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大型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煤炭开采行业,机械设备是非常关键的重要投入方面,其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同时在生产开采过程中担任着主要的角色,只有不断地改进机械设备的维修工艺,加强设备维修质量的管理,才能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机械设备应经过良好的测试并进行维护以减少设备故障,分析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测方法,确保更好的机械设备维护和检查,为维护检查提供良好的方法支持,促进更好的工作。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方法;检测方法
引言
目前中国内的机械设备维护和检测技术相比于以往更为的先进,但是却还是存在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在废弃之前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甚至不到百分之八十的情况下就遭到了被弃用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企业的成本不必要的增加,赚取的利益还会莫名的损失。由此看来,企业如果要将自身的效益最大化,那么就应该把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加长,更好的维护机械设备和检测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是不二之选。而在机械的维修检测之中,相关机械设备的负责人员应该将维护和检测的能力牢牢掌握,为了更好的设备操作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1、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
(1)忽视机械维修期限:当前,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还没有真正地被重视起来。大多情况下只注重机器设备带来的生产效益,而忽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修期限。大部分设备一旦开始使用就会用到报废为止,中间的维修环节跟不上,保养质量不达标。而厂家的售后维修,大部分负责的是维修出现大问题的设备。其实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在购买设备的时候,就要让维修工人认真地学习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对于各个零件的使用年限都要有大致的了解,以便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及时地进行维修保养。等设备出现零件故障再维修,势必对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合适的办法就是,让设备有定期的维修和保养时间排序,这样既不耽误生产,也能够很好地维护机器零件,避免设备因为过度劳损造成提前报废。(2)机械缺乏保养:由于企业最关注的是生产效益问题,而对于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对关心甚少。这就导致人们在头脑中没有形成设备保养和维修重要性的意识,因此在行动上也就不认真执行。其实每台设备都有各自的使用年限,甚至设备中的每个零件都会有使用时限,如果超过使用年限和时限还不及时地进行维修,那么对于设备而言,就会造成磨损。而这种磨损是平时磨损的几倍,大大地增加了设备的报废率,一旦设备报废,必然要购置新设备,也就增加企业的支出。(3)维修检测设备的缺乏:在以上的论述中,已经提到了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中的设备长期得不到合理的维修和保养,到使用年限就必须更换新的设备。甚至很多设备还没有使用到年限就已经报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缺乏维修保养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确保设备的长久使用,设备一定要在规定的年限进行维修与保养。除了缺少维修保养意识之外,企业中还缺少维修的检测设备。这套设备主要是在设备正常使用的时候就进行检测,准确地检测出机器设备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地进行维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备的报废几率。
2、机械设备维修相关技术方法
2.1 机械设备的事后维修方式
事后维修一般是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对设备进行维护。事后维护针对的是计划之外的机械设备损失,所以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率的增加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事后修复后,仍然会出现计划外因为维修而导致的突发情况,那么维修工的技术高低会决定着设备的后续使用情况。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加强维修人员技术理论培训,提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和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机械设备的状态维修
在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也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维修的概况基于设备的实施运行状态,更直白的说是叫做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在保养的过程中,悉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检测设备中的隐患,把损坏情况扼杀在萌芽之中,这样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是最好的维修方式。因此需要去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维修保养计划。
2.3 机械设备的周期性维修方式
在机械设备故障维修方面,定期维护方法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就目前的定期维护方法而言,主要包括大修,中修和小修三种方法。通过定期维护,可以有效防止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故障。就目前的机械设备维护而言,虽然定期维护有较为普遍的应用,但在实际维护工作中,尚不能结合设备的磨损规律来实施合理的调整。许多工作人员经常复制其他企业的维修计划,但是每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方法的不一样,同一种的维修计划就算是应用于同一款的机械设备之中,所造成的实际情况的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以便更好地修复设备,确保机械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提高效率。
3、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
3.1 做好设备前期的管理工作
为了提升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水平,在进行生产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针对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强化。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可以在投入使用后对于生产效益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在降低维修工作成本的前提下创设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针对机械设备的选取与设计工作进行严格管控。①针对生产工作间的现有设备与厂家生产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对购进设备的适用性和安全生产性能进行全面的排查,使得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使用价值。该项工作的实现,能够有效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可以更便捷有效的开展后续维修管理工作。②在生产前期,计算最佳设备投入量,保证投入设备与生产量之间的比例,降低设备的实际运行成本,最终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益。
3.2 强化维修期间的管理工作
在企业中,强化生产设备的维修期间的管理工作,对于整个生产流程推进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般而言,在生产期间,生产设备或多或少都会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出现相应的磨损或者是损坏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生产管理者,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设备维修期间管理工作的力度,才能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管理期间,应该将定点检修机械设备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开展,为了杜绝混乱现象,生产管理者应该将设备的购进厂家、配件供应厂家、配件维修厂家、设备的维修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人员之间不同的职责权限进行相应的划分。与此同时,对于每一次维修的数据必须进行相应的采集和整理,用以辅助下一次的维修,为其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使得设备生产期间的安全隐患能够降到最低,降低生产投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的基础,想要实现可持续生产,就必须针对机械设备进行全方位科学、合理的维护,才能将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提升至最大,发挥出设备运用的最大价值。另一方面,及时有效的进行设备维修保养与管理,对于生产成本的降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强.机械企业设备维修管理[J].居舍,2018(05):142.
[2]刘建斌.机械故障分析及维修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5):42-43.[3]赵礼艳.机械的维修保养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02):103.[4]单志.机械装备的维修性和可靠性分析[J].科技风,2018(02):67.[5]彭锋.机械维修中的问题与保养方案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01):124.
[6]赵轩哲.探析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J].世界有色金属,2017(20):64+66.
作者简介:白云龙(1985.12)男;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宁武县;201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现供职: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露天设备维修中心钻机车间;职称:助理工程师;学位:本科;研究方向:机械维修; 身份证号:14222719851224xxxx
论文作者:白云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企业论文; 机械论文; 的是论文; 维修保养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