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与施工人员技术有关,还与原材料选取有关,更与施工条件、施工设施、施工技术有关,这些因素的存在极易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路段的正常运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而,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相关规定,落实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注重原材料选取,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机制,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引言
如今,我们在市政工程路面中比较多见到的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并且它在地方市政工程体系之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结合实际可以发现它不仅稳定性较好、成本相对较低、施工简单便捷同时所能承受的压力也相对较强。并且由于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到目前为止,学术界的学者们众说纷纭,还没有得出一个相对统一的结论与定位。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
1、水泥原材料
由于水泥是所有材料中最为根本的一种材料,同时修筑混凝土路面时所占比重最大的材料也是它,因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优劣与水泥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甚至起决定性作用。而在市政道路施工使用水泥前会严格监管它的质量,并且综合各方面因素,如水质、国家要求及地质环境等考虑检验水泥的批次、出厂、合格证等,有效的降低水泥使用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在对水泥的存放也要多加注意严格管理,不要随意乱放,不同型号的水泥要分开存放。
2、外加剂原材料
我们通常说的外加剂就是各种化学成分组成的,一般是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在使用中出现问题时会用它来补救。在使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外加剂。
3、砂原材料
砂通常是用来调和的,一般是用来促进混凝土的结合,使得它的刚性强度和密实系数得到提升。而我们在选择这种材料时国家是有规定的,而我们必须按标准来,要注重其质量。并且,未经过加工的砂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否则会产生有害物质损坏路面,所以我们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1、模板安装
市政道路路面必然要求一定的平整度,但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点,因此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及使用寿命,就得使用模板技术。模板在安装时应该选用足够刚度的模板,模板与模板之间应该设置在相同的支点之上,高差应该控制在1mm之内。如果模板的底部不平整,可以选用贫混凝土进行填塞,这样有利于避免出现“漏浆”,大大减小挠度。另外,使用之前要检验模板的周围,在进行立模的时候要能使钢模向外侧微倾斜,确保铺设过程中的接头平顺,支架稳定,后期不出现变形、裂缝、扭曲等问题。在模板安装时还要考虑漏浆问题的出现,一旦漏浆就会造成材料浪费,一般情况下模板安装高度要高于路面。
2、混凝土配置及运输
水泥是基础的材料,在混凝土路面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控制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要控制好水灰比,确保配置顺序、比例、条件等合理,以拌和物的拌和均匀以及颜色一致为度,一般按照“砂→水泥→碎石→水泥→砂”的顺序展开。另外搅拌时间要维持90秒以上,保证原材料的“纯度”。同时运输到现场需要开展摊铺工作,这个过程和时间应该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并根据气温和距离采取相应的措施,混凝土配置检测项目及频率如表1所示。
表1 混凝土配置检测项目及频率
近年来,商混凝土的运输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部分工程的施工路途遥远,施工面积大,采取长距离运输将不可避免地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效果。因此,混凝土运输时,要加强失水控制并缩短运输距离,尽量使用自卸式汽车,汽车上需要覆盖篷布。
3、碾压
碾压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市政道路工程并非都涉及到碾压。一般初压时,采用振动或重型压路机,碾压期间,混凝土表层安排洒水,保持湿润性。终压可以直接采用平地机,做终平处理,这一过程中,石料粒径较为关键,碾压操作并不复杂,控制十分便利。
4、施工缝缝合
众所周知,由于受到设备、技术、天气、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一般不会长时间持续进行。但混凝土有凝固时间的限制,如果施工中突然出现事故中断,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缝缝合被广泛应用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施工缝合,能有效减少维护成本,保证市政道路使用寿命和车辆行驶安全。但在缝合过程中,需根据路面缝隙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缝合方案。
5、振捣技术
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铺展均匀,摊铺后就要立即实施平板振捣作业,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可沿边角顺序振捣,保持路面分层,保障振捣的均匀性,使各层之间能够充分吻合。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要采取精模找平,防止路面出现裂缝和气泡,保障路面的平整度。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方法
1、科学合理地选取道路施工材料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原材料,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不会因为原材料的情况导致质量问题的产生。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角度而言,材料的好坏和数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实体部分的开展,是整个施工项目的基础,也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部门要高度重视材料的选取,以建筑行业规定作为标准,注重材料检测,保证材料的合格性和实用性。对运送来的混凝土原材料,要按照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进行合理科学的抽样检查,避免混凝土原材料出现不合格、不达标、数量不足等问题。同时,在搅拌过程中,根据原材料的实际特性,合理施加相应的水量,避免混凝土原材料在加热过程中过度膨胀,导致裂缝的产生。碎石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对其材料的选取也颇为讲究。这主要是因为碎石是混凝土路面受力的主要支撑材料,是混凝土路面的骨架。应该严格按照混凝土原材料与碎石的配合比与级配要求,明确选取砂、石屑与矿粉等规格材料的用量和标准。为此,在采购的过程中,采购人员应该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合理选取,保证其质量合格。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注重对混凝土原材料与碎石等混合物抽检筛分,避免不合格原材料的存在,而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程。
2、控制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
首先原材料的搅拌应该充分、合理、科学。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搅拌应该严格控制搅拌温度、油石比与材料的级配,利用电子称量器控制油石比,利用两级控制方法控制称量材料级配。为此,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对原材料的搅拌进行相应的实验论证,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搅拌达到最为合理的状态。其次,在模板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符合实际安装要求,保证其高度一致,没有空隙。在摊铺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洒水保湿—按要求摊铺”顺序进行,还应该注重摊铺的连续性、平整性,避免空隙的存在,并且注重当场指挥、当场检查、当场修正。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功能和实时养护,保证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会存在积水,而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根据天气情况、混凝土实际情况等,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保证其施工质量。
结束语
市政道路建设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条件,同时,路面作为市政道路建设的关键因素,它的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质量,并且也会影响到市政道路日后使用有效性,所以,当前使用最多的是混凝土路面,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也可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也有效地提高了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浩,程志武.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展望,2015(20).
[2]马彩英.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世界,2012(6).
作者简介:梁琳丰;四川;身份证号:50010219730301XXXX
论文作者:梁琳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路面论文; 水泥论文; 原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