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性写作需要”的内在需要与外在要求的合理对话_作文评语论文

论小学生“性写作需要”的内在需要与外在要求的合理对话_作文评语论文

试论小学生“需要性写作”内生需求与外在要求的合理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在论文,试论论文,小学生论文,内生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需要性写作,即为激发和满足学生“自由表达与交流的需要”而进行的作文指导活动。“需要性写作”有两大展开维度:一是为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和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旨在激发和顺应学生的“内在言说需要”,还原写作的“交际”功能;二是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作文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供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帮助,旨在满足学生的“克服写作困难需要”。

      “需要性写作”概念的提出经过了怎样的实践历练、哲学思辨,其内涵到底有多广,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言语生命的发展有着怎样恰到好处的契合?本文试图全方位呈现这一研究轨迹。

      一、现实纠结:学生兴趣与学科标准的表层矛盾

      从一次开题论证说起——

      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需要性写作’的实践策略研究”开题论证会上,省、市专家对“需要性写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选题切点小,研究空间大;从孩子的内在发展需要入手重新定位当下的习作教学,视角独特,路径准确且可行。而在对研究内容进行论证时,有些专家则认为,“小学生作文现状及发展需要的调查研究”“培养小学生习作自信心的策略研究”确实是从孩子内在需求的角度展开的习作教学活动,而“培养小学生‘需要性’选择素材的策略研究”“培养小学生‘写具体’的策略研究”“激发小学生‘修改需要’的策略研究”则没能跳出课标对写作教学的目标要求,研究的落点又回到了课程意志层面,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相距甚远。这种用课程意志强加在学生内在兴趣上的做法是教师行为的“外在需要”、学生行为的“被需要”。显然,对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内在需要”和与课程目标高度吻合的选材、写具体、修改的“外在需要”,专家们是各执一词的。

      二、辩证理解:个性表达与普适目标的预期统整

      学生的“内在需求”与“课程目标”到底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交融的?笔者认为,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应该最有“发言权”!

      从一次问卷分析说起——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需要性写作’的实践策略研究”的实践研究,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小学生“作文需求”调查问卷》。此次问卷在3~6年级展开,每个年级选取两个班级发放问卷,问卷总数388份,问卷回收率100%。

      各项问卷项目指向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目标的具体阐述,期望借助此问卷,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提炼出学生作文需求的“主要表征”,为后续的研究指出一条针对性强的实践路径。

      1.被肯定的需要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唯有看到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发现亮点为评价标准,给他们以成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且看学生喜欢上作文的一些理由——

      “得到夸奖很自豪”“当别人肯定我作文中的进步时很有成就感”“看到老师评语或双圈很开心”“能得到九十几分很高兴”。

      潘新和认为,教师对孩子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只需拿着放大镜发现他们的优点,艺术地表扬他们的优点。久而久之,他们作文中的优点就会像爬山虎一样漫山遍野地疯长开来,缺点就会被挤得无地自容。[1]个中要义,为我们的写作评价指明了方向:多肯定学生富有个性的言语表达,积极使用肯定性评价,以发现亮点为己任,用放大的亮点来点燃学生写作的持续热情,用多元的评价来养护孩子的言语生命。

      2.与人交往的需要

      比较中西方的课程标准,你会发现:我国的作文功能往往指向表达,而西方的作文则指向“交际”。通过作文实现情感沟通、人际交往应该成为作文的题中之意。其实,作文的交际功能与孩子的情感发展、认知取向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契合性的。

      问卷中,在对孩子喜欢作文的原因进行梳理时,“互相学习作文”“可以通过写作文来交朋友”“可以和同伴一起修改,可在修改中知道自己的短处”“交流中可以汲取同伴作文的好处”“可以发表,可以让更多的人读到我的作品”“发到空间可以让更多的人分享,有机会给大家展览,让别人知道发生的事情”成了高频率语句。

      可见,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交往、分享的平台意义深远。作文的交往性落实在写作过程中即可理解为“同伴互改”。问卷中,同伴修改的落实率只有5.9%,小组修改的落实率只有14.1%。

