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丁亚北

关于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丁亚北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表层存在早期损害的问题,从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和原材料以及沥青混凝土施工碾压等方面对公路工程密级配混凝土路面表层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施工 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

1、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技术

1.1路面基层准备

工程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容出现差错,才能保证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路面基层准备工作包括基层质量检查和基层平整度检查。

1.1.1基层质量检查

基层质量检查包括对路面常规压实度、强度等硬性指标,同时还有对基层表面的清洁状况检查,应该在基层质量检查过程中及时地处理路面基层的裂缝、松散、浮料等问题。基层质量的检查能够有效地防止面层沥青脱落、开裂。

1.1.2基层平整度检查

基层准备工作中对基层平整度的检查工作也至关重要。对不平整的基层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处理需要根据路面坑洼的大小来决定,对于坑洼较小的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可以选择用沥青混合料来填平和压实;对于坑洼较大的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需要首先在路面上铺撒石料,然后再用沥青进行填补至路面平整。

1.2控制混合料配合比

混合料的配置比将会影响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例如: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未达到标准要求可能会导致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沥青混合料配置比过小,会导致沥青的耐高温性得不到发挥,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产生严重车辙的现象。因此,在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必须严格,达到施工作业的标准和要求。如下图:

为了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就必须进行施工前的试拌作业,从而确定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矿料的加热温度。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试拌试验,验证混合料配合比的合理性。

1.3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摊铺的施工技术

1.3.1下承层的施工准备工作

下承层表面的质量必须保证,这样才能避免路面结构间的结合强度不受影响,因此,下承层的施工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施工人员应该及时清扫有松散和浮沉出现的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部位,同时还要谨记在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前在其上补撒透层油,对于沥青下面连接有污染的地方,及时清理干净,并且在其上补撒一层粘层油。

1.3.2施工放样工作

施工放样工作的妥善处理,能够保证摊铺路宽度的合理性和直线的平直。施工放样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对中桩位置的精确定位入手。对于弯道处的中桩定位,需要对弯道处的中线进行10m或5m一桩的加桩处理。在中线确定完后,施工人员应该按照中桩机涉及的宽度在路面的两侧标记出来。同时,施工人员应该在标高放样的过程中将下承层的标高差值厚度及本层需要铺设的厚度充分考虑在内。

1.3.3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摊铺结构的参数调整

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履带式摊铺机,因此就不得不对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摊铺结构的参数进行调整。对摊铺机的结构参数调整包括对熨平板宽度的调整、对螺旋分料器及熨平板前沿距离的调整、对螺旋分料器高度的调整以及对熨平板工作仰角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液压伸缩式熨平板的宽度应该为2500mm或者3000mm;螺旋分料器及熨平板前沿距离应该根据摊铺的厚度、基层的强度与刚度、骨料粒径等因素来决定。当摊铺厚度过大时,骨料的粒径也会增大,此时应该增加螺旋分料器及熨平板前沿之间的距离,反之,应该减小其间距离。螺旋分料器的高度主要受摊铺层的厚度影响,铺层厚的高度应该增加,反之应该减小。对于摊铺机熨平板的工作仰角应该适当调整,保证其受力的平衡并且能够满足施工的标准要求。

1.3.4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注浆时的注意事项

注浆结束后禁止立即提拔浆塞,至少需要保证30min以上。在注浆过程中,如果遇到注浆压力突然上升的现象,应该停止注浆泵运转;在注浆前,应该对注浆泵和输送管路进行耐压试验的处理,试验压力和试验时间都应该达到规定要求。试验压力保证在3MPa以下,实验室间不能低于15min。

2、公路工程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材料采购、检测的质量控制

在公路工程正式施工之前要对所有材料进行精心检验,通过必要的材料检测工作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达标。与此同时,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除了要考虑其质量状况,还要考虑成本因素。保障材料质量后,要尽可能的节约材料成本。选购材料要从规模比较大、信用比较好的大型厂商进货。

2.2机械设备检查

在开展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施工工程时,要发挥施工机械的作用,所以在施工之前要检查好有关的施工机械,保障机械设备的稳定性,使其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养护,使其性能处于最佳状态,避免出现故障,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工作效率,提高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效率。

2.3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生产混合料时要抽样检查一些进场使用的材料,使用一些规范来严格要求混合料,保障其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另外,要控制好混合料的温度,特别是其出场温度。同时还要科学的控制沥青的含量,保障其发挥作用。为加强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举例来看,要使计量系统尽可能的保持稳定,同时混合料的取樣上也要尽可能均匀,设定温度时也要维持稳定。

2.4公路工程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

在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检测和评定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它对整个路面工程的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检测时,要检测原材料、沥青面层等多个方面。对于原材料的检测来说,其最终目标是保证质量,防止一些杂质进入施工现场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沥青面层检测首先要发现其中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动态的管理施工状况,分析好收取的数据后如果有质量不合格的路面就要及时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路面的质量。

3结语

近几年,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为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施工流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确保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高磊。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郭俊英。浅谈如何搞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J].山西建筑,2002(7):24.

[3]王辉。工程资料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王双喜。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应对措施

[5]沈金安。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设计、施工经验回顾

[6]祁震林。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难点。

论文作者:丁亚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  ;  ;  ;  ;  ;  ;  ;  

关于公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丁亚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