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模块化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郝小琳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模块化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郝小琳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省 海口市 571127)

摘要:《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一课,是工程管理专业最主要的课程之一,是该专业学生其他课程学习的关系纽带。为了适应国家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正确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工程管理类人才,本文就《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一课进行了模块化建设,并就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高素质的工程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视。为了加强对工程管理类学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我们需要在课程教学上进行改革,我们需要以正确、先进、全面的教学模式,对工程管理类的学生进行课程模块化教学,让学生更简单、快捷的学习相应的知识。

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模块化建设

工程招投标,已经成为当下建筑工程行业合作最主要的合作交易手段,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一课,是工程管理专业最主要的课程之一,是相关专业的学生的核心课程,是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他课程内容的衔接桥梁。本课程主要涉及经济、管理、法律、技术等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是进行招投标工作的基础,招投标又是建筑工程行业合作的前提,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我们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模块化教学,进行直接、简单、趣味的教学。

(一)“招标”模块

首先,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进行“招标”模块的学习,熟悉招标的一切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招标前准备和拟定发包方案、编制招标资料、招标公告发布、投标邀请书发放、招标文件发放、现场答疑、预备会、开标、评标、定标、中标及结果公示、中标通知书签发、签订合同等内容。这些内容,是构建“招标”模块的全部内容,我们要进行统一的、直接的教学,让学生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招标的知识,了解招标的一切内容,打好招标工作的基础[1]。

(二)“投标”模块

其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进行“投标”模块的学习,这一模块的学习,主要就是针对“招标”模块的内容,结合对招标的课程学习以及掌握的知识,进行相对应的投标知识的学习。“投标”模块主要包括对招标的信息分析、购买招标文件与投标判断、复核与编制工程清单、编制投标文件、编制施工方案、现场答疑、预备会、封标、开标、中标、签订合同等内容[2]。

(三)“合同管理”模块

签订合同,是一项建筑工程项目合作的标志性行为,也是一场招投标事宜成功的体现。所以,合同管理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这是合作双方公平合作的基础,也是具有法律规范与约束效应的官方文件,是合作双方的利益保障。“合同管理”模块,主要就是对合同的拟定、合同内容的相关事宜以及合同签署保存等内容的学习。

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模式

学生进行模块化知识学习,只是学生接收专业知识的一个内在情况,我们在培养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时候,还需要重视具体的教学模式,需要考虑,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最有效的将知识教给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多媒体教学

科技的发展,在教学中的作用体现,也是非常明显的,多媒体教学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纳,并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运用。我们对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一课的教学,也要积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展现更多的招投标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与积极性,也能更具体、详细的将知识传达给学生[3]。

(二)工程案例教学

我们知道,《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一课,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课程,我们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在实际案例中,熟悉招投标知识的内容与注意事项,对于教导学生而言,其作用是非常大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模式,我们以实际案例为中心,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际案例,结合自己学到的招投标知识,进行分析与判断,能够更好的增加学生对招投标知识的了解。同时,学生因为对招投标知识实际运用的好奇,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的加强对招投标的学习[4]。

(三)实践教学

学生经历了具体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根据相关的招投标实际案例的学习,对招投标知识的运用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招投标实践教学。我们将学生分为多个大组,每个大组再次进行分配,每个大组分为招标组、投标组、评标组。

招标组,负责招标前准备和拟定发包方案,并进行招标资料的编制,随后进行招标公告发布,并发放制定的投标邀请书,然后进行招标文件发放,准备预备会,进行现场答疑等。投标组,就是要根据招标组的工作内容,对招标的信息进行分析,模拟购买招标文件,组内人员对该项目是否可投进行商判,确定可投后,对工程清单进行复核与编制,同时编制投标文件与相对应的施工方案,最后参加预备会,进行现场答疑。评标组,就是根据招标组与投标组的相对工作事宜,根据满足招标组要求的最后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投标评审,根据招标文件中评标办法的规定,对各投标文件进行打分评审,根据最后投标文件的得分,推荐合适的投标方[5]。

实践教学,需要我们进行多次、反复的实践操作,不断地结合实际案例的解析,进行实践教学,我们要将每个大组的招标组、投标组、评标组的工作,进行轮流式的工作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招投标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招投标知识的运用。

结语

终上所述,为了培养专业的应用型工程管理类的人才,我们必须针对工程管理类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培养。要重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一课的教学,对课程知识进行模块化教学,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进行简单的、直接的、趣味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思、创新意思、实际操作能力,全面的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小琴,陈圣宁,赵立方.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8):207-208.

[2]葛具萍,柳丽娟.独立院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以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4):181.

[3]刘大聪.基于CBE教学模式《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9(04):154-155.

[4]罗水华,官强.基于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设计[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163-164..

[5]高盼盼,许国贺,齐立萍,李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188.

作者简介:郝小琳(1988.08-),女,山西吕梁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论文作者:郝小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模块化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郝小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