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探讨论文_李玉蔷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探讨论文_李玉蔷

(景德镇陶瓷大学)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各国间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程度前所未有,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变得空前紧密。“一带一路”是我国首倡和推动的外向型国家发展战略,而能否将这一战略构想成为沿线各国的共同行动,调动各国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我国夯实自身的经济实力,还需要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文化相交聚民心,实现各国民心间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意义;建议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这两条丝绸之路一直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陆上、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一带一路”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开放式国际合作网络,在地理上连接亚非欧国家,其覆盖的经济总量、国家、人口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其辐射面已经涉及整个世界,并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激烈讨论的热门话题。

一、中外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意义

“一带一路”以国家间经济上的相互促进和融合为核心目标,不但能够给沿途各个地区及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全方位的改善,提升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活力,同时,也为中国当前已经严重过剩的基础产能提供了巨大的输出口,这对于我国去产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有裨益。简言之,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助于深化我国与沿线各国间的政体选择认识,进一步促进中外政治互信。中国在主导各方合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沿线各国及区域的文化内涵,尊重并理解每个国家的文化差异,通过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交往,构建起真正和谐、融洽的合作环境,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顺利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能够有效促进贸易发展。历史上著名的几次跨区域性质的经济贸易合作都是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展开的。“一带一路”也正是这种以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但与过往不同的是,“一带一路”是基于全球化背景所提出的,其基本出发点在于提升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降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成本,这对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无疑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一带一路”下中外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共同的文化认知

从“一带一路”所经途的各国文化基本组成来看,显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共同认可的文化切入点,而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上的需求缺口较大。对此,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必须找到适合中国与各国在文化上能够相互理解、认同的交流点。从现实来看,“一带一路”建设正处于初期阶段,由于其地理距离跨度较大,沿线各国的政治、文化、信仰、语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缺乏共同的文化根基,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尚未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给推进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导致中外文化交流不畅

沿线各国在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各国在文化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很大不同,其中一部分国家尽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硬件设施的支持,甚至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和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的文化产业硬件建设处于空白状态,不仅无法实现文化产业的对外输出,外部的优秀文化资源也难以进入。

(三)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输出机制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文化产品输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文化产品的对外交流和发展的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深入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现存法律较为滞后,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性不足,文化产业市场的监管较为混乱,难以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对外文化产业投资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和扶持,文化产品的品牌意识不足,产品的层次和质量有限。

(四)国际互信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同沿线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中还较为欠缺牢固的互信体系支撑,直接制约了“一带一路”建设效率的提升。首先,“一带一路”建设还处在起始阶段,沿线各国对其了解不够深入,部分国家还持观望态度,难以真正有效地参与其中。其次,沿线各国所面临的政治环境有所差别,有些国家政治形势较为严峻和复杂,国内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存在利益纠纷和战争风险。第三,沿线各国间的宗教信仰有所差别,部分国家多教并存,文化和信仰差异较大。第四,“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多不和谐因素,如战争和恐怖主义。最后,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仍有国家宣称“中国威胁论”,心存芥蒂,这也充分表明其与我国缺乏足够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互信。

三、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加强各项战略对接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被曲解并恶意传播,给一些不明原因的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政府是国家各项决策最直接的执行者,通过政府之间的交往传达国家政策倡议的目的和期望,有望缓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加强各项战略的对接工作,实现各国战略倡议的共同发展,注重共同利益的实现,在活动中体现中国合作共赢的大国气魄。

(二)利用有效的媒体平台

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媒体平台,定期公布“一带一路”在中国以及沿线合作国家中所取得的成果,宣传中国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目的和优越性,实现战略共赢,彰显中国的大国实力和大国态度,赢得更多国际友人的信任和跟随。关注外媒态度和评价,积极配合外媒的采访,提高对国外公共平台宣传的重视度,在互通和共性中寻求发展与突破。

(三)注重文化交流的开展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展好各类“文化交流周”、“文化交流年”等活动,重视孔子学院等方面的发展,在差异中寻求共性,找到双方文化交流的平衡点,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外扩展,实现文化的互通。平等和尊重是交流的基石,发展中要时刻注意对彼此文化的尊重和借鉴,在平等中发展文化交流。在政治互信、经济互促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交流,能够使其发展得更加稳定、和谐。

四、总结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先后已有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参与其中,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倡议符合沿线国家的切实需要,可以与沿线国家自身的发展战略实现对接。这也表明,有关倡议顺应了全球化时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发展难题、化解相互间分歧、建立彼此间信任,提供了“中国方案”。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看到,在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全球力量对比发生历史性转换的背景下,这一倡议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阻力。文化交流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其功能就是要增信释疑,其目的就是要构建互信,其根本追求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找到行之有效的应对之道,从而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使“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走远。。

参考文献

[1]陈雪茹,杨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现状及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27):29-30

[2]刘利民.“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俄人文合作与交流[J].中国俄语教学,2015,34(3):1-4.

[3]邢丽菊.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困难与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16,(6):5-17.

[4]赵梅艳.“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路径选择[J].文化交流,2016,(10):143-148.

作者简介:李玉蔷(1993—),女,江西省九江市人,研究生在读,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中外陶瓷文化交流。

论文作者:李玉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探讨论文_李玉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