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历史文化内涵在民间故事中的表征论文

黄河口历史文化内涵在民间故事中的表征论文

黄河口历史文化内涵在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刘 娟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摘 要 ] 东营内控黄河、外濒渤海,从大汶口文化中期至今,有5 500年的历史,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治黄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积极进取、尚武强兵、农商共举、尊重实际的齐文化;和谐宽容、兼收并蓄的移民文化;不屈不挠、坚韧抗争的红色文化;团结拼搏、务实开拓、敬业奉献的治黄文化;勇于闯荡、不屈不挠的海洋文化;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创新发展的石油文化构成独具一格的黄河口文化。每种黄河口文化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中都有具体表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黄河口民间故事,对我们了解该地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民俗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河口;历史文化内涵;民间故事

有着5 500年历史的黄河口,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黄河口历史文化:积极进取、尚武强兵、农商共举、尊重实际的齐文化;和谐宽容、兼收并蓄的移民文化;不屈不挠、坚韧抗争的红色文化;团结拼搏、务实开拓、敬业奉献的治黄文化;勇于闯荡、不屈不挠的海洋文化;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创新发展的石油文化。这六方面的黄河口历史文化内涵在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中都有具体表征。

一 、齐文化

(一)齐文化的定义

“齐文化”可以有三种理解:齐地文化、齐人文化、齐国文化。把齐地文化和齐人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体系来研究,可以通古贯今,展现齐文化的连续性与联贯性,但是弊端是二者边界不清而且意义模糊。因为齐地是变迁的,研究齐地文化很容易产生歧义。而研究齐人文化不仅有齐地变迁的困难,还存在新的难题:齐人指齐地出生的人,还是指在齐地生活的人,亦或二者兼而有之?所以,我们认为,“齐文化”的研究应该是齐国文化,“是指自姜太公封疆营丘始建齐国(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起,至秦始皇消灭田齐建(公元前221年)止,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所建立的文化。”[1]齐文化以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由奔放、积极进取为特征,以富国强兵、开拓疆域乃至诏令天下为旨归,以实用主义为本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2]

(二)齐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在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今东营地区是齐国领地的一部分。从文化传承情况看,东营保留最多的是浓厚的古齐文化传统,主要有三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尚武强兵的兵学思想,农商并举、尊重实际的务实精神。

如前述表1所列,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或国家较小,无相关的地震区划,一般遇到这种国家,经常采取如下两种方式采取建设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

1.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黄河口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历史渊源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黄河口地域被很好地传承下来。西汉初期,出生在千乘郡千乘县(今广饶县)的欧阳生,撰写《今文尚书》,连续8世相传,直到东汉欧阳歙,都被命名为博士。欧阳歙的弟子在本地达数百人,外地求学者计有3 000多人。在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中,有许多人还成为经学大师和登科“三元”的经魁。三国时期经学大师孙炎,精通“五经”,又是《尔雅音义》即用反切注音的首创者。族人孙邕,由于幼习经学而有吏才,亦被魏主封为光禄大夫,建德亭侯,任以魏吏部尚书。在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影响下,隋唐以来,黄河口的广饶地区历代读经登科者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东营境内史上有登科状元2人,探花1人,会元1人,进士36人,解元3人,举人130人。

(2)积极进取人生态度在黄河口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黄河口历代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有直接的体现。最典型的是“八个谷子打八块”的故事:婆家庄的刘秀南只身一人来到乐安县的绿户村做活,没出两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吃水湾东边建起三间很像样的土坯房。经媒人撮合,娶赵用为妻。结婚当年二人开荒种地二分,秋季正好收获了八布袋谷粒,每布袋150斤。二人勤劳持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刘秀南成了绿户村最有钱的人家。此外,“潘知县赐改‘豆腐巷’”“关公学艺”“‘小利’与‘大本’”等故事都是黄河口人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具体表征。

