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昭,龙籹安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价值,为脑血管介入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采取介入治疗的8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脑血管介入术患者护理期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脑血管介入术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I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改善脑血管介入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符合患者护理需求。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护理干预;脑血管介入术;术前焦虑;满意度

当前,脑梗死以及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多发趋势,和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情绪大起大落、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病增多等情况有关。针对脑血管疾病以介入治疗为主,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基于脑血管疾病的较高致残性以及患者疾病认知的不足,导致患者明显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介入治疗效果。为了改善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心理状态,需重视治疗期间护理工作。相关资料指出,给予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心理护理可以稳定患者心态、提高患者生活能力[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为例,总结心理护理干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8年6月,总计84例。纳入标准:(1)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血管造影等检查;(2)患者、家属自愿参与配合;(3)患者有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患病患者;(2)语言、智力障碍患者;(3)合并肿瘤患者;(4)介入治疗不耐受患者。进行8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组,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区间42-65岁,年龄均值(51.05±2.30)岁;疾病类型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2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7例;学历情况:小学10例,初高中19例,大专以上1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区间42-60岁,年龄均值(51.12±2.05)岁;疾病类型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23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8例;学历情况:小学8例,初高中209例,大专以上14例。2组脑血管疾病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计算,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术前准备、基础知识宣教以及病情监测等手术常规护理。

观察组——手术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1)心理疏导。责任护士和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家属配合度和信任度。通过和患者交流综合评估其社会、心理、年龄、性格等情况,并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主诉并在明确患者术前焦虑原因的基础上加以干预。另外,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脑血管疾病知识、介入治疗知识了解程度和治疗配合度,并以成功案例树立患者疾病治疗信心。(2)认知干预。以合理、恰当、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患者疾病诱因、症状、治疗方法等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另外,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相关手术器械,建立患者心理准备。(3)放松训练。协助脑血管患者平卧,微闭双眼且两臂置于身体两侧,指导其深吸气、慢呼气以及握拳、松开等训练,并进行关节肌肉放松训练。另外,通过播放轻音乐稳定患者情绪。(4)

环境干预。维持病房干净、整洁,做好通风、消毒工作,维持适宜温湿度,并视患者喜好摆放绿植,室内禁止出现尖锐物品,并做好防滑倒、防坠床等标识工作。

1.3观察指标

记录脑血管介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情绪评分改善情况,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指标评分标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参考QI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脑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佳[2]。

焦虑情绪评分标准——参考SAS焦虑情绪评分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说明脑血管疾病患者情绪越佳[3]。

1.5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19.0计算脑血管介入术患者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以%形式展开,X2检验;QIL、SAS评分改善情况以形式展开,t检验。相同指标结果若为P<0.05,表示2组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组间观察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指标评分改善比较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脑血管介入术患者QIL、SAS评分改善情况见表1。护理干预后QIL、SAS评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

表1 脑血管介入术患者QIL、SAS评分改善对比(,分)

3 讨论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呈逐年升高趋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等因素有关。介入术治疗脑血管疾病效果明显,但是基于疾病的特殊性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患者治疗配合度受到影响,并直接影响治疗预后效果。所以,为了保证介入治疗效果,需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在稳定患者心态的基础上促进预后。相关资料指出,脑血管介入术前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导致手术耐受度较差,手术应激反应增加,所以增加了术后并发症且患者生命体征异常[4]。丁岚研究指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具有推广价值[5]。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脑血管介入术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对比为97.61%vs73.80%、干预后SAS为(31.55±3.60)vs(46.05±4.05)分、QIL为(77.03±3.50)vs(58.05±7.05)分,P<0.05。由此说明,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治疗预后。和马雪梅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P<0.05[6]。

综上所述,脑血管患者介入治疗期间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在稳定患者情绪的基础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治疗以及预后。

参考文献:

[1]赵彩虹.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4):40.

[2]萧莉.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5):154-156.

[3]李晓坤.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研究[J].健康周刊,2017,(13):43-44.

[4]杨蕾.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2):176.

[5]丁岚.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2):129-130.

[6]马雪梅.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36):263-264.

论文作者:李昭,龙籹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昭,龙籹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