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恐怖袭击事件危害性测评及风险预警研究论文

世界恐怖袭击事件危害性测评及风险预警研究

单蕾娜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要: 基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的114183恐怖袭击事件分析不同袭击方式和武器类型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频率,测评各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程度,找出事件高发地区。在突变模型基础上,将危害程度按照风险综合指标划分从高到低分为一至五级,结合全球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频率,构建预警模型,并建立恐怖袭击事件预警机制,以便更加有效地对恐怖袭击事件进行预警并防范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恐怖袭击;因子分析;突变模型;预警机制

一 、引言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然而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1]以“9·11”为代表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稳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难以防范。恐怖袭击之所以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恐怖袭击事件主体的不确定性;二是恐怖袭击事件客体的消极性。

恐怖袭击是各国和平发展的“定时炸弹”,极端分子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恐怖袭击,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威胁人类的生命,而且对社会政治、经济、政治、文化的破坏性极强,频繁的恐怖袭击将导致一个地区政局动荡、经济发展落后、政局动荡、公民权利削减等,并且暴恐分子所采取的手段也由最初的纯粹军事打击演化到绑架、残杀平民,自杀爆炸等等骇人的行动,恐怖袭击事件已严重危害全球安全。

对于恐怖袭击事件,仅仅强调发生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是远远不够的,应把重点放在及时预警与提前防范上。因此对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性进行评估,对于更加有效地预警、防范恐怖袭击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分析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因素,对各个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综合测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为防恐、反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二、恐怖袭击事件特征分析

(一)恐怖袭击事件袭击方式

表1 1998-2017年恐怖袭击事件袭击方式

从表1可以看出,1998-2017年世界恐怖袭击事件主要袭击方式以轰炸或者爆炸为主,采用轰炸或爆照袭击方式占总袭击次数的53%;武装袭击次之,占比达到24%;暗杀、劫持人质(绑架)与设施或基础设施攻击分别占比6%、7%与5%;而徒手攻击、劫持与劫持人质(路障事件)很少发生。

(二)恐怖袭击事件武器类型

从表2可以看出,1998-2017年世界恐怖袭击主要采用的武器类型为轻武器,包括自动武器(包括半自动)、手枪、步枪或枪(非自动)、未知枪型、其他枪型,占到总武器类型的56%,其特点在于作案时便于携带;核武器次之,占比达到29%,其特点在于破坏力强,威胁性大,其他武器类型很少使用。

表2 1998-2017年恐怖袭击事件武器类型

(三)世界恐怖袭击时间分布特征

由图1可以看出,近三年世界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次数呈逐渐波动下降的趋势,由2015年1月的1535件下降到2017年12月的751件,这说明近几年反恐统一战线的达成,削减了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次数。此外,近三年世界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次数呈现周期性特征,分别在 201505、201508、201510、201605、201608、201610、201703、201705 达到峰值,而且从峰值出现的月份可以看出,世界恐怖袭击事件多发于5月、8月和10月,恐怖袭击事件多发区应在这几个时间段内保持高度警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图1 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世界恐怖袭击事件时间序列图

(四)世界恐怖袭击的空间特性

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与发生的事件、地区、袭击方式、袭击目标、采用的武器类型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本模型在GTD数据库中选取八个影响因素,建立恐怖袭击事件危害性测评的指标体系,如下表(表5)所示:

表3 1998-2017年恐怖袭击事件地区分布表

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恐怖袭击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以近三年来恐怖袭击事件为研究对象,选取恐怖袭击发生的次数、死亡人数、财产损失程度、受伤人数、地理的经度、纬度共六个指标进行空间度量,以国家为因变量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综合指标前50的国家进行空间特性分析。

表4 空间特性风险评估前二十国家综合得分及排名汇总表

指标中KMO值是0.619。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的值大于0.6,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型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3,小于显著水平0.05。认为该因素分析适合因子分析法。经过因子模型旋转得到两类因子,即为地理类因子和迫害类因子2015年—2017年的全球恐怖袭击事件以国家为因变量综合得分函数如下:

海外电力投资项目往往涉及复杂的项目协议群,涉及相关方众多,投资主体应充分理解各协议的作用,在不同协议中进行风险分担。风险分担核心思路是,风险应交由最适合的主体(如:风险控制者)来承担。