通过椎角逸出的等离子(氦离子、电子等)进入强磁场发生遍转,分别打在正、负极板上、接通外电路,行成电流。这叫磁流体发电。

2.尚武强兵的兵学思想

(1)黄河口尚武强兵兵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武圣”孙武的故里在齐国乐安(今广饶县境内)。孙子撰写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是齐文化“尚武强兵”精神的结晶。东营历史上将才辈出,与古齐文化“尚武强兵、富国强兵”精神的传承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作为孙武故里的广饶县,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的军事将领,是颇有名望的“将军之乡”:世居乐安的孙武的第21~23代裔孙,在魏晋时期都是举国闻名的武将军。宋代的武节将军朱现,元代战功卓著的护国上将军綦公直,明代的平蛮将军蒋贵,清代的兵部侍郎司马成其范……都是历史上的名将。据统计,仅明、清时期广饶地区就有登科武进士6人,武举56人。民国时期,号称“山东三李”的民国名将中,除李仙洲外,李延年和李玉堂都是广饶县人,是黄埔系将领中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来山东招收的11个学员中,有4人是广饶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东营籍的高级将领有丁莱夫、刘子久、张太恒等。历代名将的层出不穷,有力说明了“尚武强兵、富国强兵”的齐文化在黄河口地区的深入人心。

在桥上筑起亭台楼阁,是为了给行人一个暂避风雨和歇脚观景的地方。徽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水,尤其春夏两季,天气变化更是无常,前脚出门还晴着,后脚出门就下起雨来。

(2)尚武强兵精神在黄河口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虾油为产品的主要原料,通过虾油的添加使产品生成特征香气、风味及关键的应用特性,比如使菜肴鲜美、爽脆等。实验中虾油含量的选择根据开发经验及产品成本等方面综合考量确定。

关于关公的两则故事“关公学艺、七星剑与青龙刀”是齐国“尚武强兵”兵学精神在黄河口地区广为传承的典型。“关公学艺”向我们展示了关公与巴王一起前往华山求艺的途中经过刺藤、刀尖桥、挑干泉水、砍光树林等重重考验,终随师父学艺成功的感人故事。“七星剑与青龙刀”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关羽顺着偷吃灯油的两条青蛇于后院千年古柏的树洞中抽出两柄利剑,在铁匠处配以剑鞘,并打造一把一百零八斤的大刀。最后关公在与两条青蛇的厮杀中领悟武艺,终获七星剑一柄,青龙刀一把,凭着两个得力的兵器,为汉家天下立下奇功。此外,“商义传奇、拐子地”等故事展现了传奇人物商义、王拐子的武功盖世、正气凌然、侠肝义胆,都是黄河口齐文化尚武强兵精神传承的有力见证。

还有,要充分开展岗前实习,做好从课堂到家庭的过渡。在完成课堂基本学习之后,阿姨如果直接上户服务,还是很容易失败,因为没有上户经验。如果这时候能够安排新学员跟着老学员去客户家实习几天,师傅带徒弟,会让学员有一个很好的过渡。也可以安排学员去一些有需要的家庭做志愿者,从打扫卫生、做饭开始做起,让学员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入户服务的技巧,体会如何和雇主打交道。

建立鸡蛋面积、蛋黄指数(蛋黄面积与鸡蛋面积的比值)、蛋黄轮廓拐点数目、蛋黄与整蛋周长比、蛋黄面积与周长比和双黄蛋之间的关系模型。

3.农商共举、尊重实际的务实精神

东营地处环渤海纵深地,海岸线全长412.67公里,海洋开发历史久远。《战国策·燕王哙既立》中有言,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既言“北地之众”,就说明临淄以北(今广饶一带)已有较为密集的人口,使得可耕地面积日渐减少,必然会向退海之地开荒要粮。此举为黄河口早期海洋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另据历史记载,现在东营市的广饶、利津一带周朝为齐地,秦朝时属齐郡,依据靠海的优势,大兴渔盐之利,又兼农桑垦殖,自先秦以来创造了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当地居民世代与海打交道,靠海、吃海、用海,逐渐形成了“敢于闯荡、不屈不挠”的黄河口特色海洋文化。

齐国建国初,“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齐太公便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其女工,极技巧”的经济策略。齐桓公时期,任管仲为相,更是尊重实际,坚持以农为本,同时大力发展渔盐经济。在齐国政策的指导下,黄河口地区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制盐业。其盐业发展对齐国乃至历代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齐国成就霸业的重要经济基础“渠展之盐”位于齐国北部沿海,而黄河口域内沿海则处于其中心地带。秦汉及隋唐,黄河口盐业生产渐有发展,迄至宋金元朝,随着大清河的疏浚、小清河的开挖与铁门关等商埠码头的形成,海盐运输大为畅通,出现了大清河、小清河尾闾两岸各大盐场产销两旺的繁荣景象。从明末至清中期,坐落在大清河两岸的永阜场,海盐年产量过亿斤,占全省年产量的80%以上,是山东海盐的主产区[3]275。铁门关、“盐河”商埠码头麻湾、史口等黄河口地区历史上的商业繁兴之地,与今东营市域内齐国先民制盐、牧马等遗迹,一起见证了齐文化中“农商共举、尊重实际的务实精神”在黄河口域内的继承与发展。

