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初探论文_金吉

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初探论文_金吉

金吉

台州市纵横公路建设养护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028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是直接承担行车荷载作用与大气降水、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然而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其要耐磨、抗滑、平整与不透水性。本文就出现的某些现象阐述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

1.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概述

沥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很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现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铺层的压实,与它们相对应的机械设备分别为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自卸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在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之后,首先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再由自卸车把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运送到摊铺现场,直接卸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料斗中,由摊铺机按照事先调好的参数进行摊铺,压实机械紧跟其后分不同阶段进行碾压成型,然后检测路面的各项指标,看它们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最后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2.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步骤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1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对下承层的各项指标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只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1.2检查封层、粘层。对封层表面必须彻底清扫干净,表面不应该有松散颗粒,并用空压机吹净浮尘,污染严重的需用水清洗,如果封层局部破损,在下面层施工前及时补洒。

2.1.4人员及机械数量、类型

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连续性较强,且每个施工工序较为紧密,为此,在配置人员时要实行双班制,尤其在比较关键施工环节上,更要由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进行施工。

2.2材料准备

混凝土采用商品料,在专业拌和厂制备,根据室内配合比进行试拌。通过试拌及抽样试验确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按沥青设计用量进行试拌,试拌后取样进行试验,并将其试验值与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设计沥青用量的合理性,必要时可作适当调整。各集料之间要作好隔离措施,防止集料混杂,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2.3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高10~20℃,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储存时间不宜超过72h。净拌时间应为30~40s,不低于30s;拌和的混合料要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团结块以及无严重的粗细料离析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车装料时要前后移动,先中后两侧,装料不要太高;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到现场后要有专人测温,摊铺机前至少要保持五辆沥青混合料车,以保持摊铺的连续;沥青混合料车卸料时要缓慢卸料,并控制在空档,由摊铺机紧推缓慢前进。

2.5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

2.5.1初压

第一阶段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的熨平板前已经初步夯击压实,刚摊铺成的混合料的温度较高(常在110~140℃左右),通常用6~8t的双轮振动压路机以2km/h左右速度碾压2~3遍。驱动轮在前,静压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前进碾压轮迹振动碾压。也可以用组合式钢轮─轮胎(四个等间距的宽轮胎)压路机(钢轮接近摊铺机)进行初压。前进时静压匀速碾压,后退时沿前进碾压轮迹行驶,并振动碾压。

2.5.2复压

第二阶段至少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复压应该在较高温度下紧跟在初压后面进行,复压温度不应低于80℃。通常用双轮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或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和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先后进行碾压,碾压遍数按试验段的碾压遍数确定,通常不少于4~6遍。

2.5.3终压

第三阶段是消除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要求沥青混合料有较高的温度。终压常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沥青面层施工规范中规定的70℃,应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结束终压。

2.5接缝施工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往往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等病害,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施工时必须十分注意纵缝施工。对当日先后修筑的两个车道,摊铺宽度应与已铺车道重叠3-5cm,所摊铺的混合料应高出相邻已压实的路面,以便压实到相同的厚度。对不在同一天铺筑的相邻车道,或与旧沥青路面连接的纵缝,在摊铺新料之前,应对原路面边缘加以修理,要求边缘凿齐,塌落松动部分应刨除,露出坚硬的边缘。缝边应保持垂直,并需再涂刷一薄层粘层沥青之后方可摊铺新料。纵缝应在摊铺之后立即碾压,压路机应大部分在已铺好的路面上,仅有10-15cm的宽度压在新铺的车道上,然后逐渐移动跨过纵缝;横缝施工,横缝应与路中线垂直。接缝时先沿已创齐的缝边用热沥青混合料覆盖,以资预热,覆盖厚度约15cm,待接缝处沥青混合料清除,换用新的热混合料摊铺,随即用热夯沿接缝边沿夯捣,并将接缝的热料铲平,然后趁热用压路机沿接缝边缘碾压密实。保证摊铺沥青混合料热接,避免冷接缝应注意以下几点:

2.5.1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路面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避免产生过多横向冷接缝。

2.5.2施工中,要有运料车在摊铺机前等候,不间断地向摊铺机喂料,做到快卸、快铺、快压。向摊铺机输送材料的速率与摊铺机连续不断工作的吞吐能力相一致,尽可能使摊铺机连续作业。如果发生暂时性断料,摊铺机应继续保持运转,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和操作方法应及时调整,以保证沥青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不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

2.5.3合理安排工作程序,使接缝(包括纵缝和横缝)数量减小到最低限度。

3.结语

总之,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点,同样是难点,如何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公路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并不是一个简单单一的施工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并且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要对于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施工,特别是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更应该细致,以此保证工程质量,为公路交通运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宗泽,浅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123-124

[2]肖晓珊,特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4,29(6):101-103.

[3]张恒、周俊,浅析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施工,2013(56):203-204

论文作者:金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6

标签:;  ;  ;  ;  ;  ;  ;  ;  

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初探论文_金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