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现代化”:为人民服务的连锁经营之路_连锁经营业论文

“五个现代化”:为人民服务的连锁经营之路_连锁经营业论文

“五化”:便民连锁商业的经营管理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道论文,便民论文,经营管理论文,商业论文,五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本市零售商业的经营形态和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商厦、大超市、精品店、专卖店迅速发展的同时,作为全新的商业业态——便民连锁店也应运而生,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以虹口区为例,1992年由区粮食系统改制的6家大众便民店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发展到102家便民连锁店,使原来几十家频临绝境的粮油店重新焕发生机,700多名职工重新就业,曾得到了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和市领导孟建柱的充分肯定。

被人们认为“规模小、档次低”的便民连锁店之所以能在商业激烈竞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充分证明了这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经营组织形式。

实践表明,便民连锁商店要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市场经营,必须在经营管理上做到“五个化”:

——商品定位大众化。便民连锁店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周边地区内的居民和上班族。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坚持面向大众的方向,经营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商品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这既是便民连锁店的市场目标,又是自身功能的要求,更是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实践看,要抓好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大宗商品的正确定位。主要有三类,即适合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各类粮油制品、烟酒杂品;适合人们即时需要的小文化、小百货、小五金、小卫生用品;适合民众需要但平时不能保存或不易保存的鲜活小食品、冷饮等。二是商品的特色定位。各家便民连锁店既要在经营大众小商品上有共同性,又要根据所处不同的地理位置、当地顾客的消费习惯,经营有特色的小商品。如靠近居民住宅和靠近医院的便民连锁店因目标顾客不同,所经营的小商品特色也应不同;靠近菜场和靠近车站、码头的便民连锁店因服务对象不同,经营的商品特色和服务特色也应有较大差异;便民店所处地区居民藉贯和消费习惯、消费爱好的不同,经营的小商品也应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充分适应消费需求。

——网点设置合理化。便民连锁店的开发与经营成功与否,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举足轻重的关系。设置网点首先应进行商圈调查。所指商圈,即以所设商店为中心,该店销售行为所能辐射到的范围。在交通要道、繁华地带、商圈半径一般为300米左右为宜;在居民住宅区内,购物往返一般不超过10分钟;按100至200平方米营业面积的便民店来算,其商圈人口一般为2000至4000人。确定商圈从本质看,一是反映了便民店市场营销活动的空间广度,二是体现了消费者购物的空间广度。其次要掌握便民店坐落地区内可能与它发生销售关系的居民户数、流动人口数量、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爱好、购物习惯等;掌握附近菜场、百货店、超市及附近的交通、人流、车流情况,便民店是否能引起消费者和过路人注意等等。这是网点选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实现与其他业态的互补、扩展销售网络、发挥规模优势、增强吸引力有重要意义。事实表明,便民连锁店开设在居民区和菜场、车站、码头、工厂、学校、医院等人流、车流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利于发挥它的便民功能,有利于扩大营销,有利于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营销售规范化。便民店经营的商品一般为800至1000种左右,其特点是生意小、价格低、利润薄、品种杂。通过集约化的连锁经营,是发挥便民店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实现连锁规模化经营的途径,一是政府引导,即政府制订和利用政策,对一批小粮油店、小五金店、小南货店、小副食品店、小烟杂店、小文具店进行改制改造,成为连锁经营的便民店,以适应旧区改造社区服务和新辟居民小区商业配套建设的需要;二是企业根据经营发展需要,将所拥有的一些店面通过土地置换成地段、面积所适合的店面,改造成便民连锁店,从而实现集约化经营;三是以联合、收购、兼并的方式,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进行资产重组,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便民店的合理布局和连锁经营,使“小船扎成排,闯入大市场”;四是以管理强、经营好的便民店为龙头,输出经营人才,输出管理方式、输出店标店名,实现跨地区经营,扩大经营规模。虹口区宏良便民连锁店几年来运用这一方式,先后在区外、市外开办以“宏良”品牌为龙头的30多家便民连锁店。