(2)农商共举、尊重实际务实精神在黄河口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潘知县赐改‘豆腐巷’”“铁门关传奇”“扈家发财的传说”等故事是黄河口“农商共举、尊重实际”务实精神的有力表征。“潘知县赐改‘豆腐巷’”的故事最典型:位于利津县城的南关因黄河决口,侥幸逃出的赵、隆、刘三大家避开“难关”之忌,改村名为“三姓庄”。为了重建家园,三姓庄立足本地、尊重现实,家家户户晚上全家一起动手做豆腐。潘知县考察后,将村名改为“豆腐巷”,谐音“都福”。“铁门关传奇”的故事讲述了铁门关命名的由来、神灯的传奇和历代修建的历史,再现了利津城东北方向35公里处,汀罗镇铁门关明清两代作为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的商业繁华景象。“扈家发财的传说”讲述了位于利津县城的扈老头忠厚老实,在东家——宋家做工尽职尽责,年遇财神送两大包银元宝、金条等财物,神奇发家。扈家经商发财的故事,将做人忠厚老实,做事尊重实际齐国商业文化的形象地流传下来。这些民间故事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将齐文化“农商共举、尊重实际”的务实精神在黄河口地域代代延续。

二 、移民文化

(一)移民文化的定义

移民文化是指移民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即移民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移民社会是指那些外来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上且外来人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或地区[4]

在桥头的堤坡上歇了一夜,我在喜悦的期待中迎来了次日的晨光。富水河清得很,我捧起河水洗了把脸,吃了块头日讨来的麸饼,喝了几口河水,精神满满地踏上了石浮桥。走到河中央,这冇得栏杆的石桥还是把我吓得够呛。河水汩汩地从脚底下穿过,我恍惚觉得整个石桥都在颤动,一看上下都是翻滚的流水,就再也不敢挪脚了。我缓缓蹲下身子,战战兢兢地,一寸一寸往前挪,到离岸边丈把远时,才站起身跑过桥去。

(1)水资源消耗对自身的冲击作用最大,所以我国各地区应加强对公众节水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特别是针对水资源较少的地区,应当提倡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而针对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应该加大对用水总量“红线”的控制力度,杜绝浪费水资源,从根本上减少水资源消耗。

(二)黄河口移民文化的历史渊源

东营是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东营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主要由地方、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济南军区生产基地等部分组成,213万人口中有36个少数民族成分。

历史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三次较大的移民。第一次是元末明初的大移民。元朝末期,朝廷实行了“请住户”政策,从内地往沿海一带的垦利、利津迁移民众。垦利县董集乡的几个请住村,原宁海乡的宋家村等大多是那一时期形成的。到了明朝时期的洪武、永乐年间,朝廷从山西洪洞、河北枣强往黄河入海口一带移民。现在垦利县西部的乡镇有102个村庄就是那时形成的。这期间,近的有淄川、滨州、博兴、章丘,远的有浙江、湖南等地的盐民、盐商、灶户、逃荒户到这里定居形成村落。黄河口地区带“屋子”“闾”“扣”“段”等尾字的村名留下了黄河口第一次移民垦荒的痕迹。第二次是民国时期的大移民。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在黄河入海口处实行军事屯垦,多次从鲁西南移民,招来大批垦户。第三次是建国后军垦、农垦、胜利油田建设形成的大移民。上世纪50~60年代,国家为了开发黄河三角洲,在入海口一带建起了“五一”、广北、黄河、渤海等大型国营农场、济南军区军马场和共青团孤岛林场,从全国各地迁徙来的知识青年、退伍军人纷纷来入海口安家落户。20世纪60年代,在黄河入海口一带发现了石油矿藏,国家调集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在黄河三角洲开展了石油大会战,建立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5]

移民带来的不同地域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汇聚、融合,形成东营地区善良、宽容、和谐、开放的移民文化。移民文化给黄河口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使黄河口文化有了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特点,具备了极大的包容性。

