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自治县1996—2017年艾滋病疫情及流行因素分析论文_杨建军

漾濞彝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大理 675200

【摘要】艾滋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国际视野的由HIV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类传染性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死风险极高,是现今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恶性传染病之一,可经由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本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艾滋病感染早期无特征性表现,可潜伏数个月甚至数年,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能够有效明确艾滋病在防控中的问题与效果,本文主要就漾濞彝族自治县1996—2017年艾滋病疫情及流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流行因素

前言

我国首例艾滋病患者于1985年被发现,至今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广泛流行期等阶段,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受我国人口基数及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我国艾滋病患病人群基数大,且我国艾滋病疫情已逐渐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1-2]。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濞县)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部,大理州的中部,本县的占地面积为1957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53人。漾濞县内的分布的民族较多,有彝、汉、回族等,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半数左右。据不完全统计,至2017年末,漾濞县辖区内的总人口达10.5667万人,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漾濞县是云南省中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1 漾濞县1996-2017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1.1、漾濞县首例艾滋病病例:于1996年由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告了漾濞县境内的首例艾滋病病例。

1.2、漾濞县艾滋病发病的时间分布:自1996年漾濞县首例艾滋病报告以来,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共累计报告163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其中艾滋病患者64例,HIV病毒感染者99例,至2017年12月31日,存活的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共114例,报告死亡病例46例,其中艾滋病患者死亡21例,艾滋病感染者死亡25例。漾濞县当地累计报告的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的例数在漾濞县总人口中的占比为0.11%。

1. 2、漾濞县艾滋病发病的地区分布:截止2017年12月31日,漾濞县辖区内的九个乡镇均有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其中以苍山西镇、漾江镇、平坡镇的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的例数最多(各乡镇发病情况见附表1)。

1.3、漾濞县艾滋病发病的人群分布

1.3.1、年龄分布:漾濞县自1996年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的163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中1~19岁者共5例(3.07%),20~29岁者共48例(29.45%),30~39岁者共61例(37.42%),40~49岁者共25例(15.34%),50~59岁者共12例(7.36%),60岁以上共12例(7.36%)。其中20~49岁年龄段是漾濞县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年龄段,共占82.21%。

1.3.2、性别分布:漾濞县自1996年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的163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中男性94例( 57.67%),女性69例(占42.33%)。同时该163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中夫妻双方感染的共计34人(20.86%)。

1.3.3、职业分布:漾濞县自1996年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的163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中农民108例(66.26%),工人及离退休干部16例(9.82%),商业性服务者3例(1.84%),学生1例(0.61%),其余35例(21.47%)。

1.3.4、民族分布:漾濞县自1996年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的163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中汉族74例(45.40%),彝族51例(31.29%),回族14例(8.59%),白族15例(9.20%),其余民族9例(5.52%)。

1.4、传播途径:漾濞县自1996年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的163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中性传播129例(79.14%),其中同性传播3例、异性传播126例,血液传播25例(15.34%),其中静脉注射吸毒24例、采血浆传播1例,未见母婴传播情况,剩余9例患者传播途径不详(5.52%)。

1.5、漾濞县艾滋病流行强度分析:漾濞县自1996年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的163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中现存活者共114例,占漾濞县境内总人口数的0.11%(114/105667),参考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中国艾滋病流行水平分类标准的通知(试行)中疾控办发(2013)148号中的相关标准,漾濞县属于国家一类流行县。

1.6、漾濞县艾滋病疫情综述:根据年龄分布可见,20~49岁是我县艾滋病发病的主要年龄段,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同时根据传播途径调查可见,性传播为我县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具有较高的防控难度,而在职业分布调查中,农民是主要的患病人群,由此可见我县艾滋病的患病正逐步向农村蔓延。受到艾滋病窗口期无特征性表现的影响,艾滋病患者的发现与确诊时间普遍较晚,因而导致了较高的传染风险,同时也导致部分患者措施了有效的治疗时机,目前受漾濞县经济条件、人口密度低等因素的影响,艾滋病的感染防控与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均存在较大的难度。同时在夫妻患病占比的统计结果可见,艾滋病宣教工作不到位。

2 漾濞县艾滋病流行因素分析

漾濞县属于高寒贫困地区,境内的居民对艾滋病及其预防的认知水平较低,同时法律意识薄弱,受到地区经济发现的限制,医疗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艾滋病的检测、咨询与宣教等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低,致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等艾滋病的针对性防控措施无法有效落实,致使我县具有较高的潜在传染风险。受当地传统观念意识、社会歧视等因素的限制,部分感染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拒绝接受艾滋病的管理,增加了二代传播的风险。通过我县艾滋病人群年龄分布以20~49岁多见可知,当地受经济发展的限制,外出务工成了部分居民脱贫的选择,该部分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同时年龄较低且性活跃,加之艾滋病管理干预在该部分人群中的覆盖率偏低等的影响,受HIV病毒感染的风险较高。与此同时,受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等的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较为缺失,全民防治艾滋病的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当地艾滋病的流行。

3 防控对策分析

漾濞县境内实施艾滋病的防控,首要内务即艾滋病相关的完善健康教育,须全面提升每位居民的认知水平与重视度,实现全民参与防治。经济的落后影响了当地医疗、教育等的条件,应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带动医疗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针对当地艾滋病的流行特点,须对重点人群、乡镇等给予针对性干预与管理,完善监测工作,同时须始终性安全工作的宣教,为居民免费提供安全套。落实我国针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政策,帮助感染者正确认识自身情况,消除片面、消极的心态,积极的融入社会中。

参考文献

[1]查淑玲.2012-2015年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8):25-30.

[2]袁智,曹文杰,姚永明,等.2011-2015年贵州省艾滋病流行趋势及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5):2707-2711.

论文作者:杨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漾濞彝族自治县1996—2017年艾滋病疫情及流行因素分析论文_杨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