F1=0.254x1+0.251x2+0.246x3+0.255x4+0.072x5+0.041x6

光线入射的角度也能创造出强大的效果。比如侧光可以映射出树木的立体形状和纹理,逆光可以渲染勾勒出树木的剪影轮廓。为了避免产生炫光,注意太阳的位置应被树干遮挡。在镜头设置方面,缩小光圈确保前景和背景同等锐利,使用大光圈可以选出独特的细节,虚化其他部分。

F2=0.034x1-0.048x2+0.055x3-0.064x4-0.701x5+0.639x6

根据地理类因子、迫害类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以及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按照各因子权重占总权重方差贡献率的比例计算综合得分,即为F=(64.383x1+18.395x2)/82.777。将排名处于前二十的国家汇总如下页表4:

三、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性预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袭击方式、所采用的武器都会对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李国辉的研究找出影响恐怖袭击事件危害性的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性进行综合测评。

为促进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丁蜀进行整体规划,精准定位,结合山水生态环境,致力打造紫砂特色小镇,统筹好当地的东坡书院、前墅龙窑、蜀山南街等文化历史遗存,以蜀山风景区为核心、以青龙河为带,重点建设集旅游、体验、制作于一体的紫砂文化旅游产业。告别粗放式单一性发展,以系统化、高质量发展思维,致力将丁蜀规划为集“陶瓷制作、陶瓷文化艺术交流、创意产品设计”的产、学、研、城一体化特色的文化体验与休闲度假宜居小镇,力争成为文旅创新的先导区,陶瓷设计创客的朝圣地,陶瓷艺术与经济的新地标。□

扬中市现有人才数量和人才知识结构不能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建设中必须着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大力开发人才资源。首先,扬中市可以依托镇江的高校资源优势,利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的人才教育基地吸收部分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除此以外,还可以吸收周边苏锡常宁地区的高校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建设队伍。其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发放“江洲精英人才服务一卡通”,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一)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GTD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利用统计软件R得到世界恐怖袭击事件空间分布(图2)。[2]而恐怖袭击总件数共计达到114183件,可以看出恐怖袭击事件的持续性与多发性。由表3和图1可以看出,恐怖袭击事件主要集中于中东和北非、南亚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三者共占总事件的81%,三者总次数均在万件以上,这些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第二大分布区为东南亚、东欧、西欧与南美,分别为 8.5%,3.73%、3.13%与2.41%;其他地区均小于0.7%。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地理区域来看其具有广泛性。

表5 全球恐怖主义风险评估指标评价体系表

(二)数据处理

对上述114183起恐怖袭击事件进行因子综合打分,根据4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体方差贡献率的比重加权得到114183起恐怖事件的评分。并对每起事件进行综合风险分析,由于数据工作量较大,本文仅展示综合风险评估排名前十的恐怖袭击事件及其综合评分结果。

(三)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显著性检验

目前比较实用的瞳孔定位算法主要有Hough变换法、梯度向量法、椭圆拟合法、对称变换法和微积分法。1)Hough变换是常用的瞳孔定位方法,该方法在时间和空间消耗都非常大,无法满足实时性[3]。2)梯度向量法速度较快,适合于分辨率较低,光照随机场景,容易受光斑、图像模糊等干扰,定位的鲁棒性不高。3)椭圆拟合法速度快,但抗干扰性差,定位精度一般;4)对称变换法能够适应头部姿势的变化,但计算复杂度高、计算量大,不适合实时视线追踪系统。5)微积分法定位结果精度较高,但速度较慢,图像质量要求较高[4]。

表6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型检验结果表

突变模型数据的确定是由各指标数据取均值,消除数据不平稳波动后,取极差标准化进行数据的检验处理。本模型主要采用正向标准化和逆向标准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原始数据处理,具体公式为:yi=通过此方法可以将数据转化为0-1之间的无量纲并可以对其数值进行处理。

2.公因子的提取

根据因子分析方法的原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计算出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以及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按照特征值大于 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 60%的原则,提取4个公共因子,这4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概括,损失有34.289%。[4](见表 7)

表7 解释的总方差表

3.因子载荷矩阵及各因子的命名

另外,本文对综合风险评分进行了量化的统一标度。按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程度,当综合风险评分处于0—4分范围内,处于危害程度低,占样本事件的53.16%,处于风险防范五级范畴;评分介于4—10分范围内,处于危害程度较低,占样本事件的43.06%,处于风险防范四级范畴;评分介于10—20分范围内,处于危害程度中等,占样本事件的2.77%,处于风险防范三级范畴;评分介于20—100分范围内,处于危害程度较高,占样本事件的0.97%,处于风险防范二级范畴;评分介于100分以上范围内,处于危害程度高,占样本事件的0.04%,处于风险防范一级范畴;按照上面的等级划分,应对恐怖袭击事件进行风险划分,分级预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与水平。

