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某有限公司纱布手术巾生产线改造论文_赵杰,周遂,李慧

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129

摘要:目的:清洗剂中正己烷等挥发性有毒物质的存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并对这类挥发性物质的通风防护进行了设计,对效果进行了考核。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存在较多有毒物质,作业场所检测结果证明其在空气中存在一定的含量。企业按照政府要求进行清洗剂更换,使用不含正己烷的清洗剂。第三方机构协助企业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整改后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噪声;职业病危害;整改

引言

太仓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在本次技术改造以前,主要生产设备为600台老式窄幅有梭小织机,设置在一间900平米的大厂房内。2014年以前由于未进行专门的职业健康管理,并缺乏相应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职业健康体检等过程,加上作业场所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保持较高强度,因此原有项目职业病防治效果不甚理想。

2015年,为从根本上解决其作业场所噪声职业病危害、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公司长远发展,太仓某有限公司在安监部门、第三方职业健康机构等的指导、协助下,对其老式小织机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购置32台新型的宽幅喷气织机取代原有600台窄幅小织机,并对厂房的噪声防护设施进行了全方位升级。现场检测数据表明,改造后作业场所噪声职业病危害8小时等效声级暴露值相比原有项目明显下降,对应巡检和员工操作位的8小时等效声级暴露值下降均超过20dB。

本文通过职业病危害现场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其整改前后作业场所噪声职业病危害情况、防护设施效果进行分析。

一、原有项目噪声来源及对员工的影响情况分析

噪声职业病危害主要来自生产车间喷气织机、自动接经机、冷干机、冷风机、排风机、清洁机等设备和空压机等产生的噪声。导致原有项目8小时等效声级超标严重的特性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小织机为普通纺织机,其工作原理是线在纺锤上随纺锤移动,绕线频率每秒1-2个来回,噪声主要是纺锤移动过程中的机械噪声,最高值出现在纺锤撞击轴顶端回弹的瞬间,纺锤撞击轴产生了强烈的瞬间机械噪声,加上纺锤运动过程的摩擦等声音,成为主要的噪声源,具体检测值见表;

2)小织机噪声源与巡检员工之间无隔音、吸音,且设备密度高、过道狭窄,使得噪声源与员工距离近,噪声可以直接传播至巡检人员耳部;

3)600台设备在同一时间运行,可能导致撞击声互相叠加,成为连续高噪声,使得时间加权噪声结果升高;

4)原有项目墙壁和屋顶为砖混、钢结构,均未设置吸音装置,这导致反射的撞击声和直接传递到员工作业区域的噪声能够进行多次叠加,加大了噪声的接触强度。

二、改造后噪声防护能力提升情况

1)纺织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原来产生较高噪声的600台小织机将全部废弃,选用的新设备为无梭喷气织机,数量减少,使得厂房内设备密度降低,过道加宽,员工与设备距离明显加大。

2)设备自带防护设施:喷气织机外部有弧形罩,减少噪声的侧向传播,减少在过道上巡检员工直接接触噪声的强度。

3)吸音板安装在车间内顶部及侧面墙壁,能够减少屋顶及墙面反射回的噪声。

4)隔音门既挡住生产区域噪声对车间外环境的影响。

5)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将产生较强噪声的生产设备相对集中布局,并加强噪声设备和巡检线路的布局分布,减少巡检过程接触噪声的情况。

三、改造后噪声职业病危害的强度检测

针对改造前后噪声职业病危害的强度,本文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方法如下:

按照噪声强度测定按照国家标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于正常满负荷生产时厂房对角线中部附近的作业岗位,员工作业岗位检测点设置在人员耳朵高度、距离耳部10cm左右位置进行检测,特征点位噪声值检测点位设置在噪声源发生处10cm)。使用AWA6228噪声统计分析仪,模式为1分钟计权,数据读取LAeq值,每个点测3次,取平均值。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噪声现场检测结果

序号 项目 名称 检测位置 8小时等效声级[LAeq,TdB(A)] 接触时间 (min/d) 1 改造前 过道巡检 106.7 480 2 员工操作位 108.4 480 3 梭子撞击处 116.5 480 4 改造后 过道巡检 85.8 480 5 员工操作位 86.5 480 6 织机喷气口 94.9 480

四、噪声整改效果讨论

根据现场检测数据,改造后的噪声强度比改造前有了明显下降。

技改后的喷气织机设备为无梭式,和原有设备小织机相比,梭子撞击噪声消失,设备自身产生的声音主要为气流噪声,近距离检测表明其自身发声明显其降低,噪声源附近检测值(8小时等效声级)从116.5 dB(A)下降至94.9 dB(A)。这表明,设备的改进直接降低了其源头的噪声最高值,效果明显。

每台小织机的噪声类型为每秒钟一到两次的脉冲型噪声,喷气织机则为连续噪声,从噪声类型分析,对人听力的伤害程度有所减轻。

墙壁和屋顶的吸音板等有效减少了作业区域噪声的反射和叠加。

此外,喷气织机设置的防护罩和屋顶吸音板配合作用。防护罩设置在噪声源的四周,使得气流噪声对一旁过道巡检员工的直接传播受到阻挡,另一部分向上传播的噪声经过屋顶反射,该过程屋顶铺设的吸音板对噪声进行吸音减返。

设备布局较原来更加合理,巡检过道加宽,员工巡检过程与噪声源的距离加大。

综上所述,整改后本项目噪声的源头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防护设施效果明显。

但由于条件所限,未能降低至国家相关标准限值(85dB)以下,企业应当在今后的技术革新中继续进行降噪工作。

表2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表

防护种类 防护用品 发放周期 呼吸防护 防尘口罩 按需求 耳部防护 3M1100防噪声耳塞、3M 防噪声耳罩 按需求 身体防护 工作服 年

五、企业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

企业全面更新了噪声相关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度,制定有资质的管理人员专职管理。按维护要求对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润滑,降低噪声。现场生产岗位张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告知卡,以对操作人员进行警示。制定了严格的防护用品发放、佩戴、更换等相关制度,并加强监督,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人配备合适的防噪声耳罩、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尽量减少员工的噪声的接触水平。

企业为员工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情况见表2。

六、建议:

由于实际情况所限,作业场所噪声实测值未能降低至85

根据作业情况分析,纺织生产的员工作业位置不断变化,对该岗位职业病危害浓/强度检测应当尽量采用个体噪声测量设备,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 2.2 2007)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论文作者:赵杰,周遂,李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太仓某有限公司纱布手术巾生产线改造论文_赵杰,周遂,李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