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良恶性肿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论文_郭加权

(沭阳仁慈医院影像科;江苏宿迁223600)

摘要:目的 本文对磁共振成像在检测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图像特征和鉴别诊断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经过病理证实的5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使用卡方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分布、形态、境界、成分和强化程度等进行检验。结果 通过诊断,其中有34例为恶性肿瘤,检测出的肿瘤类型分别为中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未分型低分化腺癌、转移瘤、宫内膜样腺癌、卵黄囊瘤和无性细胞瘤,检测出来的病灶共有55个;检测出16例为良性肿瘤,检测出病灶数为17个病灶;磁共振图像表现为实性肿块,边缘清晰可见呈规则状,强度增强物或者是轻微。对比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分布、形态、境界、成分和强化程度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受生物特性不同的影响,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的磁共振呈现表现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对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卵巢肿瘤;磁共振成像;特征;鉴别诊断

卵巢肿瘤在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中属于常见的肿瘤,早期通过科学合理的诊治能够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产生积极的作用,超声或CT在进行临床诊治中受局限性的影响很难在该病的诊断中发挥较大的价值。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具有优良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重影像学特征,结合特殊扫描序列(如脂肪抑制技术)的选择和动态增强在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轩主的优势。本文对50卵巢癌患者的完整磁共振成像表现进行了分析,以寻找出鉴别良恶肿瘤的的图像特征和鉴别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经过病理证实的5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例患者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属于的4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参与研究的患者年龄均在1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2.7)岁。经过初步诊断其中有34例为恶性肿瘤,16例为良性肿瘤。

1.2方法

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前,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膀胱应保持充盈,扫描位置从患者的膈顶到耻骨。对所有的患者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首先,对患者的盆腔部位行平扫,抑脂矢状位T2WI、抑脂冠状位T2W、横轴位T2WI和横轴位T1WI扫描。确保矢状位和冠状位之间的层间距保持在1mm,将层厚设定为4mm,应将横轴位的层间距保持在1mm,层厚设定为6mm。对患者的腹部行平扫,横轴位T2WI和T1WI扫描,设定1mm的层间距以及7.5mm的层厚。对患者行增强扫描时,使用的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部位为患者的肘部,行静脉注射,注射流速应控制在2.0ml/s,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4mmol,注射总剂量应控制在30ml以内。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的20秒对患者行盆腔横轴位动脉扫描,然后48秒后对患者行盆腔横轴位静脉扫描,68秒后对患者的行腹部横轴位扫描,88秒后行冠状位延迟扫描以及100秒后行矢状位延迟扫描。在使用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时,应将层间距设定在0 mm,层厚设定在3mm。

1.3图像分析

由具有五年以上影像学诊断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对所有的图像进行独立阅片,在由上级医师对存在的不同意见进行分析和诊断。然后在让上级的医师对存在的不同意见进行判断。依照扫描图像呈现出的强度、信号、边界和形态等将其分为实性、囊性和囊实性三种肿块类型。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使用卡方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分布、形态、境界、成分和强化程度等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磁共振成像诊断和病理结果比较

卵巢良恶性肿瘤50例患者,病灶数共为72个,其中有1例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囊腺癌,1 例卵巢纤维瘤被误诊为子宫浆膜下肌瘤外,剩余的病例均通过磁共振定性诊断正确,准确率为96%(48/50),其余病例 MRI 均定性诊断正确,

正确率 96%( 46/48) 。

2.2卵巢良恶性肿瘤磁共振成像表现

通过诊断,其中有34例为恶性肿瘤,检测出来的病灶共有55个;16例为良性肿瘤,检测出病灶数为17个病灶。对比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分布、形态、境界、成分和强化程度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卵巢肿瘤是临床上一种极其普遍的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当患者早期进行及时的治疗有助于其早日康复以及正常生活。对患者患有卵巢肿瘤的诊断主要通过超声或CT,但这两种诊断方法都存在局限性。而MRI可以从多方位进行任意成像以及可以很好的分辨软组织,还能加强动态和进行特殊扫描序列的选择,所以,MRI对于诊断女性卵巢肿瘤更加直观以及准确[1]。卵巢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他们的生物学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有着比卵巢良性肿瘤明显较高的双侧发病率,这就说明,通过MRI确诊为肿瘤性病变以后,双侧发病便是其恶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据。就算是良性肿瘤也只有一小部分会呈现囊实性或实性,甚至出现腹腔积液情况,介于此,在与CA125联合诊断,可以极大的有效提升诊断的正确率。综上所述,MRI既可以将肿瘤的位置、大小全方位的显现出来,还可以依据肿瘤自身的特征、形状以及境界等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因此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晓雯. MRI技术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最新进展[J]. 放射学实践, 2017, 32(2):186-189.

作者简介:刘永新(1974-)男,吉林省怀德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论文作者:郭加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论文_郭加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