(三)移民文化在黄河口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很多民间故事直观地再现了黄河口地域移民的历史。“嬷嬷坟”讲述的是:明洪武二年,朝廷号召外省的人民往山东广饶搬迁。山西省洪洞县有一个老嬷嬷,带着自己的独生儿子迁来山东。路上,她又拾了两个没家的孩子,娘儿四个一块儿来到了广饶城东淄河北岸开荒种地,十几年的功夫,就建立了马大路村。“雒家村”讲述的也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的移民故事:雒尚裔夫妇由枣强县迁来广饶县花官乡开荒种地,并将当地一位老妪养老送终,获得山东布政使司批准的“忠孝千古”的孝坊一座。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黄河三角洲上,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目标,和睦共处,休养生息。不同的地域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黄河口宽容和谐、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5]

哈希-签名(Hash-Sign)思想是一类构造安全数字签名的重要措施,即先计算消息的哈希值,然后对哈希值进行签名。该思想有3个优点:可以抵抗无消息攻击;哈希函数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消息映射成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于是签名算法的输入长度变成一个固定值;在证明签名方案的安全性时,可以将哈希函数模拟成随机预言器。

这两则故事反映了当时黄河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移民的历史,印证了黄河口一带流传的民谣“要问老家在何处,洪洞县里大槐树”,“要问祖上在哪边?本是直隶枣强县”,更体现了和谐开放、兼收并蓄的黄河口移民文化。

三 、红色文化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有广义所指和狭义所指两种。红色文化的广义所指可以理解为在共产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文明总和。红色文化的狭义所指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长期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进程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先进文化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敢为人先、不畏艰险、奋勇拼搏等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与传承价值[6]。本文研究的红色文化主要指狭义的红色文化。

(二)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

黄河口红色文化是黄河口地区的群众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不屈不挠、坚韧抗争的先进文化[7]

东营地区的延集村和刘集村在1925年就建立了中共地下组织,是山东省最早建立的农村党支部之一。1926年,中共刘集村党支部学习的《共产党宣言》,经刘集村数名农民党员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是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是国家一级文物。抗日战争期间,黄河口是著名的垦区抗日根据地,是清河区平原游击战争的可靠后方,有力支援了胶东、鲁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党领导抗日军民与日本侵略军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粉碎了日伪军多次残酷的“大扫荡”,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东营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掀起了参军、支前热潮,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红色文化在黄河口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小麻湾战斗”“小码头惨案”“老秀才智对日本鬼子”三则民间故事反映了黄河口一带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体现了不屈不挠、坚韧抗争的黄河口红色文化。“小麻湾战斗”讲述了垦区军分区独立二团二营四连60余人与敌人血战到底,最终全部牺牲的悲壮故事。“小码头惨案”讲述了日军对广饶县大码头乡全村男女老幼进行枪杀、刀砍、火烧的残忍杀戮的悲惨故事。据广饶县党史研究室副编审冯光明介绍,小码头惨案中,被野蛮日军枪杀、刀砍、烧死者74人,死者中,既有73岁的老人,也有不满周岁的小孩。民间故事与史志资料一起印证了黄河口地域不屈不挠、坚韧抗争的红色文化。

黄河口历代人民凝聚起的治黄文化在当地的民间故事中有着直接体现。“大禹治理黄河口”讲述了先民在仙人帮助下团结合作,一起治理黄河的故事:两条蛟变成的妖怪在黄河口兴妖作怪,河水泛滥成灾。大禹按照仙人的指示组织民众将二蛟锁在城北门一口很深的古井中。从此黄河水平稳地流入大海了。“黄河三角洲的传说”讲述的是黄河堤上张忠一家在鼋神袁魁的帮助下不仅救活了大龙,而且按照袁魁的指示插杏黄小旗帮助很多村庄成功躲过黄河决口的灾难。“黄河口‘神山’的传说”讲述了河神的第一百二十七个儿子在黄河滩淹没之际变成大土堆,救助了张老汉和女儿兰兰以及黄河滩里的穷人们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了黄河口人们制服黄河的愿景,体现了域内“团结拼搏、务实开拓、敬业奉献”的治黄精神。

四 、治黄文化

(一)治黄文化的定义

黄河自古“一石水而六斗泥”[9],以“善淤、善决、善徒”而著称,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治黄文化,是历代人民在与黄河抗争与博弈中凝聚起来的抗洪治黄精神。“团结拼搏、务实开拓、敬业奉献”是黄河口人所特有的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抗洪治黄精神[10]365-366

