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四年级班级管理论文_杨清清

浅析小学四年级班级管理论文_杨清清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小良镇中心小学,525029)

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基础的单位,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质量的较好提升,影响着一个班几十位学生的未来。小学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必须强化班级管理,关键就是要建设好班集体,充分凝聚班级合力,形成为比学习、比做事、比进步的良好氛围。现将本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体会表述如下:

一.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得力的班干部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班干队伍就是班级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他能使一个松散的班级变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有利于教师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1.是选好班长和学习委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长和学习委员就是一个班的榜样,班长是做事的榜样,学习委员是学习的榜样。要把班级中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培养为班长,把善于学习且乐于帮助他人的学生培养成学习委员,在具体工作中全力支持班长和学习委员干好班级管理工作,使他们的榜样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2.是配强专项干部。重视卫生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等专项班干的挑选,把热心班级公益事情、公道正派、敢说敢做的学生调入班干队伍,通过班干组织这个平台对他们进行锻炼,强化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把他们培养成遇题能解、遇事能办的得力干部,增强班干的自信心和在学生中的威信。

3.是配齐小组长。小组长在班级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小组长能力强的不仅能使本组的学生遵守纪律、用心读书,同时还会对其他组造成比较好的影响。同时他们还负责者本组的具体事务,对如何协调做好一个组的工作实践得多。因此,一个班级各组都应配齐小组长,有必要的还要配一个副组长,鼓励支持他们充分强化小组管理,以小组管理的成效为班级争取荣誉。

二.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一个班级思想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既是一种有形的表现,又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优良的班风可以对学生个体产生“久熏幽兰人自香”的强化效应。但良好的班风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教育者花费较长的时间,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1.是从严管理。严格管理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性工作。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从而过到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为形成良好的班风而奠定基础。

2.是树立榜样。少年儿童模仿性强,榜样以其生动、具体和崇高的形象感染学生,激励他们仿效榜样,像榜样那样克服困难。要尽量从班级中发现榜样。

3.是鼓励为主。表扬和批评对学生行为评价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以鼓励为主,恰当的批评和表扬,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融洽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是优化环境。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优化教室环境是培养和形成文明班风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绿化美化。

三.赏识学生 扬长避短 增强凝聚力

教师所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心灵思想的人,他们也是具有个性特点的,在日常工作中,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对学生赋予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满足和成功的喜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尊重,关心,爱护等情感,使他们团结在教师周围,统一的集体中,长此以往,这种凝聚力逐步形成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需要,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

四.坚持爱每一位学生

爱是相互的。实践证明,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使每一位学生爱这个集体,要使学生爱这个集体,老师首先要对每个学生付出真诚的爱。

1.是严格优秀学生。对优秀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能够在解难获释中激发攻坚克难的无穷勇气,同时获得学习更深层次知识的一些技能和技巧,保证他们始终走在别人前面,成为佼佼者。但是,优秀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良,思想进步,但同样也具有孩子共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同样有缺点和不足。这就不能对他们偏爱,对他们的缺点就视而不见。应该既爱他们好的一面,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又从爱护出发,批评其缺点和不足,严格要求他们,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为某个学生是班干部而偏袒,做错事情的时候一样的惩罚,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扬长避短。

2.是宽容后进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有标准,就会有优与不优的情况。与优秀学生自信好学上进相比,后进生在心理方面普遍存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一方面想通过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赢得自尊,同时又因为基础差、辅导不到位等原因难以达到预定目标而更加自卑。对于这部分学生从点滴的鼓励中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至关重要,我们要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点滴的积极因素,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施展所长,让他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自尊心一步步得到满足,从而把老师的要求变为他自身的内在需要。

3.是强化中间学生。这部分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头脑灵活、自制力差,只要稍加重视他们就完全可以跨入优秀学生的行列,如果稍一松懈他们就会退到后进生的队伍,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就意味着能挖掘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另一种是智力一般、勤学苦练,随时稳定在中间或中间偏上的水平,对于这部分学生重点是培养他们开阔思维,强化举一反三的教学或辅导模式,在反复的发散思维训练中激发智力潜力,摸索出一些适合于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五.心理暗示 语言富于变化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工作中,教师熟练掌握不同年龄的孩子特有的心理反应,善于运用应变的语言艺术,暗示学生,小心翼翼地维护学生稚嫩的自尊心。学生都是好奇的,易出错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大多数教师会失望,采取责问、训斥的方法强制学生“必须这样,那样就错”,尤其碰到调皮的学生违反纪律时,更是大动肝火,怒斥一通,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不再犯错,可能会改正缺点,但是小学生并不成熟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条件反射式的排斥心理使他们干脆对任何事任何人保持冷漠。冷漠是带着面具的愤怒,常常是经验和学习的结果”因此讲究语言表达艺术,必须是教师熟练运用的技术手段。小心的运用语言变化,换一种口气,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场合,将学生幼小的心灵之花在教师的尊重中得到呵护,扶助孩子们以正面学习,形成自尊心。

六.将爱心融入班级管理

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队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大家评论是非,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

健全的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影响要比教师个人的影响大得多,它往往能解决一般教育行政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强化班级管理,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教师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

论文作者:杨清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四年级班级管理论文_杨清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