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马莉,赵会晶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在足底压痛点及其周围将1ml曲安奈德注射封闭。治疗组采用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P<0.05。结论: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足跟痛,可明显改善和缓解患者的疼痛,临床收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特色;三联疗法;跟痛症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161-02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的慢性疼痛,跟痛症好发于中老年肥胖人群,症状多种多样,但均以跟部跖面疼痛为主症[1]。目前认为多与足跟部的慢性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可伴有或不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一侧或两侧可同时发病[2]。临床主要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底或足跟部疼痛,严重时出现针刺样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我科采用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跟痛症患者收效显著,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跟痛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1~3年不等,其中单足发病20例,双足发病14例。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3个月~2年不等,其中单足发病14例,双足发病20例。两组患者依据《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为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跟下或跟后疼痛1周以上,排除急性外伤、骨病、感染等因素,X线示有或无跟骨结节处骨刺形成[3]。临床表现主要以足跟部疼痛为主,晨起时明显,稍活动后疼痛可稍微缓解,症状时轻时重,跟骨结节前下方有明显压痛,也有压痛见于跟前外侧和内侧者,行走时脚后跟不能着地。两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分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对照组 给予常规足跟封闭法治疗,将足跟部压痛点最明显的部位作为中心,碘伏消毒皮肤,将1ml曲安奈德注射液与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2ml混匀以痛点为中心注入,每周1次,注射2次后进行效果评价。

2.1.2治疗组

(1)采用中药离子导入仪(南京炮苑电子技术研究所NPD-4AE型)治疗。将本院自拟方(生川乌6g,川牛膝15g、当归15g、威灵仙15g、红花10g、乳香12g、没药12g、鸡血藤15g)加水煎煮成浓汁,治疗垫浸入煎煮好的38~42度的中药中,取出拧至不滴水,分别放于足跟痛点处和跟前外侧或内侧,将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电极片置于治疗垫上,避免与皮肤接触,上覆隔水垫,然后用宽松紧带固定,调节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模式导入药物15分钟后调整为按摩模式15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2)将本院自拟中药贴敷方(川乌30g、白芥子30g、补骨脂30g、当归30g、川芎45g、干姜30g、炙草30g、桂枝30g、海风藤30g、细辛45g、威灵仙30g、乳香30g)研磨成粉状,用白醋调成膏状,制成12×15cm大小、厚度0.3cm的药饼备用。患者俯卧,双足平伸,足跟充分暴露,足下垫治疗巾,将药饼贴敷于患者的足跟痛点处,用保鲜膜包裹,红外线治疗器(CQ-61)照射1小时,治疗结束将药饼在患处保留6小时。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

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期间穿软底平跟鞋,足跟避免负重、劳累。

2.2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治愈:足跟痛消失,行走自如,足跟压痛消失。好转:足跟痛不甚明显,行走自如,足跟压痛基本消失。有效:足跟痛有所缓解,行走时略有疼痛,足跟仍有轻微压痛。无效:足跟痛缓解不明显,行走疼痛,足跟压痛仍然存在。

2.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跟痛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足跟为全身负荷重心,由于跟底过度劳损和筋膜、肌腱的牵拉[5],造成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而引发跟痛。中医认为,跟痛症属于中医“痹证”[6]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诸病源候论》谓:“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因此足跟痛与人体肾阴、肾阳的虚损密切相关。肾虚为病之本,而外邪入侵,局部气血痰湿凝滞则为病之标。治宜补肾散寒、温通经络、消肿止痛为主。我科采用煎煮自拟方,通过中药离子导入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作用于患部,达到消炎、镇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中药贴敷方中当归、川芎、乳香舒筋活血止痛,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经络,醋离子有较强的组织渗透作用,加温后很快渗透至组织中,可起到软坚散结[7]、活血化瘀,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中药加白醋外敷患足跟,药物渗透肌肤直达病位,能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运行、软化骨刺、促进炎症消失[8],红外线治疗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足跟部缺氧状态,缓解疼痛。本文将68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中医特色三联疗法对跟痛症患者进行治疗能较好的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疼痛,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尹萌辰,莫文.体外震波治疗跟痛症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1):15-19,22.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上下册).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3]严立平.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跟瘸症2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4):4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刘建业.中草药熏洗滚动按摩法治疗足跟痛250例小结[J].中医正骨杂志,2001,13(4):47-48.

[6]郭天彬,刘洪.当归鸡血藤汤治疗跟痛症240例.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l(19):57.

[7]汤邦杰.中医伤科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45.

[8]张春丽.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4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10):27.

论文作者:马莉,赵会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马莉,赵会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