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模式-以短视频新闻为例论文

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模式-以短视频新闻为例论文

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模式
——以短视频新闻为例

张 甜,高宪春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 随着媒介融合不断发展,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使得当前媒体在公共领域构建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本研究从公共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多角度分析讨论当前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现行模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讨利用短视频新闻这种方式去构建公共领域,并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对当前短视频新闻发展及构建公共领域的建议。

【关键词】 媒介融合;媒体;公共领域

一、我国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现行模式

(一)新媒体成为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新空间。 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旧方式报道并引发公共议题的“一对多”模式,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使得公共议题的传播变成更加快速的“多对多”发散式传播;同时,不同于传统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定时定点”,公共议题在社交网站、论坛、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它们正在摆脱传统媒体僵化、繁琐的旧模式。这些新媒体空间及平台可以向公众随时随地展示其特有的公共性,同时也更加快速便捷地接受来自社会各界不同声音,将社会大众的舆论以另一种简单快速而又全面的方式展出来,从而构成一种“公共空间”。

设计意图: 通过构建模型实现抽象概念的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进行染色体模型构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网络舆论作为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手段。 在信息网络社会,网民可以在各种新媒体平台针对某一公共事件自由且自主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意见。当某个公共事件、议题引起网民很大关注,不同领域的人都可以对此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互不认识的人也能通过同一新媒体网络平台对同一事件进行交流讨论,这就形成了网络舆论,进而形成在同一价值及利益基础上的公共空间。

(三)网民成为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主体。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尤其是各种新媒体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也使得网民的公众话语权表达更加自由便捷。在媒介融合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受众,人人都能更加直接正面地接近不同类型的媒体及各种公共议题,同时网民会主动、自发针对某一事件深入探究及利用微博、微信、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移动互联网AAP等新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短视频等形式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

二、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探索——短视频新闻

根据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短视频用户规模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6月,用户已经达到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随着媒介融合不断深入发展,短视频正在以其短、易、快的特点占据人们碎片化的时间,部分自媒体及主流媒体在开始在新闻传播领域探寻短视频发展的价值与机遇。

理解是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创建数学思维的前提,是学习数学的根基,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源泉。理解是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内容的背景,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促进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短视频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短视频新闻发展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如新京报的“我们视频”、北京卫视的“北京时间”、南方周末的“原生视频”等主流短视频平台,还有梨视频、二更等偏娱乐化、资讯类短视频新闻。但是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由于时长限制,短视频新闻尤其是UGC短视频,在对复杂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没办法简明扼要地把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解释清楚,更有甚者可能会对新闻事件报道偏离事实;再比如网络短视频内容生产及传播的便捷性可能使得一些不恰当的新闻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热点,一旦把关不严可能会引导不良社会风气,进而形成一种“伪公共领域”。

第三,学术体系层级不清。学术体系分级,一是划分知识的不同类型;二是分清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两个角色概念。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特性来看,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属于专门研究的层级,这是高深理论知识、科技发明创造的知识生产层,本科生可以从这里获得科学和先进的知识;应用型学位研究生培养属于实践中的知识生产,即产业知识;职业技术培训层则是对知识的规范传授和训练。

(一)用户生产(UGC)内容的短视频新闻。 这类短视频新闻的优势之一在于其制作的技术要求、制作成本都比较低。比如梨视频,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拿起自己的手机去发现身边的新闻、故事,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发布出去,这里可以看作是公共领域里所说的“私”;但是由此网民进行讨论,不同的个体针对同一事件发表看法,越来越多的个体针从不同角度的思考、交流、探讨,这就形成了一种公共性社会议题或者社会网络舆论,由此“公”的领域就逐渐形成。UGC短视频新闻的优势之二在于其开放共享性,用户生成制作的短视频在其选题制作及后续发布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性。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及生活环境、学习工作经历等等随意选择自己想要的题材,制作完成后可以将短视频新闻传播到各种网络平台与其他用户共享。

(二)专业新闻团队打造(PGC)的主流短视频新闻。 这类短视频新闻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在新闻选题上会更加严谨,而且一般以社会、经济等公共性议题为主;这与哈贝马斯对于公共领域解释中的关注普遍利益相吻合,不同于个体用户生产短视频,由专业团队打造的短视频新闻是由一个团体而共同完成,这代表着他们的选题产生过程会有一定的组织性、专业性、公共性。其实可以看作是在这个团队内部已经形成一种小范围内的“公”,通过这个小范围的“公”传播出去后成为更大的“公”,从而进一步形成我们所要探讨的公共领域。二是由专业新闻团队打造(PGC)的短视频新闻在构建公共议题及传播渠道和影响力等方面相较于用户生产(GUC)内容的短视频新闻有更大的优势。这类短视频新闻依托于主流媒体固有影响力,使得其内容的生产更加专业,报道更加深入。我们一般认为短视频虽然相较于长视频有传播速度快、去中心化、内容指向性高等这些优点,但是从深度报道方面而言,短视频新闻的影响力深度和广度还是没办法与长视频相比的。PGC短视频新闻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短视频新闻在这一方面的短板——专业资深的媒体人员往往能用最精准的语言去剖析新闻事件的本质,从而为大众构建出比较有价值的公共议题。

三、短视频新闻构建公共领域的建议

(一)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共同发力。 当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传播沟通的渠道,在公共议题、公共领域构建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主流媒体正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从技术、内容生产、编排制作等等方面去寻求融合发展,这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各大主流媒体积极顺应媒体融合潮流,开发属于自己的短视频新闻客户端,争取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向公众传达与大众利益相关的各种公共议题。将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这两只武器共同利用管理好,主流媒体引导正确社会舆论、自媒体以正确的方式传播发展出去,必会走出一条共同协作发展构建公共领域的新道路。

(二)内容为王,重视公众议题。 网络时代,优质原创的内容始终是各种短视频新闻甚至各种媒体不断发展的制胜法宝。同样,我们在利用短视频新闻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也是如此,在短视频发展元年,越来越多粗制滥造的、同质化的内容不断充斥整个网络社会。有些短视频新闻的生产者,为了赚取流量,博得眼球,开始人为的“制造新闻”,将很久以前的新闻编一个新的时间地点,换件外衣又重新整合上传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条全新的新闻。不论作为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我们都要善于发现社会底层问题,把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挖掘出来,通过短视频新闻传播发展,从而构建一种公共领域。

(三)树立形象,打造王牌栏目。 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来赢取公众的好感,从而扩大其在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样,作为媒体,我们也要利用优质的内容、专业的素养、极高的新闻敏锐度等去赢得公众的信任与好感。打造一个属于自己并有辨识度的短视频新闻栏目或者平台,持续产出一些高质量的内容,最大限度的聚集公众视线,这样“公”的领域才能逐渐形成并稳定发挥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露锋.短视频作为新闻传播新方式的发展前景[J].新闻知识,2016(07):38-40.

[2]王晓红,包圆圆,吕强.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J].中国编辑,2015(03):7-12.

[3]匡婷.我国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与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7.

[4]殷俊,刘瑶.我国新闻短视频的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J].新闻界,2017(12):34-38.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19-0223-02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师范大学校级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模式—以短视频新闻为例》(项目号为:2018YXJ0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 甜(1993-),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模式-以短视频新闻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