表8 因子载荷矩阵表

表9 因子命名表

(四)结果分析

李国辉(2014)研究表明,恐怖袭击“频率—死亡人数”满足幂率分布,恐怖袭击的幂律分布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具有时空稳定性。幂律分布的标度指数可反映随死亡人数的增加,恐怖袭击事件发生频率的降低速度,标度指数越小,表明发生高死亡袭击事件的概率越大。[3]本文根据李国辉研究得出的月份、地区、袭击类型、袭击方式、袭击目标五类因素的幂律分布指数,按照危害程度给各个类型赋予权重,把分类数据转化为数值型数据。

表10 全球恐怖主义事件风险评估前10起得分及排名表

由上述综合评分表可知,震惊全球的恐怖袭击事件,在风险分析评估表中占了七起事件,说明本模型的构建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故可以通过此模型对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等级进行评估。

下表8表示的是最大方差旋转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由于地区、武器类型、攻击类型这三个指标的特点都是极易引发恐怖袭击的指标,因此取名为脆弱类因子。死亡总数、受伤总数取名为伤亡类因子。财产损失程度、目标/受害者类型是从事件外部探讨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程度,起名为损失类因子。月份是经恐怖袭击事件频发的概率因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一定的幂律分布,因此取名为时间类因子。相关八个指标的命名见表9所示。

四、恐怖袭击事件预警机制

根据危害性的评测模型可以根据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区、袭击方式、袭击目标、武器类型、目标受害者类型、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程度等因素去判断一个事件的危害程度,针对各个因素做好有效防范。为了给全球防空、反恐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将利用GTD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构建突变模型,将各涉及恐怖袭击事件的指标因素进行数据处理,量化分析指标,使得突变模型更好地融入恐怖袭击事件的预警机制中,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恐怖袭击预警机制。

(一)指标体系及突变模型的构建

本小结突变模型是应用时间序列数据,事件跨度为1998年—2017年20年的全球恐怖袭击数据。选取死亡总数、受伤总数、财产损失、恐怖袭击发生的次数(频度)四个指标。指标选取依照目的明确原则、反映信息全面原则、切实可行原则、真实准确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并重的原则。

根据全球恐怖袭击事件按时间层次划分,研究与恐怖袭击事件相关的影响因素在时间序列变化范围内数据是否平稳波动,构建突变模型指标体系。

隐性分层教学的考核评价实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评价方面综合了测试成绩和学习情感态度,包括学习积极性(20%)、活动参与度(30%)、学习效果(40%)和课后自主学习(20%);评价人员包括教师(40%)、合作者(30%)和自己(30%)。这种多方面、多维度的评价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C层学生,由于不再是单一的测试成绩评价,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死亡总数:指事件中所有确认死亡的总人数。

式中:ρx为水箱体材料密度;Vx为水箱体材料体积;Lxo为水箱体重心到铰接轴中心的距离;φx为水箱体重心到铰接轴中心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φf为水箱体所受浮力重心到铰接轴中心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

2.受伤总数:记录了包括受害者与凶手在内,已证实的受到非致命伤害的数量。它遵循“死亡总数”的约定。

3.财产损失:指是否有证据表明该事件造成财产损失。

4.恐怖袭击发生的次数(频度):指在一定事件范围内,遭遇恐怖袭击事件的次数。

由上述检验结果可知,指标中KMO值是0.506,高于标准0.5,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型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水平0.05,拒绝单位相关阵的原假设,所以该因素分析适合因子分析法。

(二)突变模型的构建

建立以全球恐怖袭击次数(x)为目标层,死亡总数(x1)受伤总数(x2)为约束层,其中死亡总数(x1)包括美国死亡人数(u)凶手死亡人数(ν)美国受伤人数(w)凶手受伤人数(t)四个方面,全球恐怖袭击次数是通过上面四个指标反映的。

