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研究论文

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研究论文

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研究

孟庆玲*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 当今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突出,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研究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一定要明晰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内涵,才能够正视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存在的问题——学术不端,建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体系成为解决学术不端的关键。

关键词: 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内涵;问题;学术不端;建构;坚定

坚守学术道德,弘扬学术诚信,抵制学术造假,捍卫学术尊严是每一位学者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所赋予每一位学者的时代使命。因而有关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研究显得尤为紧要迫切。

一、明晰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内涵

(一)学术道德内涵

学术道德的涵义指“学者在学术活动中逐渐氤氲化成的自觉遵循的规范和准则”[1]。由此得知学术道德主要内涵三个层次。

《悼亡》二首堪称商景兰文学创作真正意义上的起点。它容纳了家国之变、丧夫之痛以及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观照思考。商景兰后期诗歌的丰富内涵,均离不开这些深层意蕴的交叠变化。其对于香奁之作的变革,体现在如下两个层次。

(二)学术诚信内涵

我国有关学术诚信的正式定义是:“学术诚信也称为科研诚信或科学诚信,是指学者应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必须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2]

(三)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关系

首先,学术道德是学术诚信的基础。

5.不当署名。

4.监督教育不到位。部分学术共同体学术道德、学术诚信意识不强,而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教育,增加了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最后,二者的关系发展具有时代性。

2014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要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指出“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进入深化课程改革时期.

3.违反伦理

6.其它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对学术经费、数据、软件、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等的不当占有或损坏,也包括放缓项目的审查,放慢项目的评价时间,或者提出毫无理由的推断,抑或设置重重障碍,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取学术荣誉或奖励等[4]

二、正视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

国内外学术界常以“学术不端”来概括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何谓学术不端?

我国科技部、教育部连续几年分别发布了规范学术行为的规定: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3]

(二)学术不端表现

1.捏造篡改

2.抄袭剽窃

本模块是水泥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事务处理信息化模块。将销售过程中的各项销售事务信息化,可为决策层提供详尽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以便决策层及时了解销售情况,从而能够适时地调整销售策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①全面开展大江大河治理。在全面完成2013年水毁防洪工程修复的基础上,加快三江治理工程建设,用3~5年时间完成治理工程任务。按照《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等确定的标准,对嫩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黑龙江干流堤防进行全线达标建设,全面完成胖头泡、月亮泡蓄滞洪区建设,有序推进丰满水库重建和察尔森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从根本上提高流域综合防洪能力。

4.重复发表。

其次,学术诚信是学术道德的体现。

治安学虽然已经确立了学科地位,但离一门成熟的学科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俗话说得好,“先天不足后天补”。这需要学界同仁不懈努力,根据实际,深入开展实实在在的学科建设,为治安学学科的发展成熟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学术不端成因

制定科学的学术不端标准,与时俱进,才能够有效地打击和遏制学术不端。

国内外学者围绕技术溢出,对合作创新的市场绩效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研究。但是研究的视角单一,技术溢出仅仅是影响合作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实证研究也非常不够。因此,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合作创新市场绩效的研究,对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和效率,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意义重大。

2.学术能力不足。学术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学者抄袭剽窃、篡改数据、低水平研究、论文发表水平有限、力所不及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学术能力不足是学术不端发生的重要原因。

3.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以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学者职称评定、奖励等级和人才认定的标准,而且论文发表的层次唯“核心期刊”、“SCI”、“EI”等为主,这种盲目追求学术成果数量而不问质量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者的工作压力,很可能导致其为达到目标而引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然后,二者的概念是等价的。

5.政策法规不健全。之所以会出现学术不端,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法规制度,导致部分人胆大妄为,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6.技术和服务滞后。防止学术不端的技术和服务跟不上学术发展的时代需要,查重软件存在着不科学、不完善的特点,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三、建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体系

(一)制定学术不端标准

1.经济利益驱使。风险成本低,利益收益大,致使其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学术往往成为达到追逐名利的工具。经济利益驱使成为学术不端产生的根本原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力量是带动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转型,有利于推动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新型人才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型企业的存在有利于推动我国创新力增强。提升科技创新力量需要各地政府重视人才和企业的力量:一方面,重视创新型人才,做到政策优先,如人才落户优势,减免个人所得税等。另一方面,对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多加关注,实行企业创新融资补贴,创立有价值的科技创新奖项,鼓励与支持我国创新型人才和企业的发展[4]。

(二)强化学术能力培养

应加强学者学术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学术工作的信心。

(三)完善学术评价机制

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应努力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体系,不再以科研项目、经费数量、专利数量作为评价学术人员的硬性指标。同时建立开放的学术评价机制,还可邀请国外专家会同国内学者联合共同评审。

(四)开展监督诚信教育

首先,开展有效监督。这样学术不端行为很难发生。

其次,开展面向学生的教育。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标杆。

然后,开展针对学术共同体的教育。开展学术诚信专题巡讲,组织学术诚信教育交流研讨,加强师德建设,促使师生、学者摒弃学术不端。

(五)健全学术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等特征,学术政策法规内容应范围广泛、做到细致划分。

随着佟老板锒铛入狱,皮副乡长和李顺也因收受贿赂(他们在二期开发工程中各得了一套一百二十平米外带车库的楼房,市价六十一万)被立案调查。

(六)提升技术服务水准

高校和学术机构等部门应开发更为先进的、统一的、权威的供学术主体共享的查重软件。

四、坚定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理念

学术界拥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才能够端正学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维护学术秩序、彰显学术公信力。坚守学术道德、弘扬学术诚信,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利于我国的自主创新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定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理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和诚信体系的建成指日可待。

[ 参 考 文 献 ]

[1]黄凯.论学术道德[D].长沙: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2.

[2]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组织编写.科研诚信知识读本[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周宁宁.学术规范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P40,P2,P13-14.

[4]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学术道德规范(试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97.

*作者简介: 孟庆玲(1978-),女,蒙古族,辽宁喀左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1-0273-01

标签:;  ;  ;  ;  ;  ;  

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