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香港中学会考复习课程的教学设计_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高中阶段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础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利完成会考的重要途径。

但会考复习既不是枯燥乏味的“划书活动”,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炒冷饭”,而应全面分析,多角度、多方面的精心设计,使每次复习课都富有综合性、专门性和新颖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程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

一、以知识网络为线索进行章节复习

会考复习首先要有一个整体观念,以前学习教材时,是逐章逐节进行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缺乏一个整体认识。因此,复习时首先应研究各章节的科学体系及逻辑体系,根据教学原则、教学大纲及教学实际,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严谨的知识网络,把各章节按照一定的体系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知识的整体观念。有了知识网络,学生便可以“顺藤摸瓜”,理出各章节的知识点。比如,“人口与城市”一章,可建立如下的知识网络:

我们在理出知识结构时,还要特别点出结构网络上的“纽结”,即重点的知识。重点知识不仅是重要的知识、关键的知识或是最基本的知识,而且是能产生广泛迁移的知识,它是知识网络中的纽结,是网上的纲。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个知识之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这个知识之网的纲,抓住了纲,就能使所学知识以简驭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把整个知识体系带动起来。

二、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

有了对地理知识的宏观认识后,可再从微观上,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这些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按各个地理要素进行专题复习,能把分散在各章节的地理知识按一定的体系串联起来,从而获得对某一地理要素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专题复习基本以各章节为主体,将其它章节的有关知识穿插其间,以达到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如按河流这一地理要素可进行如下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河流——“气候的产物”

(一)弄清两组概念:

1.河流、水系、流域

2.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资源

(二)河流水文特征: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水能、含沙量和结冰期

①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雨季的早或晚、雨季的长短

②影响流量的因素:降水量、流域面积

③影响水能的因素:地势、流量

④影响含沙量的因素:土质状况、植被覆盖状况

⑤影响结冰期的因素:1月平均气温及其在0℃以下的时间

⑥特殊的水文现象;黄河的“凌汛”及“地上河”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由补给源决定

(三)河流径流变化的特点:

1.空间来源:

2.时间变化:

①季节变化:由河流的补给类型决定

②年际变化: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河流年际变化大

3.改变不稳定径流的措施:修建水利工程

三、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

在会考复习中要重视地理图像的复习。高中地理教材中共有课本图像148幅,它们包括各类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模式图等。这些课本图像内容简明、生动直观、形象鲜明。它表达了地理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它的作用是用文字难以代替的。

在历年的地理会考中,图像及图表分析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粗略估计,江苏省地理会考从1992年开始以来,每年对图像的考查约占整个试题的一半。图像试题中有不少源于课本但加以改造,或取其部分,或重新组合的新图。

因此,我们在进行了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后,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读图分析题的训练,以课本图像为线索,引导学生以图释文,进行综合复习,从而帮助学生整理出图像分析题的规律。如“大气的热状况”一节,利用“上海7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精心设计问题,进行如下综合复习:

读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日出时间在4时左右,理由是:____。

②从图中读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达最大值分别是:____时、__时、____时。

③分析地面辐射最大值的出现落后于太阳辐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④分析大气辐射最大值的出现时间落后于地面辐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⑤此时,影响大陆天气的主要气团是:____________。

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还可采用电教辅助手段,将课本图像制成投影片,在短时间内,进行形象、生动的综合复习。这样,不仅加大了复习课的容量,而且还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标签:;  ;  ;  ;  ;  

高中地理香港中学会考复习课程的教学设计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