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研究论文_黄春昀,黄福平

(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目的:分析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了解NTM感染流行现状、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防治策略的确立提供依据。方法:将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包括江门五邑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其它医疗机构送检)2000-2012年分枝杆菌培养的实验室资料中培养为阳性的5284株分枝杆菌进行分析。结果:5284株阳性分枝杆菌中对2594例进行分枝杆菌分群,除2004年,其余年度的NTM分离率变化并不显著,2000-2012年NTM分离率为19.24%。NTM菌种主要以男性为主,且15岁以下和75岁以上的患者较少,以15岁~74岁的患者为感染高峰年龄。2000-2012年间,最常见的菌种群为7种,其中龟脓肿分布最高为270株,不产色分布最少为10株。特点为,龟脓肿、鸟胞是各年度主要的NTM分离菌种。结论:近些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明显升高,致病性菌种不断增多,且感染人群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流行病学的重视。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1-0224-03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转变的影响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临床开始关注NTM感染对人的危害性影响[1]。受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工作繁琐、实验室技术要求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中开展的肺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实验较少,且关于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的报道较为少见[2]。为此,本次研究以江门市为例,对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离性试验与鉴定,了解江门地区NTM感染流行现状、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防治策略的确立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包括江门五邑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其它医疗机构送检)2000-2012年分枝杆菌培养的实验室资料中培养为阳性的5284株分枝杆菌,作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2594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分群,499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占比19.24%。

1.2 方法

试剂:菌型鉴定与药敏试验试剂,均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中相关要求进行配制,该规程为中国防痨协会制定。

菌种鉴定方法与药敏试验方法:采用传统生化反应法,对菌种进行鉴定;采用罗氏培养基为基础的间接比例法,对药敏进行试验。

1.3 观察指标

对NTM分离率、感染人群性别构成、感染人群年龄构成、菌种分布等。

2.结果

2.1 2000-2012年NTM分离率

5284株阳性分枝杆菌中对2594例进行分枝杆菌分群,除2004年,其余年度的NTM分离率变化并不显著,2000-2012年NTM分离率为19.24%,见表1。

3.讨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主要是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麻风分枝杆菌外,其他的分枝杆菌。目前,临床中已经发现NTM超过150种[3]。此类菌种为条件性致病菌,部分菌种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局部淋巴结感染等,是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现阶段,江门市NTM感染患者数量不断增多[4]。因而,加强对江门市NTM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对于日后控制江门市NTM感染患者数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根据对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的分析,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掌握了当前该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研究主要对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2000-2012年分枝杆菌培养的实验室资料中培养为阳性的5284株分枝杆菌进行分析,通过培养鉴定分析,从2594例结核分枝杆菌分群种鉴定出499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占比19.24%。根据此研究结果可以作出推测,江门市近些年来的NTM感染分离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在NTM感染患者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发病比例存在差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NTM菌种主要以男性为主,且15岁以下和75岁以上的患者较少,以15岁~74岁的患者为感染高峰年龄。其中,尤其以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人群更容易遭受NTM感染。临床认为,NTM感染的发生率与菌种分布有密切关系。为此,在掌握NTM感染分离率及发病性别、年龄的基础上,对2000-2012年NTM菌种的分布情况展开探究。通过对菌种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最常见的菌种群为7种,其中龟脓肿分布最高为270株,不产色分布最少为10株。此研究结果能够表明,部分菌种的分布,与人类感染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沈瑶杰等人在分析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种分布特征时,也证实了龟脓肿、鸟胞是各年度主要的NTM分离菌种研究成果[5]。由此可以看出,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率较高,且分离菌种类型较多。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明显升高,致病性菌种不断增多,且感染人群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流行病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京,李婷,逯嘉,等.2006-2015年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7,39(12):1318-1323.

[2]高文凤,龙波,杨筠,等.四川省46株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种鉴定结果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9,23(1):49-51.

[3]孙荣,毕雅坤,欧维正,等.贵州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MIRU-VNTR位点基因分型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25(01):35-39.

[4]张鑫,蔡静,姜元,等.43株甘肃临床分离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类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24(2):63-64.

[5]沈瑶杰,刘伟,金嘉琳,等.综合性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分布特征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10):580-584.

论文作者:黄春昀,黄福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  ;  ;  ;  ;  ;  ;  ;  

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研究论文_黄春昀,黄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