(二)黄河口治黄文化的历史渊源

黄河口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治黄文化。相传大禹治水,即改“围堵障水”为“疏川导滞”,这一方略为历代治黄者所推崇。汉代以来,历代朝廷及治河官员对治河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经验,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治河制度。西汉贾让的“治河三策”、明末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清初靳辅疏浚海口的主张等,大都包含了“治河之策,必自下河始”的策略。从清同治到光绪年间,朝廷和地方有不少官员,在治理黄河口问题上表现出了为国分忧、敢于担当的积极态度,如勇于任事的山东巡抚丁宝桢和逝于治河任上的张曜,连续弹劾封疆大吏刚愎自用纵吏毒民的王会英等。进入民国时期,位卑职小的利津议员李凤翥与普通河务稽查胡枚勋等,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河建议和办法。

长期以来,黄河入海口地区的人民,在防汛抗洪修筑堤防以及稳定黄河尾闾流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防汛减灾经验,形成了许多实用的治黄方略和货施办法,涌现出了诸如平民治黄名家纪伸甲父子、治黄功臣于祚棠等一批治黄时代典范[10]330。他们形成的“团结拼搏、务实开拓、敬业奉献”的治黄精神依然影响着今天的黄河口人民。

(三)治黄文化在黄河口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具有史诗性质的民间故事,是传承历史的一种方式。“我听民间故事,我想借此来矫正我受的该死的教育缺陷。”[8]这是普希金给其兄弟写信时说的话。此类带有历史性质的民间故事能够丰富见闻,使人们更加了解相关历史,感受教课书之外的历史故事风采。爱党爱国、以国为重、不屈不挠、坚韧抗争的高尚情操,构成了黄河口红色文化的主旋律。这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黄河口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为理想而献身。

黄河口域内有众多与军事相关的遗址和关于先秦兵学家事迹的传说,可见证齐文化“尚武强兵”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发生与传承。今东营市广饶县的小清河以南地区,有众多先秦古文化遗址都与齐国的军事家和军事活动有关,也可从侧面见证齐国“尚武强兵”兵学精神在当地的重要影响[3]37

五 、海洋文化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1]

(二)黄河口海洋文化的历史渊源

(1)黄河口农商共举、尊重实际务实精神的历史渊源

硝普钠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提高血管的供血量,解决心肌缺血的问题,在治疗心力衰竭中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而且当其浓度超过超用量100倍时才会抑制其他人体器官的功能,因此其用药安全性较高。酚妥拉明具有扩张动静脉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率以及心脏排血量,在抗心衰上具有一定的作用,这两种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疾病时作用原理存在较大差异,但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三)海洋文化在黄河口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面汤沟的传说”体现了黄河口人民敢于闯荡、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很久以前,大汶流草场有位船老大带着几十名穷苦的渔民,为了生计,在初冬时节下海捕鱼。万分困难的时期,在一位老大娘的救助下修整一个冬季。第二年开凌打鱼时,在三位白袍者的提醒下“让过头鱼再撒网”,满载而归。三个多月过去,他们收入越来越好,渐渐忘了三位白袍者“让过头鱼再撒网”的嘱咐。有一次捕获的一条大鱼肠子里全是面汤。船老大后悔万分,带着大家在海沟南岸造起了一座海神庙,供奉着三位海神。大海沟也被命名为“面汤沟”以示纪念。至今,渤海湾一带的渔民还保留着“让过头鱼再撒网”的“渔规”。

“神鱼和渔郎”的故事体现了黄河口人闯荡、勇敢、不屈的海洋文化:小渔郎救助了一条在浅滩里挣扎的大鱼,大鱼为了报恩,让渔郎把自己的眼泪抹在眼睛上,渔郎的眼睛亮起来,大海中的一景一物看的清清楚楚,从此每次打鱼都是满载而归。渔霸想让渔郎为自己服务,渔郎不从,渔霸将其殴打后扔进大海。神鱼再次救了渔郎,并设计将渔霸除掉。从此小渔郎带领着大伙捕鱼,全村人都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海洋以它的博爱影响着东营人,也锻造着东营人的精神品格。沿海民众和石油工人进行海上作业,风云多变、凶吉难卜的海洋环境,使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除却战争外最具风险的。这令东营人性格形成中衍生出敢于闯荡、开拓、不屈的精神,海洋文化以民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为载体,深深地植根于东营的历史文化之中。