      无论是实验稿的课程标准还是2011年版的新课标,始终将“交往性”作为写作教学的价值认同。“同伴间的互相修改”一直被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目标”中的其中一条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评价建议”中有一条是这样表述的:“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里的互相评改其实就是在落实作文的“交往功能”这一目标。可见,写作实践中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互相修改的平台既是写作课程的目标,也是在顺应孩子的发展欲求。

      3.自由表达的需要

      在对37.8%不喜欢作文同学的问卷分析中发现,不喜欢的原因集中在:

      有写作范围,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会开头和结尾;不会使用优美的语句;不会用什么成语;写不出好句;写的作文经常得不到好分;字数写不满;等等。

      透过这些阻碍学生爱写作文的理由,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我们给学生的框框太多,他们受到的约束较多,要写固定的内容,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作;好文章就是要用上成语,拥有优美的语句;作文一定要达到规定的字数。优美语句,字数要求,对小学生写作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修订版新课标也将小学高年级写作字数400字的要求删去了。之所以删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字数要求,其意图应该就是让学生自由表达,只要能文从字顺地表达清楚意思即可。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自然无须一定要有优美词句,只要能用恰切的文字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的意思就行,更不需要给学生太多的写作内容的限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较好地落实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选题。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只有做到以上要求,孩子们才能不惧怕作文,进入敢写、乐写的积极状态,他们才能拥有持续不断的言说自信。

      4.方法习得的需要

      我们对不喜欢写作文的问卷进行深入了解后发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主要有以下原因:没材料可写,有材料不会选择,不会描写、写不具体,不能围绕中心写,不会开头、结尾,中心与事例不一致等。这些问题集中在技法的运用方面,归结起来就是选材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而这些能力应当“教”给孩子。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指导的过程即方法渗透的过程。可见,按照写作的逻辑过程,抓住取材、构思等环节指导学生习得切实可行的方法应成为写作教学的重点。

      “问诊”孩子的作文需求回归的是习作教学的逻辑起点:以交际为目的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以孩子的写作困惑为教学推进的“着力点”。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不光渴望自由表达和与他人交往,更有迫切地想破解自己写作难题的需要。而这些所谓的难题恰恰是国家课程目标规定各个年段的学生必须达成的写作目标,鉴于此的写作目标已然成了学生言语生命自觉发展的成长需要,此时与学生写作困惑不谋而合的写作目标正充实、延展着“需要性写作”的广阔内涵。试想,如果学生的写作难题得不到解决,他们还有写作的激情和自信吗?而只有他们不畏惧写作,他们才能拥有持续不断的写作热情,写作才能真正成为他们言语生命潜滋暗长的需要。由此可见,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一内部需要是与课程目标这一外在需求互为关联、相辅相成的。

      三、可能路径:言语欲求与写作技能的实践呼应

      如何顺应学生的写作需求,巧妙化解学生的写作难点,达成言语欲求与写作技能的同生共长,走向“写作成为言语发展的需要”?

      (一)从养护自信走向真情交际,让写作方法自由生长

      文章最宝贵的莫过于语语透其情,句句留其意。对学生而言,如果他们独特的发现、原创性的语言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就好比为他们送去了一粒“自信丸”,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所思所想都是独一无二、价值连城的。这样的言语自信将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其终身受用。

      1.展温情作品,赏个性表达,养言语自信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对于尚未成人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每位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都有被别人赏识、被人肯定的愿望,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儿童习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的宽容、信任、引导和激励。因而,及时欣赏、交流学生的作品显得尤为必要。

      在批阅、讲评学生的作文时,笔者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只要他们的文章能映射自己的生活面貌就是最好的;只要作文中有发自内心、充满真情的片言只语就可晋级“传阅作文”;谁的选材独到、构思新颖,谁就能摘得“最具创意作文”的王冠。

