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本土文化打造美德育人环境论文

弘扬优秀本土文化打造美德育人环境论文

弘扬优秀本土文化 打造美德育人环境

曾国强

摘 要: 在现实生活中,优良传统美德育人价值逐渐凸显了出来。本土文化,是优良传统美德育人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为育人活动增添一些新的活力。同时,学生们会对本土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更加懂得保护本土文化。因而,要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尝试弘扬本土文化,借用本土文化打造良好优良传统美德育人环境。

关键词: 本土文化;优良传统美德;育人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不具备较强的思想意识自发控制能力,需要从外面进行灌输。而在优良传统美德育人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不够重视对优良传统美德传承活动的组织,育人手段相对单一,对于文化传统的传播不够广泛。同时,教育内容比较局限。针对这一种情况,要发挥好本土资源作用创新优良传统美德育人工作。

一、 优良传统美德育人现状

优良传统美德育人工作的开展主要是教育学生要有孝心,懂得尊敬长辈。同时,意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节俭好品质、自强精神和爱国心。于谦《无题》中曾提到:“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由此可知,向小学生灌输优良传统美德极为重要。目前,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优良传统美德育人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几个方面:其一,现今的办学理念过于僵化、刻板,未将优良传统美德融入其中,需要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其二,校园里缺少优良传统美德育人文化,不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造育人环境。其三,缺少对文化传统的宣传,缺乏对优良传统美德实践活动的组织。面对这一系列问题,要积极探求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弥补,发挥好本土资源优势,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目标。

二、 利用本土文化进行优良传统美德育人的对策

(一) 注意优化办学理念

为了积极贯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要注意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优化,让优良传统美德育人工作不再停留于口号和形式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了让学生有责任感、道德感、尊严感,需构建起“以人为本”传统美德育人目标,并尝试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明确利用本土文化开展一系列优良传统美德教育体验活动。包括征文大赛、演情景剧、班级论坛等等。此外,在办学理念上,明确要利用本土文化渗透优良传统美德,定期组织班主任优良传统美德论坛交流,分享育人成果。

我们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为了实现优良传统美德育人目标,将本土文化融入育人目标中,明确要积极探求符合时代要求基于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美德工作新路子,坚持“立德树人”办学态度,努力围绕本土文化资源改进和创新优良传统美德育人工作内容和方法;吸取本土文化精髓,打造优良传统美德育人工作特色品牌,全面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师生要掌握一定本土文化知识,树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道德情操。同时,在将本土文化融入优良传统美德育人中时,我们构建起了本土文化教育工作常态化机制,旨在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本土文化渗透意识,令学生在本土文化熏陶下懂得规范自身道德行为,养成诚实守信良好品质,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去过菲律宾的游客,尤其是消费力普遍较强的中国“土豪”们,一般都会吃烤乳猪(Lechon)和醋烹鸡(chickenadobo)这两道菲律宾“国菜”。

(二) 努力打造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育人理念、教师精神风貌、学生成长环境的缩影。在传统美德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重视育人环境,巧用本土文化对校内宣传展板、楼内走廊、清洁箱、路灯等进行布置,全方位彰显本土文化,以促使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熏陶下健康成长,主动传承优良传统美德。同时,在优良传统美德育人环境打造时,要重视发挥好本土资源优势开发一些用于纪念革命先烈的展馆,对学生起到教育和警醒的作用。本土文化,是优良传统美德育人工作的重要源泉,要将其融入校园环境中,赋予校园环境教育性作用。校园,是师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将优良传统美德根植到师生心中。

在优良传统美德教学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要采取多种途径对文化传统进行广泛传播。首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提倡利用大数据拓展本土文化传播途径,精准地将本土文化传播给每一位师生。针对此,可对校园网站的建设进行优化,专门开设一个弘扬本土文化的板块,滋润师生新田。同时,可利用微博、微信、QQ等通讯工具对本土文化进行宣传,让学生对本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努力践行本土文化中所体现的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等。其次,要尝试设立一个专门的本土文化普及工作委员会,负责通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方式向学生们展现本土文化魅力所在,激励学生主动吸取本土文化。