六 、石油文化

(一)石油文化的定义

石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行业文化,是石油工业发展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综合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的总和,不仅包括被石油企业普遍认可和共享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而且包括基于不同石油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管理差异衍生的具有特殊适应性的行为准则和外显的物质文化形式[12]

(二)黄河口石油文化的历史渊源

1961年4月,石油勘探队伍在东营村附近打成华八井,找到工业油流。1964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黄河三角洲的石油开发大会战正式开始,揭开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新篇章。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兴起,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汇聚黄河三角洲,随之而来的还有军马场、石油大学等中央、省属单位。50多年来,胜利油田几十万石油大军头顶蓝天,脚踏荒原,艰苦创业,建成了全国第二大油田,为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几十年来,油、地、军、校四方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这一共同目标,携手并肩,艰苦奋斗,共同开创了以“团结奋进、艰苦创业”为主题的石油文化。这一文化经过几十年的锻铸和锤炼,已充分融入黄河口文化体系中,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黄河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金融机构参与易地扶贫搬迁要保证商业可持续性,避免政策性任务造成预算软约束,损害金融机构的自生能力。可由地方政府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金融服务评价体系。合理设计金融服务、机构经营绩效指标,着重从商业银行对易地扶贫搬迁相关信贷业务审批、信贷支持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合理测定金融机构业务成本及收益,在商业可持续条件下评价金融机构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支持力度。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风险监控,合理控制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中的相关业务风险。

新时期,胜利油田作为国有特大型石油企业,培育形成了“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更形成了“创业、创新、竞争、发展”的新时期胜利文化。这是石油文化的灵魂,展现了胜利人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创造新业绩、实现更大发展的雄心壮志。胜利人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锻造出的以国为重、以苦为荣、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优秀品格,也已经成为东营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5]

(三)石油文化在黄河口民间故事中的表征

神仙沟、情人谷、鸿雁滩的民间故事讲述了石油工人的故事。黄克胜幼时被父亲从玉门油田带到大庆油田,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来到九二三厂(胜利油田原来的名称),在四野荒凉的孤岛仙河镇参加石油会战十二年。有一晚,黄克胜隐约听到了河对岸传来女人的歌声。第二天黎明,黄克胜拖着长音向对面呼喊,得到了何丽的回音。黄克胜以工作服破了为由,请何丽帮忙。从此,何丽经常帮助黄克胜“修补衣服”,时间一长,二人便有了感情。后来,二人结婚生子,儿子取名黄胜利,家庭与事业双丰收。这个三代石油工人建设胜利油田的故事,生动的体现了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的黄河口石油文化和“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

七 、结语

黄河口民间故事承载了域内历代民众对当地沧桑变迁、历史人文的各种记忆和美好向往,是山东历史文化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内容之一。黄河口民间故事中体现了当地古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治黄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六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再现了黄河口河海文化带承载的思想文化,对我们了解黄河口地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民俗的发展轨迹有重要意义。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以及出院指导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入院后常规护理措施和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均完成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同时根据患者糖尿病病情设计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参考文献 ]

[1] 赵志浩.齐文化大观序[M]//李新泰.齐文化大观.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

[2] 颜炳罡,孟德凯.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J].管子学刊,2003(1):36.

[3] 于树健.东营文化通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4] 刘国红.深圳移民文化:一个新文化的样本[J].深圳大学学报, 2003(5):70.

[5] 东营市史志办.“中国·东营”政府门户站[EB/OL].(2010-10-21)[2018.12.13].http://www.dongying.gov.cn.

[6] 胡继超.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在中国军网的传播研究[D].西南大学,2018:2.

[7] 尹健.火种燎原: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发生与发展[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6(2):92.

[8] M·阿扎多夫斯基.普希金与民间传说[M].刘锡诚,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129.

[9] 班固.汉书·沟洫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1679.

[10] 于树健.东营文化通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11] 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7-8.

[12] 辜穗.石油文化动态演化机制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16.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935(2019)01- 0071- 06

[收稿日期 ]2018-01-08

[基金项目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1706434)

[作者简介 ] 刘 娟(1985—),女,山东威海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黄河口地域文化与写作学研究。

doi :10 .3969 /j .issn .1673 -5935 .2019 .01 .016

[责任编辑 ]谭爱兰

标签:;  ;  ;  ;  

黄河口历史文化内涵在民间故事中的表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