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的探讨论文_赖礼潜1,蔡莉莉2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的探讨论文_赖礼潜1,蔡莉莉2

1.晋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泉州 362200;2.晋江市内坑卫生院 福建泉州 362200

【摘 要】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2018年于我市疑似预防接种的接种不良反应总报告数175例,其中百白破疫苗占64例。对接种过百白破疫苗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在百白破疫苗接种的64例人次中,存在9例(14.06%)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咳嗽等,未出现威胁生命潜在危险反应。另外52例(81.25%)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皮疹、肌痛等。其他3例(4.69%)为无法诊断者以及原因待查者;观察上述人次的转归情况,得出结果为痊愈38例(59.37%)、好转20例(31.25%)好转,接受治疗者6例(9.38%)。结论: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和接种者的身体差异以及人员技术等均有关联,应明确接种部位,加强接种前后的健康宣教以及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不良反应出现。

【关键词】百日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宣教

百白破疫苗是国家计划免疫规定的免费疫苗,其为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专用疫苗[1]。通常情况下,接种者经其基础免疫3针后,所有被接种血清中抗毒素即可以发挥出有效的保护作用,有效率达95%,维持效果为10至15年。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但亦会伴随诸多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和过敏性休克等[2]。故而,除了让接种者接受有效的预防接种外,还应对百白破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单位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人群的研究资料,并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预防。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2015-2018年于我市疑似预防接种的接种不良反应总报告数175例,包括百白破疫苗占64例,其余为111例。其中百白破包括男42例,女22例,年龄在2至9岁,接种前体温<37℃,无任何禁忌症和过敏史,且无发热不适。

1.2疫苗种类和剂量

所用的疫苗为吸附无细胞百日破疫苗(生产厂家分别为: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接种剂量为0.5mL/人。

1.3接种方法

接种者的年龄、部位、方法及疫苗冷链等均根据操作规范要求进行,并在接种前向接种者父母讲述百日破疫苗的适用对象、效果、方法、适应证、不良反应等,取得其同意后再进行接种。

1.4观察不良反应

接种前,全面了解接种者近期生理状态,即是否存在发热不适,有无任何禁忌症和过敏史等,以及接种后观察30min后有无特殊情况出现。同时指导接种者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咨询观察接种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观察内容涉及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和变态反应,即包括接种者是否出现皮疹、瘙痒、咳嗽等,未出现威胁生命潜在危险反应。另外52例(81.25%)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皮疹、肌痛、哭闹、发热、寒战、过敏性休克以及荨麻疹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综合干预

(1)生理干预:针对出现上述生理不良反应的接种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法消除局部反应,以及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改善发热症状,皮疹这针对性予以过敏药,另外必要时基于抗休克的处理等。(2)心理引导:在接种疫苗前,予以接种者亲切的微笑,并采用逗趣的方式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并询问其年龄、喜欢的东西等,并通过语言鼓励,加深接种者的好感,同时加强引导接种者父母,使之建立正确的认知,对接种者提供更多的关怀和鼓励。(3)健康宣教:开展预防接种“妈妈课堂”,针对性的讲解和解答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以便对疫苗出现的症状及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充实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有效协助医院进行疫苗的接种。另一方面,对接种者成长过程中以及疫苗接种过程中的饮食安排进行调整和提示,对接种过程中存在的忌口,成长过程中应控制的膳食均衡予以告知等。

2.结果

在百白破疫苗接种的64例人次中,存在9例(14.06%)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咳嗽等,未出现威胁生命潜在危险反应。另外52例(81.25%)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皮疹、肌痛等。其他3例(4.69%)为无法诊断者以及原因待查者;观察上述人次的转归情况,得出结果为痊愈38例(59.37%)、好转20例(31.25%)好转,接受治疗者6例(9.38%)。

3.讨论

3.1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1)疫苗因素[3]:包括疫苗的纯度和均匀度问题,导致质量不佳,影响到使用和效果。同时,操作者如果在使用前未对疫苗进行严格检查,以及在使用时未充分摇匀、消毒不充分、注射部位未到位以及次数超标均会导致疫苗的使用,另外,冻结变性的疫苗亦有可能导致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2)个体化差异:接种者自身存在生理状态的差异性,如消化功能差、过敏性体质和免疫功能不全均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出现,另外,精神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不良反应。(3)其他因素:接种时间(如季节性以及运动后等)会加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使用泼尼松过量会加重不良反应。

3.2预防对策

在进行接种前,应仔细核对和评定接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过敏史等,并检查疫苗的名称、标签、批号、有效期等,查看药物是否出现发霉、异物、变色等,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应停止使用。严格控制疫苗存放温度,将百白破疫苗存放于2至8℃的避光环境下,且在存放时应根据有效期排列,谨遵“先进先出、近有效期先出”的原则。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免疫预防人员的资格认定,需经专业培训获得免疫预防资格证后才可上岗,并掌握各种疫苗属性和接种注意事项,提高自身的技术,认真执行“三查七对”,杜绝工作差错,进而避免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同时,定期开展预防接种“妈妈课堂”对接种者的父母进行统一的宣教,告知其接种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回家后应注意休息,当天不应参加激烈的运动,避免大量出汗刺激皮肤。

接种百白破疫苗时,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操作技术,严格掌握注射适应证和禁忌症,加强责任心,可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故而提高疫苗接种工作的预防工作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黄海霞,何育生,高桂英. 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 医药前沿,2013(17).

[2]程曼君,连庆华. 家长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减少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中的作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3):411-413.

[3]杨爱红.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145-146.

论文作者:赖礼潜1,蔡莉莉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的探讨论文_赖礼潜1,蔡莉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