3.1.1 PIP5Ks基因家族各成员核酸序列分析 在NCBI搜索[15]PIP5K得到蓖麻PIP5Ks基因家族各成员的参考序列,并于表1中列出。通过初步分析从数据库下载的7个蓖麻PIP5K基因(表2)可以看到,除了PIP5K11的序列全长为1 501 bp,其他基因的序列全长均在2 853~3 246 bp。PIP5K11的序列全长为其他序列的二分之一左右,其编码的多肽链也因此较短。

“转发这条锦鲤,好运不断,心想事成。”2018年,上述表达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掀起数次狂欢。只要你能在小概率事件中“人品爆发”,展现超常运气,你就是“锦鲤本鲤”。

(三) 广泛传播文化传统

例如,我校为了打造良好的优良传统美德育人环境,努力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建立了一个“龙江风格纪念馆”,纪念馆里展示了多位革命先烈的足迹,实现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在革命先烈事迹影响下慢慢养成顾全大局、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同时,在育人环境打造阶段,我校在纪念馆门口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有的学生表演了芗剧《龙江颂》,有的学生表演了能够体现龙江精神的其他节目。现阶段,我校利用本土文化打造优良传统美德育人环境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寻找龙江后人”节目曾对我校校风进行过报道。同时,龙江精神在我校校园里开始广泛传唱开来。

在优良传统美德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期间,为了让学生传承本土文化中的良好精神。对于校园网站的设计,可提倡增设一个本土文化展示板块。在本土文化展示板块上,直观展示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江东桥信息,阐述江东桥依靠人工进行建设的历史。通过这个板块的设计,学生们将对江东桥的历史沧桑有一个直观感受,并从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进而产生浓浓的热爱家乡情感。在本土文化展示板块设计上,还可为学生呈现素有“一人守关,万夫莫过”之称的万松关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万松关关隘险峻等特点,深入体会其蕴含的一个人有万夫莫开之勇精神。

(四) 树立美德典型

为了提高优良传统美德的教育管理,要重视组织实践活动。而在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尝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树立美德典型。实践活动,有做、考察、实验、探究等多种体验环节,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将对优良传统美德形成更深的感受。对于实践活动的组织,可以故事会、报告会、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有目的地利用本土文化树立美德典型,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实践活动开展期间,还可将课堂作为教育主阵地,通过为学生介绍人物事迹的方式为学生树立美德典型,激励学生以美德典型为目标,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优良传统美德教学管理工作中,可要求教师以“爱国精神”为主题组织一次故事会。故事会上,巧用李林纪念馆本土文化,为学生介绍有关李林的人物事迹,回顾李林14岁返国并参加抗日救国会义勇队的故事。同时,以视频、图片的形式,为学生直观呈现李林组建晋绥第八抗日游击队,主动承担战争中掩护任务的事迹。接着,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故事。通过鼓励教师组织实践活动,能够让在学生故事会上了解到本土文化中蕴含的一些英雄文化,主动学习李林精神,更加爱国,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同时,故事会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实践活动形式,学生们将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主动搜集与李林相关的信息,继承她身上的道德责任观。

综上可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优良传统美德育人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关乎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学生民族自尊心、道德判断能力等的养成。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优良传统美德,要重视利用本土文化树立美德典型。同时,借助本土文化向学生广泛宣传文化传统,打造良好校园氛围,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白淑红.利用中华经典文化进行传统美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58.

[2]王燕,黄雪梅.“以美育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德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5):36-39.

[3]赵宏敏.浅谈小学生的美德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7(11):70.

作者简介: 曾国强,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

标签:;  ;  ;  ;  

弘扬优秀本土文化打造美德育人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