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探究论文_杨贵欣[1],王爱敏[2],于桂玲[3]

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探究论文_杨贵欣[1],王爱敏[2],于桂玲[3]

杨贵欣[1] 王爱敏[2] 于桂玲[3]

[1-2]山东省青岛大学护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21

[3]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护理部,山东 青岛 266034

通讯作者:王爱敏 出生年月 :1967年6月 民族:汉族 单位:青岛大学护理学院 职位:青岛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学历:硕士 籍贯:山东烟台 研究方向:老年护理、慢性病管理 邮编:266021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135例早产儿经口喂养患者分成不同组。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概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完全经口喂养概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运动干预;腹部按摩;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

随着围产期医疗技术和新生儿保健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到了成功的治疗。 科学的营养供给影响其生存率和长期生存质量。 安全有效的全口喂养是早产儿喂养的最终目标[1],本研究分析了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135例早产儿经口喂养患者分成不同组。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出生胎龄(30.12±2.01)周;平均出生体重(1325.55±52.30)g;新生儿Apgar评分(8.13±1.21)分;平均辅助通气时间(10.12±1.12)天。对照组A男23例,女22例;出生胎龄(30.15±2.13)周;平均出生体重(1325.29±52.14)g;新生儿Apgar评分(8.11±1.25)分;平均辅助通气时间(10.16±1.11)天。对照组B男23例,女22例;出生胎龄(30.12±2.11)周;平均出生体重(1325.01±52.21)g;新生儿Apgar评分(8.10±1.21)分;平均辅助通气时间(10.11±1.12)天。三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A给予口腔运动干预,对照组B给予腹部按摩,观察组则给予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①在8:00-17:00在喂食之前的15至30分钟干预,次数1次/ d,操作者洗手,刺激早产儿的脸颊,嘴唇,牙龈,舌头,牙龈等。②腹部按摩。早产儿仰卧位时,操作者将四根手指合拢,涂抹润滑油,用手掌从早产儿的右下腹开始顺时针按摩100次。力量和速度应该适中,1次/ d[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概率;住院的时间、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喂养效率、摄奶量比例;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统计,计量资料给予的检验方式是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三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概率相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概率44(97.78)高于对照组A31(68.89)和对照组B31(68.89),P<0.05。

2.2治疗前后喂养效率、摄奶量比例相比较

治疗前三组喂养效率、摄奶量比例中,观察组96.13±6.96ml/min、151.25±3.28%以及对照组A4.15±1.46ml/min、81.19±3.35%、对照组B4.14±1.42ml/min、81.24±3.31%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喂养效率、摄奶量比9.15±1.42ml/min、96.19±3.31%优于对照组A7.71±1.53ml/min、90.24±2.10%和对照组B7.72±1.53ml/min、90.14±2.12%,P<0.05。

3讨论

早产婴儿在出生后经常面临许多问题。营养问题是主要挑战[3]。口腔运动可主动刺激口腔肌肉组织,增加口腔肌肉张力,增加吮吸能力,从而促进口腔摄食,缩短住院时间,增强了吸吮能力和母乳摄入量,结合腹部按摩介入刺激迷走神经,促进吮吸反射和胃肠激素分泌,可改善胃肠蠕动,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4]。

本研究中,对照组A给予口腔运动干预,对照组B给予腹部按摩,观察组则给予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概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观察组住院的时间、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治疗前三组喂养效率、摄奶量比例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喂养效率、摄奶量比例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

综上所述,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完全经口喂养概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名英,黄喜华,张舒梅.改良按需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喂养中的效果[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03):353-354.

[2]柳亚杰,于杨.口腔加腹部按摩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早期干预的探讨与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1):120+122.

[3]尹希.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4]张莹.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13734.

论文作者:杨贵欣[1],王爱敏[2],于桂玲[3]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口腔运动干预结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探究论文_杨贵欣[1],王爱敏[2],于桂玲[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