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冀永威

中职物理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冀永威

摘要:中职物理课要想学好,关键的一环在课堂,而传统课堂是教师要学生学,这样效果很不理想,只有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才能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主学习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自”即会自己学习、二是“主”即能主动学习,二者缺一不可,两方面都做好,才是真正的自主性学习。

关键词: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

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只有学会自主学习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便是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以后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知识扩展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培养中职生物理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应从“自”和“主”两大方面入手:

一、从“主”(能主动)方面说起:

1.明确学习目的,引发自主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生自觉性较差,大多有厌学情绪,更不愿意去主动扩充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到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他们知道中职在校时间,所学的十几门课多是基础理论性知识,而更多的应用科学、实用技术需要走上社会后根据需要通过自学来补充。如不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将被社会所淘汰。让他们真正地理解“秋千要自己会荡,才能荡得高,荡得好”。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树立学生追求知识的信念,并逐步对自主学习产生兴趣。

2.优化课堂教学,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中职生大多认为物理较难学,上课时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讲解,不去主动思考,哪怕有些演示实验他们也只当是凑凑热闹。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根据中职的学大多好动、好问、好奇心强的特点,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课下搞些小制作。如在讲摩擦起电时可以让他们自己拿笔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可以吸起小纸片,讲到能量转换时让大家搓搓手,感觉到手热没有,通过这些简单易行新鲜生动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一些探索性的演示实验时,让大家一起来参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活动,提出一些问题去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老师还可以通过讲一些趣闻轶事或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如爱迪生一生只读过三个月的书,12岁就到火车上去卖报纸和糖果,同时,又天天图书馆看书,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来发明了留声机、白炽灯和电话机话筒等。通过这些,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树立一个“我能行”的信念。让他们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想一想”,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思维,又培养了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从“自”(会自学)方面说起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增强自学能力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中职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向他们介绍华罗庚的阅读方法:“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阅读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让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并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书时先略读后精读,然后再略读。在精读过程中,要让他们去理解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它。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同时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能在一生中不断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先为学生列出预习提纲,把每一节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要求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进行预习。学生带着问题预习,目标任务明确,有助于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对提纲中感到疑难的问题,学生会重复阅读,仔细推敲,深入研究;对自己不能解决的或难以理解的问题作个标记,以便能把握课堂听课的主动权。这样给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讲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听课扫除了障碍。可见预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笔者向学生列出了以下几个思考题:

(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②伽利略的观点是什么?③“我”的看法是什么?④牛顿第一定律是如何表述的?(2)从某一高度沿斜面滚落的球为什么可以沿对接的另一斜面滚上同样的高度?(3)定律为什么不以伽利略的名字命名而称为牛顿第一定律?(4)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了哪些内容?第1个问题是让学生了解在理解伽略对“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论断的研究、思考、推理过程,学习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理想实验方法;问题2是为了深入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科学推理方法;问题3是使学生了解从亚里士多德到伽略到牛顿,人们对惯性定律的认识是如何逐步逼近真理的;问题4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提纲,让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自学,了解教材的中心要点,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鼓励学生质疑解疑、深化自主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去质疑解疑,讲一些故事如介绍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质疑,提出新的观点,后来牛顿总结出了牛顿运动定律的事例来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质疑并不是说让学生去钻牛角尖,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科学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也是学生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开始,学生一旦对某个问题提出怀疑,他就要去想办法解决,这个办法就是他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这种获取就是自主探索,从而促进自己的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跳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尝试一些新的物理问题,让学生敢于向自己、向权威、向一些物理现象提出质疑,培养他们大胆探索、善于解疑的能力,让他们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4.诱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自学能力

由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较零乱,前后不连贯,有些知识也容易混淆。为了便于学生把自学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要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让学生把自学过的课本进一步全面阅读,在阅读时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纵横对比,比较异同,将学过的零散知识连成线、拉成面、滚成球。通过归纳提练,学生巩固了知识,使知识得到升华,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他们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更新自己,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适应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韦伟.如何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0).

[2]林 琳.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反思[J].新课程学习(中), 2011(6).

(作者单位:山西省清徐县职业教育中心 030400)

论文作者:冀永威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中职物理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冀永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