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学专题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思考_思考方法论文

我国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我国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科学史表明,科学与方法同生共长,形影相随。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图书馆学也不例外。

从1807年施莱廷格首次提出“图书馆学”概念两个世纪以来,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但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起步较晚。20世纪20年代末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性,60年代才开始系统研究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出现较系统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著,比较系统地阐述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但对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仍未提出较成熟的看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的现状,从而解决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尽快完善。

1 我国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的现状

1.1 图书馆学有无专门研究方法之争

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图书馆学界存在3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绝对的专门方法,即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另一种认为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还有一种认为在理论上存在,但在现实中还没有成型。造成不少的研究者认为图书馆学目前尚无自己专门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因:一是分割地看待学科理论与学科方法的有机联系,而很多学科,尤其是应用性和实践性突出的学科,学科理论与学科方法在相当程度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如众所周知的“系统论”,它既是有机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方法论。二是狭义地认为图书馆学方法论只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方法,排图书馆实践的方法于图书馆学方法论之外,图书馆学是一门管理性极为突出的学科,学科研究不仅仅是图书馆工作规律的说明,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规范图书馆工作实践,为改造图书馆工作现实提供科学的和可行的方法。三是持这一观点的人深受科学方法论“神秘观”的影响,抽象而机械地认为只有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或可以应用于众多科学研究领域的方法才可以称之为科学的方法。

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和隐藏在其中的特殊规律性需要运用特殊的方法来研究和揭示。这也是一门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如吴慰慈、董焱所说,实际上,一门学科只要产生并且生存和发展,一定会产生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只不过在某些学科中,这些方法可能是被零散地偶然在使用的,缺乏理论上的总结和归纳。图书馆学研究的专门方法还在发展之中,许多地方尚未定型,还需要研究者花大力气去探索并使之完善。”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正处于此种状态之中。

1.2 学者们对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含义理解不同

造成有没有图书馆学专门方法争论的根本原因是对专门方法的理解不一致。学者们对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几种理解,见表1。

表1 图书馆学专门方法不同理解比较

笔者认为,对于图书馆学研究专门方法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随着当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各学科专门方法相互借鉴和应用趋势非常明显,正如金恩辉所说,“所谓‘只有一家,别无分号’的专门方法,在任何学科几乎是不存在的。”此外,图书馆学方法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专门方法3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能否认各自之间的联系。因此,图书馆学研究专门方法是指用于研究图书馆特定领域,能够揭示出图书馆特定规律的独特方法。同时,它与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密切联系,共同构成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

1.3 图书馆学专门方法内容不同

由于不同学者对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涵义理解不同,他们关于图书馆学专门方法具体形式的观点也各有差异。主要观点见表2。

表2 对于图书馆学不同观点比较

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判断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必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体现图书馆学的学科规定性,二是具有认识价值的独特性。因此可以认为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法、分类研究法、摘要和述评研究法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

2 我国图书馆学专门方法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内容低层次化

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创新不多,探索性研究开展较少,大量研究内容低水平重复。著名学者王元化教授曾把理论研究分为3个层次:第一种是阐释性的,即对某一问题的某种观点加以说明、引申和发挥;第二种是整理性的,即根据某一课题,搜集有关资料,辨别真伪,进行考辨;第三种是探索性的,即对前人所未涉及的领域进行创造性的研讨,或对前人已有的结论进行突破性的再认识和再评价。根据田方斌统计,1981年—1996年共有242篇方法论研究文章发表,其中专门方法1980—1991年仅1篇,1990—1996年11篇,仅占论文量的4.5%。但研究内容前两种居多,后一种甚少,有创建性的文章和有理论深度的著作更少,从而形成了一个研究内容低层次重复的误区。

2.2 研究力量分散化

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研究20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大多数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研究者单独动作,许多研究机构至今尚未实行实质性联合,使得专门研究方法在学术界至今未形成有学术影响的学派,直接导致了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有学者而无学派、有研究人员而无高效运转的研究机构。同时,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的教育机构少且内容落后,教育的滞后也限制了实践的发展,分散了研究力量。

2.3 研究选题趋同化

我国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研究的20年里,取得了辉煌成就,填补了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空白,初步建立了方法论体系,为以后图书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但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一种固定的划分都是具有时段性的。随着图书馆学的发展和新技术以及网络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传统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平面性、个体性等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不注重策划新的研究选题,既跟不上研究的需要,又会造成大量选题趋同甚至雷同。在这些选题趋同的文章中,当然有精品力作,但多数文章质量平平,不仅选题雷同,而且论述方式和引用资料都相差无几,如出一辙。

2.4 研究成果评价自我化

一门学科是否成熟,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该学科的学术成果评价是否规范、是否具有有效的理论批评。尤其像图书馆学方法论这种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必须建立规范的成果评价和深刻有效的理论批评。但目前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都有自我利用自我评价的倾向,缺乏有效的理论批评。即使有一些书评或批评,也多为师生、同学、同事和朋友之间的评论,缺乏深度和客观性。

3 应采取的对策

3.1 增强研究者的创新意识,着力进行方法创新

前些年,在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研究中之所以出现选题趋同化,其重要原因就是许多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馆学,迫切要求广大研究者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创新活动。要注意选取前人和别人没有涉猎的课题,并注意从新的切入点选题,使选择的研究课题与论文题目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

3.2 突出专业研究的原创特色,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品位

学者嘉木在《论原创》中对原创解释为:“原创,其贵在原,其精在创。原是原生态,是首创,是独此一家;创,是创新,创作,创造。”因此,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要走出研究内容低层次化必须大力培育原创精神。首先,研究者要改变现有的研究方式,减少阐释性和整理性的研究,增加探索性的研究。其次,要瞄准学科前沿,占有大量原始材料,深入研究,形成独特的学术风格,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

3.3 明确继承、移植和发展的关系,切实解决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联系实际的问题

在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研究中,在如何对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有轻传统的倾向,如定性分析法、历史方法、比较研究法等;在对待外来和新的研究方法问题上,积极引进的比较多,消化整合的比较少。对一些其他学科的新名词、概念、术语生搬硬套,只注重形式,不切实际,致使方法论研究严重脱离实践,无法指导实际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两条措施:一是确立方法论研究要以能指导实际工作为核心的方针。二是提倡研究人员同实践相结合。研究人员应走出书斋,深入实践,倾听图书馆工作者的心声,为他们提供理论依据,使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联系实际。

3.4 大力开展理论批评,倡导方法论多元模式并存

应该培养我国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研究人员运用多种思维形式,从各个层次各个层面对我们研究的课题进行多角度、多因素的考察,从而来揭示研究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鼓励研究人员突破单向思维的传统框架,对他们进行发散型辨证思维训练。同时,在专门方法研究界开展深刻的学术理论批评和评价,鼓励研究人员进行创新,大力倡导方法论研究多元模式,繁荣方法论研究。

标签:;  ;  

我国图书馆学专题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思考_思考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