——企业管理统一化。作为现代商业重要标志的便民连锁店,其管理方式既不同于大商厦、大超市、专卖店,也不同于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夫妻老婆店;它既有各家分散、独立的营销活动,又有需要经营采购、配送等各部门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的任务,因而需要加强管理来建立连锁体制和连锁机制,发挥整体规模优势。而实行“七统一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七统一”,一是统一领导,即遍布各地的便民连锁店由便民连锁经营公司统一领导,负责制订各项有关的规章制度,负责选拔各店店长,负责各店经营业绩和收入分配水平的考核及决定营销策略、网点开拓等;二是统一进货,即为统一商品规格、质量标准,减少资金占用和降低成本,由公司按经营需求计划统一采购进货;三是统一价格,即由公司统一所属各店经营各种商品的价格,发挥整体竞争优势,避免相互竞价销售;四是统一布局,即各店不论地段和规模,商店布局应保持统一性,商品分类上架、开架选购,让消费者选购商品一目了然,购物便利快捷;五是统一核算,即各店独立经营,由公司以店为单位,对各店经营业绩统一进行核算,据此决定各店分配水平;六是统一配送,由配送中心按各店的所需商品统一配送,提高经营效率;七是统一标识,各便民连锁店有统一的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店标,朗朗上口的店名,款式新颖的员工着装,塑造企业形象,成为吸引顾客,扩大销售的无形资产。

——销售服务规范化。便民连锁店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必须坚持各项便民的规范服务和特色服务,提高商店声誉,吸引更多的回头客。便民连锁经营公司要制订各类商品的统一规范服务要求、范围和标准,通过各店一招一式统一规范的服务,创造温馨、便利的服务环境,使消费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顾客进门欢迎,出门谢谢;购物包装,如买二瓶酒用绳扎牢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各种便民、利民、为民的特色服务项目。如备有针线、打气筒、红药水,免费为消费者和行路人解决临时之需的尴尬;设有公用电话,免费向市民提供110报警、120救护电话之急需;又如设置流动售货车,固定时间巡回向周围居民供货;对特殊需要的消费者送货上门和缺货预约登记等等,从而创造经营特色,赢得消费者信赖,增强便民连锁店的市场竞争力。

事实证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欢迎便民连锁店,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便民连锁店,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和多层次的生活消费需要便民连锁店,这就为便民连锁店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然而,目前便民连锁店还存在着经营规模不理想、企业规范化程度不平衡、经营者与从业者素质不适应、连锁体制不紧密、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够强等矛盾,必须从体制、机制改革着手,不断完善和发展便民连锁经营。

一是努力打破部门、区域和经济成份的界限,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运用联合、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资产运作手段,对便民连锁店进行调整、重组、改制,通过“联大、靠大、做大”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等各种组织形态和经济成份的便民连锁店,推进便民连锁网络的合理布局,逐步向城乡结合部的住宅小区发展,扩大经营规模,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

二是对现有便民连锁企业进行规范,重点是强化便民连锁总部的功能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建章立制;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加快配货中心建设,扩大配送中心的信息、采购、管理功能,完善配送体系,提高统一采购配送比例,并加快POS系统建设和计算机联网步伐,提高集约化规模和经济效益。

三是加强人才培训,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知识讲座,进行各种专题交流、研讨,开展岗位业务技术培训,增加对连锁商业发展趋势和经营知识的了解,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尤其是要把培训便民连锁经营业务的骨干列入人才培养、开发计划,重点培训网点的店长和连锁经营公司的经理,使他们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跟上现代便民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

四是完善适合便民连锁经营发展需要的组织体制和经营机制。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明确和处理好便民连锁公司和所属企业的产权关系、责权利关系;建立和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公司和企业的关系;实行以店为单位,工效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制度,如百元含量工资,建立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岗位责任制,形成竞争上岗,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从而增加企业活力,使企业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标签:;  ;  ;  

“五个现代化”:为人民服务的连锁经营之路_连锁经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