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论文_陈海娟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论文_陈海娟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肩一小学 514000

著名的教育学家韩风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心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这句话将永远影响我今后的德育工作。我想,只有爱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而我们必须保护学生最珍贵的东西——自尊。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一、表态时,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常有实际困难向班主任提出,且期盼马上得到解决,其中相当多的问题都属于合情合理但现时又无力解决的。对此,班主任不可简单答复“行或不行”,要有耐心细致地说明学生要求的合理性,又要讲清当时解决不了的缘由,并认真记下他的问题,最后表态:“我们会努力创造条件,尽快为你解决。”这样不至于使学生感到失望。如某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有些科任教师上课纪律不好,自己想学习,要求班主任将她调到前面去。虽然这位同学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但班主任不可轻易表态,因为如果同意了她的要求,将会产生其他同学也要求调位子的影响,更使后中位成绩较差的学生认为教师不管他们而更加影响班级的纪律。这时,班主任就要说明不能调位子的理由,也要记下他们的问题,并且恳切地回答:“我会配合某老师搞好课堂纪律,保证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听到。”这样使学生满怀希望而去。

二、裁决时,注意学生的性格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过分严格的要求,极易激发矛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未经历社会风雨,犹如一棵幼苗,需要及时地、慢慢地浇灌,而不能劈头浇上一阵滚烫水。班主任要多一份耐心,少一分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分责备,这对转化后进生有好处。

三、表扬时,不能忽视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太阳,在家里得到的表扬声居多,所以嫉妒他人比自己优秀。教师在表扬一些得到的比较优秀的同学时往往没有起到宣扬先进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满,难以取得教育众人的效果。在学校严抓卫生管理的过程中,某同学能主动拾起丢在教室和走廊的纸屑和饮料盒,班主任应大力表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如果班主任在班会上指名道姓地表扬,可能会使部分同学感到小题大做,甚至会引起一些学生的讽刺打击,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隐去姓名,用“我班有一同学”代之,着重表扬其好事本身,号召他人学习。这样既正面宣扬了好人好事,又使学生易于接受教育。

四、批评时,避免过度刺激学生

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不是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班主任对发现的问题和学生反映的问题都应妥善处理。当学生做错事时,班主任语气上尽可能严厉,让其知晓利害关系,但在实际处理时要“轻”些。如果班主任让犯了错误的学生“接受了惩罚,还心存感激”,这种惩罚就真正起到了长远的教育。

如某次单元考后,班上的李小莉同学利用到办公室交作业的机会,看到老师刚改好的试卷成绩不理想,便趁老师不在,偷偷用笔把自己的分数改多了10分。被我发现后,我并没有着急找她谈话,而是通过调查,了解她改分数的整个过程。李小莉同学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怎样做思想工作才能让她明白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呢?我想:如果直接在班上公开这件事,李小莉同学的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伤害,她在班级中的威信也没有了,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放学时,我单独找到李小莉同学,询问她这次考试的成绩。她的脸色马上变了,不敢看我的眼睛,我进一步追问“谁改动了试卷上的分数?”她马上说:“我没有。”我知道她在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就没有再问下去。我说:“你明天想好了,再来找我。”她点点头就离开了。第二天,她没来找我。我想,她肯定有顾虑,怕大家知道她的行为。于是我又找到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老师不喜欢说谎话的学生,只要能承认错误,老师会原谅她的。而且会把这件事放在心里,不告诉任何人。”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说:“老师给你最后的机会,否则,以后永远都不相信你了。”她哭着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真怕她失去了诚实这个宝贵的东西,她没让我失望。我帮她擦干了泪水,告诉她,老师还是很相信她,很喜欢她,只要她吸取教训。然后在班会课上,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觉悟高了,对于老师在改卷时出现的错误,不但分数加少了有同学拿来改,分数加多了,也有同学拿来改的。”李小莉同学很意外,她没想到在犯错误后,我还会侧面表扬她,她感动得眼睛红红的。我知道,她从此一定会做个诚实的孩子,我教育的目的也就顺利地实现了。

班主任在批评时,只有列举这种不良行为的后果,以及对自己的学业、前途带来的危害,通过旁敲侧击,晓之于理,才能使之幡然醒悟。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中批评他,也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并隐去其姓名,以“有的同学怎样……”言之,似有点批评“大家”的味道,这样可以使同学们产生引以为戒的心理压力,也没有伤害犯错误同学的自尊心。在个别谈话时再给予严肃批评,这样既保全了犯错误同学的面子,又便于犯错误的同学改正错误,而不至于“破罐子破摔”。班主任平时处理的多是清官难断的小事,对于学生的一些模糊性过错,班主任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宜粗不宜细”,定会胜过毫无意义的“细查深究”。

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但是,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教育方法,教师都要以多关心、多表扬、多激励为主。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工作取得最佳的效果。

论文作者:陈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论文_陈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