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柳

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柳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眼科 100013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眼球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患者接受眼科手术的心理负担要比普通手术更大,更容易引发应激综合征。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近3年来集中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做了各种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56例,现将手术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术前护理

1.1术前两天冲洗结膜囊,每天一次,护士应给患者滴氯霉素眼水或左氧沙星眼水等,每日4次,清洁消毒结膜囊,减少术中术后感染。

1.2术前1小时给术眼滴托品卡胺液,充分散大瞳孔有利手术操作,术前半小时给予肌注鲁米那纳0.1g,使病人情绪稳定。

1.3人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都会多多少少感到紧张,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也是如此,同时也多了一份恐惧,而部分患者由于失去自理能力,孤独,无助的心理也随之而来,使其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过度警惕周围环境,严重者产生抵触情绪,无法较好配合手术。因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主动帮助,亲切服务,以温暖热情的语言与患者核对。室温温度调在24-26℃。

1.4术前护士要反复训练患者注视显微镜灯光,保持良好的固视。防止术中眼睑痉挛,眼球转动,更好配合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术中护理

2.1加强术中与患者沟通 手术均为局麻手术,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眼晴看不见了但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如洗眼时要告知,滴表麻药也要告知。由于患者体质差异,对麻药的敏感性不同,如有疼痛及时告知,我们会增加麻药剂量,不会再出现疼痛现象,也不会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对紧张的患者,可握住病人的手,增加其安全感和信心。

2.2加强术中患者的配合 由于手术均是局麻又在显微镜下进行,术野较肉眼相对小得多,因而要求患者术中不能随意移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眼球向左脚看,术中不随意咳嗽和憋气,特别在晶体取出之后,要求患者自然呼吸放松身体,尽量不说话,以保持正常眼压和固定眼球,否则易导致后房眼压增高,虹膜外突,后囊膜鼓起,抽吸晶体皮质时容易损伤后囊膜,给人工晶体的植入带来一些麻烦。这些都需要医生,护士的及时告知并引导患者与他们配合,使手术效果更加完好。

3术后护理

3.1术后护士应嘱患者不要用力咳嗽、打喷嚏,禁止用手抓揉术眼,注意饮食,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眼出现感染。

3.2及时观察术眼切口和前房情况,尤其注意瞳孔大小,角膜内皮水肿程度,房水性质,前房有否出血或深浅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3.3应用抗菌素及激素类眼药水和短期散瞳剂,活动瞳孔,减轻炎症反应。结膜下注射时,要注意轻巧、准确,防止对眼球施加压力或引起结膜下出血。

3.4保持良好的住院病房和换药环境,做到卫生安静,预防眼内感染。

总之,患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对医护人员的高度信任,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耐心详细心理护理及术中、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良好保障。

论文作者:杨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  ;  ;  ;  ;  ;  ;  ;  

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