      这样做正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言语自信,让他们意识到并不是只有用上大量的好词、成语,用了大段的好句就是好作文,只要是在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彰显自己思想的,就是最为宝贵、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性的好作文。

      对于一些注重情感表达、思想传递的文章,学会大胆、自信、个性化地表达是最为重要的。当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言语存有价值的时候,还愁他们写不出有章有法的文章吗?要知道所谓的章法也是由人创造的。

      2.搭交际平台,探名篇秘妙,得表达方略

      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意识(考虑听众和目的)渗透,进行写作方法与过程的指导和训练。[2]写作的两大功能即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理应凸显其交际功能。写作方法的渗透,不应机械地讲解,生硬地灌输,应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氛围,让冰冷的方法柔软地附着在学生稚嫩美好的笔端。

      以五年级(下)《带你参观我们的校园》为例:

      师:(出示图片)看看照片中这些少先队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校园形象大使)他们是我们学校去年选拔出的“校园形象大使”,但凡有客人来参观或是学校举行重大活动时,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为客人详尽地介绍校园有特色的地方,给来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学期,他们面临毕业,这个职责就落到了我们五年级同学的身上。

      师:(出示通知)学校大队部想从我们五年级选拔几位“校园形象大使”,你想成为“校园形象大使”中的一位吗?那怎样才能如愿呢?

      师:要想成为“校园形象大使”,了解校园的角角落落是最起码的。那想不想学着把校园最有特色的地方介绍得吸引人呢?请你们快速打开桌上的信封,根据要求小组合作探究藏在文字中的介绍秘籍。

      出示要求:

      从这段文字里你发现了什么介绍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介绍校园中的哪处景物?在自己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和同伴交流收获;交流时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由一位同学负责记录整理小组的意见并代表小组在班级里分享。

      孩子们从《早》中发现“按方位顺序”可以介绍校园里的“四大发明雕塑”“史良雕像”;《莫高窟》采用的“一一列举”可以介绍紫藤架下的“书法长廊”;《黄山奇松》“整体到部分”的结构适合介绍校园近两百年的“银杏树”;《莫高窟》“点面结合”的写法可以介绍“书法长廊”“分享三字经”。

      (随后,孩子们用探索出的介绍秘籍试着写作介绍稿。)

      像这样应用性较强的文体写作,应充分凸显写作的交际功能,还原作文的本真功能,让学生明了写作是作何用的,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需求。指导时,我们可应时应景为学生创设极富生活气息、极具交往必要的现实情境,在充分调动他们写作动机的基础上拨动他们“写出好文章”的心弦,然后通过类主题的群文阅读,让他们从优秀的名家名篇中汲取智慧的养分,进而为集聚内化,习得该相应文体写作的技能技巧。

      (二)从微观聚焦到宏观揭秘,让写作需求持续增值

      写作教学应立足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点”,找准写作困难与课程目标的“契合点”,为他们的畅达写作服务,扫清他们写作道路上的种种障碍。通过对学生写作现状的问卷分析,发现学生的写作难点,从小处看是能彰显文章灵魂的“细节”,往大处看则是文章的“布局谋篇”等框架结构。这些难题如何应对,通过多年的探索,比较有效的做法是:

      1.抓“小”放“大”,特写回放,细节信手拈来

      以“小品文专题写作”为例:

      所谓小品文,夏丏尊和刘薰宇先生在《文章作法》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即:“以片段的文字,表现感想或是生活的一部分的。”“练习小品文,对于作长文也很有帮助,就是可以增长关于作文所需要的各种能力。”[3]他们还认为,与其作无谓的长文,不如多作正确的小品文。换句话说,就是学文须从小品文入手。小品文因其内容自由、材料随处可得、字数很少,便于仔细推敲。小品文在作法上的注意点是:既要着眼细处,又要突出中心。这里的“中心”包括两层含义:事项的统一;情调心情的统一。这样的价值取向正好是对学生写作中所遇难题(不会细节描写、事例与中心不一致)的极好回应。

      日常教学中,我们专门开辟了“班级广角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身边同学、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校园里一草一木的细微变化。字数不限,一周一次“镜头回放”,评选出“最细腻镜头”。

