在这种全新的安排中,党建思路更为清晰,规律也更科学。

(三)首提“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上文中就有所涉及,传统党建工作中,思想建设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党建工作中的政治建设,将其放在了首要位置,这表明我党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当前,个别党员不仅思想和作风出现问题,信仰也不坚定。如果仅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强化思想建设,效果微乎其微,而且容易形成连锁反应。为此,我党看到了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旨在要求党员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包括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在不断强化政治建设的前提下进行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才能真正践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抓实理论教育

针对目前党员干部普遍学历层次比较高、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欠缺的问题,扎实开展理论教育。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认真解决理论自觉和理想信念问题。我们要把补钙壮骨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提升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理论根基打牢。要坚持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当前,要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引导学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努力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强化党性教育

党校是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把党性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贯穿教学培训全过程。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员提升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纪修养、作风修养,自觉追求道德高线、坚决守住纪律底线。充分用好正反两方面的教材案例,在党性教育上持久发力,使学员不仅能够震撼一下子、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

4加强教育方法的创新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直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模式相比,党校教育培训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党校干部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较高,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比较高,传统的课堂集中授课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党校能够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成效。首先,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作为传统的授课方法,讲授法有着自身的优势,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教师一教师”为组合或“教师—学员”为组合的双讲式,不仅能够改变理论学习的枯燥氛围,更在教学活动中促进了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其次,注重隐性教育。隐性教育主要包括实践体验和陶冶教育。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组织一些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和群众拉近距离,改变群众心目中党员干部的形象。陶冶式教育法则是通过文化氛围的熏陶使人们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收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挖掘文化艺术作品中的教育价值,和博物馆、美术馆、剧团、剧院等,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党性教育、党员教育基地。组织学员参观,在感受文化艺术的力量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5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1)在学懂上下功夫。学懂是前提,只有真正学懂了,思想才能坚定,行动才能自觉。第一,学原文。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准确领会把握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第二,善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不能轻易放过,不能不懂装懂,一定要认真思考,列出问题所在。

(2)在弄通上下功夫。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在学透弄通,弄通是基础,只有融会贯通,才能驾轻就熟,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因而,我们要发挥理论基础扎实的优势,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说透,真正让学员理解明白。

(3)在做实上下功夫。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从五个方面着手这项工作。第一,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轮训和理论研究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继续原原本本地学好原文。第二,以教学大赛为契机,开发一批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专题,调整充实相关专题的教学内容,纳入包括主体班在内的各班次教育培训计划。第三,在发挥理论武装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为配合办好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轮训班做好准备。第四,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抓住瓶颈性、前瞻性重大课题进行深入调研,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第五,创新宣讲形式,注重宣讲实效,真正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进思想、进心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17.

[2] 习近平 . 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N]. 光明日报 ,2012—11—20.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 ( 修正案 )》的决议 [N].人民日报 ,2017-10-25.

[4] 习近平 .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4.

论文作者:蒋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深刻体会十九大精神论文_蒋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