在突变模型中,一个动态系统具体应包括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势函数来进行反映趋势变化。突变模型和归一公式见表11,依据突变模型中的突变级数法的互补原则去确定相应的函数关系。同时取指标体系中的状态变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系统的突变级数值。将x可以看做状态变量u、ν、w、t的控制变量。如果在数据中存在者u、ν、w、t这四个控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全球恐怖袭击事件依照时间为顺序确立互补型的突变模型。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即检验结果是否适合应用因子分析模型来检验所研究的问题。具体检验结果见表6所示:

表11 常用突变模型及归一公式表

利用上述势函数及归一公式,计算可以得出各项指标的属性值,从而可以知道在系统发生突变时的状态变量值,依据控制变量之间的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的原则,计算全球恐怖袭击的突变值。可以取各状态变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突变模型的突变级数值,并最终确定全球恐怖袭击事件的函数值。各影响因素的四个指标的突变级数值如下图所示:

图2 死亡总数突变级数值

图3 受伤总数突变级数值

图4 财产损失突变级数值

图5 恐怖袭击发生的次数突变级数值

经过上述突变模型分析,时间跨度为20年的数据中死亡总数、财产损失的指标因素的突变级数值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这两类因素在时空分布、级数分布、蔓延特性上,更加可以代表全球恐怖袭击事件。从时间角度分析,近5年来的突变级数值总和超过20年的突变级数值,可知全球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频率及概率呈现增加趋势,应引发全球更加广泛的关注。

在突变模型基础上,结合上文的问题一中的结论,将危害程度按照风险综合指标划分从高到低分为一至五级,结合全球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频率,构建预警模型。

(三)建立预警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安全不断融入和深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对于全球恐怖主义的预警工作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突变模型的基础基础上,加入预警机制的研究很有必要。

在加热的过程中,花色苷会发生水解或去糖基开环反应,形成查耳酮或其同分异构体α-二酮,然后降解为酚酸和醛类[35]。据报道[5],玫瑰茄花色苷中的两种主要成分飞燕草素-3-接骨木二糖苷、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苷的降解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飞燕草素-3-接骨木二糖苷对温度升高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苷,它们热降解分裂生成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和 2,4,6-三羟基苯甲醛。本实验主要研究添加不同稳定剂对花色苷溶液在80、90和100 ℃下热稳定性的影响,旨为花色苷溶液的热加工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如突变模型所述,预警模型中不在过多的赘述。预警模型中的可拓物元公式介绍,它是依据评级指标风险等级划分为s,则物元矩阵和节域物单元如下:[5]

νk代表指标实际值,定义其与区间[a0k,b0k]和区间[apk,bpk]的接近度,即:

则待评价物元第k个指标隶属于第j预警等级的关联度为:

其中 j=1,2,…,s;k=1,2,…,m。若 kj(νk)>0,则说明xk的风险等级属于第 j级,且 kj(νk)取值越大,其属于第 j级风险的属性就越强;若 kj(νk)=0,表示 xk的风险等级处于第j级与相邻级别的临界点上;若kj(νk)<0,表示 xk的风险等级不属于第 j级,且 kj(νk)取值越小,其距第j级风险就越远。资本流动风险评价的最终结果,即与第j级预警等级关联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j=1,2,…,s;wk指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依据关联性最大原则即可以得到资本流动风险的最终评价值看K(P)及其所处的预警等级j。[6]

通过计算,依据本文按危害程度划分的五级风险状态,即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四级风险、五级风险,与之相对应的警情及信号灯分别对应为巨警(红色信号灯)、重警(橙色信号灯)、中警(粉色信号灯)、轻警(黄色信号灯)、微警(绿色信号灯),[7]详情结果见下表所示。

表12 全球恐怖袭击事件预警机制风险警级测度

综上所述,利用GTD数据库提供的数据,结合危害性预测因子分析的结论,将全球恐怖袭击事件进行突变模型与预警模型分析,深度剖析全球恐怖袭击事件,进而分析研判下一年全球或某些重点地区的反恐态势,将突变模型运用在预警模型前,可以有效把握恐怖袭击事件的发展态势,对结点事件数据进行平稳性监测,并进行综合测评,防范极端事件的产生;将风险危害等级应用在预警模型中,可直观准确地反映真实恐怖主义事件,为接下来的防控态势做好预警,用科学的方法精确把握恐怖主义发展态势。

五、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现对全球及我国的防恐、反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发展地区经济,平衡地区间资源配置

恐怖袭击事件多发区、频发区多数为世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因贫致乱,因乱生变”是一个长期逐渐演变的过程,而防治“变”的根本途径在于使其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尽管很多极端分子的反社会、反人类思想,不会因为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但物质条件的改善可以减少部分群体被极端分子教化。因此平衡区域间发展差异以及资源的配置,保证公民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会减少部分边缘群体的极端化。

