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盒循环利用机制探讨论文_陈琳 吴珺 王懿智

快递包装盒循环利用机制探讨论文_陈琳 吴珺 王懿智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4)

摘要:随着网购的盛行,我国快递业务量激增,包装物料消耗巨大日益引发社会关注,但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回收机制,居民的环保意识较为低下。本文从我国目前的快递包装盒的循环利用状况入手,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循环机制,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快递包装盒循环利用机制。

关键词:循环机制;成本效益;物联网

一、我国快递包装盒物料耗费现状

随着快递业务的激增,包装物消耗巨大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中国作为快递第一大国,2015年业务量为206.7亿件,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313亿件,快递行业消耗的包装箱总量约86亿个。

相关数据显示,电商企业在双十一约产生8.5亿的订单。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量更达273.9亿件,所用瓦楞纸箱原纸超过4000万吨。

二、我国目前的快递包装盒回收现状

(一)纸质包装物回收率低下

我国目前纸板和塑料的包装盒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回收率不到2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回收利用率约为70% 日前,苏宁的漂流箱计划以及京东的清流计划都收效甚微。

我国从事纸质包装物回收的企业覆盖范围非常狭窄,并且没有形成统一稳定的回收机制。另外,一些掌握包装物循环利用核心技术的企业,如鸿润科技,其技术并没有在国内得到大规模推广。

(二)立法体系不够完善

①缺乏明确的立法指导思想

我国虽然已经提出循环经济理念,但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部门规章层面都没有体现,这就使得相关规定缺乏系统性。空有响亮的政策口号,而缺乏配套实施的细则,使得法律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②立法操作性差

包装物循环利用的相应法规中应该要包括具体的标准化要求,从源头上实现包装物减量,解决包装过度带来的耗费问题。除了缺乏指标,我国在具体实施层面同样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得即使有法律也难以找到可行的实行条件。

③立法规定的循环过程不完整

循环包括:包装生产--包装流通一包装回收一包装再利用的整个过程。我国虽然提出要简化包装绿色包装,但都只停留在包装标准化,包装回收处理阶段,对流通中的包装如何处理却无规定,缺乏对包装物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追踪,而且在源头的减量控制做得也不到位,各项规定分散在不同的法律中,各环节缺乏连接,致使执行这些规定的部门脱节。

④立法目标,指标不明确

国外先进国家无不规定明确的回收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如德国在《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中规定了各项回收指标:玻璃回收率达到75%,纸或纸板70%,塑料60%,铝质包装材料60%。我国《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办法》虽然从根本上保证资源的有效节约和杜绝废弃包装污染源的产生,但是由于缺乏指标性规定,没涉及到具体的惩罚额度,惩罚措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法律形同虚设,规范效果将大打折扣。原本经济制裁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罚款条例,使得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强烈的实现包装物循环的动机。

三、欧美发达国家的包装物回收体制

(一)法律体系完整,实施保障有力

20世纪末期,主要发达国家面临的废弃物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循环经济立法起步较早。在1976 年,德国的第一部垃圾管理法顺利出台。1986年制定《垃圾预防和管理法》时,政府就强调要通过节省资源的工艺技术和可循环的包装系统把避免废物产生作为首选目标,其前瞻性不言而喻。之后不断出台新政策,为包装物回收体系指明了方向,加之政府监管有力,实施成效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源头控制,切准要害

木有本,水有源。美国早在1965年制定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法》中指出,资源的再生利用应从产品制造的源头控制开始谋求使用易于回收的资源以减少垃圾制造量,而不是只着重末端废弃物或垃圾回收。德国的法规也对包装物的体积、重量和成本都设定了严格的数据标准,这样细微而精确的要求无疑有效地从源头控制了包装物的用量。

(三)责任制度健全,法律义务明确

德国的法规要求制造业承担物资终身循环的责任,《物质闭路循环和废物处理法》中规定废物产生者、拥有者和处置者的义务;谁开发、生产加工和经营的产品,谁就要承担环境责任;废物的利用和处置要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之下;居民按照重量缴纳垃圾处理费,引导消费者主动使用无包装或包装较少的商品,促成包装物的减量化。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也明确了国家、企业与个人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且扩大了生产者责任的范围和原则。

(四)环境意识强烈,创新操作性强

德国坚持回收体系的创新,德国绿点公司提出的双轨回收系统已用于欧洲超过13万家公司。此外,德国还采用“押金制”培养人们回收习惯。因其具有优异的能力去组织企业和公众,具有高水平创新和效率去技术化制造和回收的工艺过程,被认为是最具有超前思考和环境意识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立法体系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基本循环法提供基本逻辑体系,综合法引领具体,单行法内容全面。涉及生产、消费和处置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对垃圾分类回收的全过程控制,使立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我国快递包装盒回收利用的方案

(一)组织设立

欧美国家成熟的回收体系证明,快递包装盒的循环利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尤其是政府以及企业的通力合作。因此,回收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汇集三大自营物流的电商苏宁、京东、唯品会以及国内大型快递公司,共同探讨搭建一个社会组织,负责终端的回收工作。该组织将有属于自己的LOGO标志,所有参与组建以及未来希望使用其回收平台的企业都将成为其会员,定期缴纳会员费。

(二)具体操作

①终端下单,计算返利:

用户在各大电商平台下单时,按照商品所需要使用的包装盒采购成本的一定比率来设置返利金额,返利将会给消费者提供非常强的循环动机。商品经过分拣、包装、运输,最终到达消费者。

②收到货物,完成投递

消费者在收到快递后,扫描箱体上设置的二维码,二维码对应该商品的用户订单信息和物流信息,经过扫描,系统读取用户的信息,用户纸盒投入回收箱,完成一次回收,系统在读取了包装盒上的信息之后会自动将对用户实行返利。

③反向运输,节约成本

终端的派件人员根据回收箱内的纸箱数量,适时地将包装盒回收,沿着反向的运输路线,在下次前往上一级配送中心取货时,将回收来的包装盒运回上一级物流分配中心。上一级物流分配中心内集中回收的包装盒则由各大仓库运往各分配中心的物流反向运输回最初的发货仓库,完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五、总结

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将给快递包装盒的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目前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亦有意进军包装盒循环行业,可见,包装物循环利用已成历史之趋。随着居民素质日益提高,加上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我国的废弃物回收机制可以从快递纸质包装盒开始,推广至其他包装盒,再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废旧物料的回收,此举必将促进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谢琪.美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国外包装文摘.1998(6)

[2]赵云芬,丁广梅(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5月

[3]于丽萍.发达国家包装物垃圾的处理方法,湖南包装2005年4月.

论文作者:陈琳 吴珺 王懿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快递包装盒循环利用机制探讨论文_陈琳 吴珺 王懿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