      以三年级为例,孩子们的“镜头”主要聚焦在观察事物变化和适当表达内心想法两个方面:

      留心观察——

      梧桐树的叶子枯萎了,纷纷飘落。有一片顽皮的小叶子落到了我的怀里,仿佛在跟我玩。抬头往上看,温暖的阳光从树的缝隙当中穿过,星星点点的。我和妈妈一边享受着阳光,一边讨论英语,舒服极了!多么美好的清晨啊!(沈放)

      真情流淌——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心怦怦直跳,因为我非常想念妈妈。妈妈出差好几天了。好怀念妈妈那甜美的笑容,多想和妈妈一起度过夜晚这美好时光啊!(周榕)

      随着年级的升高,可将关注的视角引向时事新闻的评论和自我情感的抒发。

      小品文写作内容包罗万象,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好在方法可以迁移,能力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我们以“班级广角镜”为凭借,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积淀关注身边人事物的情怀。

      以六年级“人物特写大升级”为例:

      通过动作和神情传递内心的感情、表现人物的特点,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我的做法是:“心有灵犀”情景剧表演。也就是每周约请5名同学围绕一种情绪精心设计动作和表情,其他同学根据表演出的动作、表情揣摩对方感情。同学们很喜欢,效果也很显著——

      生:她的眼睛半眯半睁,目光迷离、呆滞、涣散,面部平静如水,毫无波澜起伏。只见她单手托着下巴,尽显百无聊赖、昏昏欲睡之态。我想她也许是上课打不起精神,很想睡觉,却又怕被老师发现,不敢睡;也许是她正在思考某个问题,外界发生的事丝毫影响不了她;也许是她被老师或家长责骂,故借此来表示自己的不屑与毫不在乎……(陈紫萱)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将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人、事、物的习惯,他们将修炼出一颗敏感的内心,养成察言观色、洞察内心的能力。如此训练,他们的文章中想不出现摄人心魄的细节都难。

      2.抓“大”放“小”,类文透视,结构为我所用

      对于文章的结构把握、谋篇布局是孩子写作中的又一难点,好在孩子进入高年级,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发现能力在慢慢发展。为此,我们可以将文体相近、文脉清晰、结构相似的多篇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这一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相似点。发现只迈出第一步,随后跟进的“用方法”来写作,甚至是创作才是最有实效的。

      以“咏物抒情类文章写作”为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陈荒煤的《广玉兰》、季羡林的《夹竹桃》、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可谓现代与古典的激情相遇,他们无论是从写法的异常相似,还是情感的高度凝练都堪称典范。在进行类文体阅读推进时,我还引入季羡林的另一篇散文《神奇的丝瓜》、杨朔的《山茶花》,给足时间让孩子们去静静地读,细细地品,发现这些“咏物抒情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孩子们欣喜地发现:文章都是首尾呼应的,开篇直抒胸臆,引起全文,结尾紧扣主要内容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中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展开叙事;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当孩子们在用上这些方法描摹自己精心观察的植物时,精彩迭出,尤其是那清新大气的谋篇布局、结构安排都在述说学以致用的酣畅淋漓。

      解决了学生写作中的一个个难题就是助其成长的过程,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他们也就有了进一步前行的勇气和信心。对写作的自信和热情将助推他们写作能力的形成。当我们领悟到“需要性写作”的丰富内涵,看到了其对孩子言语生命成长的巨大价值时,我们的写作教学就能进入书写孩子七彩人生的美学境界。

      “需要性写作”立足孩子的情感发展需要,契合写作的“交际需要”;让孩子经历写作的过程,从孩子的写作困境入手,让他们在写作的情境中主动、自然习得写作的秘妙,生长写作的智慧。将孩子的内在需求与课程目标有机渗透、巧妙融合,将成为“需要性写作”的美学追求。

标签:;  ;  

论小学生“性写作需要”的内在需要与外在要求的合理对话_作文评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