对于安装在DN32及DN32以下管道上的水流开关,在安装水流开关处的管道管径宜为DN40~DN50,才能保证水流开关的正常动作。干簧管式水流开关的工作原理与拨片式水流开关不同,适用于小管径(DN15、DN20)的管道,直接安装即可。

三是优化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树牢绿色发展鲜明导向。实行绿色发展“一票否决制”,严格落实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制度,淡化传统GDP考核管理,提高生态环保工作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把考核重点放在生态环境质量、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上。

当前对于我国来说,新疆作为我国恐怖袭击事件的多发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医疗卫生等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也必然会影响到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也会影响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除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外,“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对口支援西部等都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倾斜,有利于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此外,资金的引入也会对本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为本地区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刺激就业。如果在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环境中,再选择加入恐怖组织则需要付出较高的机会成本,人们必然会进行权衡。[8]

(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提高文化认知度

正确的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在民族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包容有助于减少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省份,其人口的复杂性必然会存在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受历史因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导致教育水平落后,使得人们的思想极易受极端分子的影响。而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有利于减少边缘群体的极端化,阻断极端思想的传播与泛滥。

目前,对于新疆来说,各民族的青年人交流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力量,学校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在教书育人方面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深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计及送受端新能源和负荷相关性高压直流功率修正方法//黄慧,罗剑波,常海军,李兆伟,刘今//(23):27

(三)提高公众反恐、防恐意识和支持力度

新疆作为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其反恐及防控力度都是最强的,但是在内陆省份,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公民在反恐及防恐意识方面还有所欠缺。一是要积极组织公民参与反恐及防恐培训,提高公民的反恐意识和反恐能力。二是要大力宣传极端主义的破坏性与非人道性,使公民正确认知和理解反恐与防恐,有能力应对突发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三是应积极开展全民防恐教育,将反恐防暴安全知识纳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发展公民反恐文化。

另外,新疆的反恐与防恐工作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对反恐与防恐工作给予支持和理解。在防恐工作方面,政府的一些安全保护措施必然会影响到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利益,例如:严格的安检制度可能会侵犯公民隐私,对危险品原料的严格管控可能会影响公民的生产与生活。但是,只有从严管制,从源头监督,才能降低恐怖袭击发生的概率。因此,我国反恐工作需要全体公民的支持,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提高公民反恐与防恐的责任和义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四)加强反恐打击力度

坚守反恐防线,对极端分子采取“0”容忍态度,维护好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新疆作为中国的边境省份,其更要加大反恐力度,从治安到严查,设立严密的巡逻岗亭,建立突发事件机动小组,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危情,解决危情。

2.2 峡谷及阶地地貌景观 黄河穿越龙羊峡、松坝峡呈蛇曲状由北西向东南方向进入园区。漫长的黄河发育史塑造了“V”字型的峡谷地貌、多级侵蚀阶地地貌和强烈的剥蚀、侵蚀山地地貌景观。

对当地各个园区的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细化,完善各个评价标准,注重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重视对创新、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相关信息的评价,增加相关指标,完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单一会导致企业为了获取地方政策支持而畸形发展,忽略对企业其他重要部分的改进和发展。完善评价体系可以实现企业全面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万里.2002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综述 [J].民主,2003,(1):16-20.

[2] 郝蒙蒙,陈帅,江东,魏志红.中南半岛恐怖袭击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科技导报,2018,36(3):62-69.

[3] 李国辉.全球恐怖袭击时空演变及风险分析研究 [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4] 陈永法,孙小飞.阻碍企业成为创新药物研发主体政策因素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9):1002-1005.

[5]张帅.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风险评价——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7,(3):86-92.

[6] 张帅.“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国际资本流动逆转风险预警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9):51-56.

[7] 刘文翠,张帅.中国对哈萨克斯坦资本流动风险预警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7,(3):14-26.

[8] 隋晓妍.我国恐怖袭击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

[9] 张洁.新疆农村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 D81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2031(2019)04-0051-07

收稿日期: 2019-04-02

作者简介: 单蕾娜(1993-),女,山东菏泽人,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经济统计研究。

责任编辑:张 艳

标签:;  ;  ;  ;  ;  

世界恐怖袭击事件危害性测评及风险预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