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的建设思路论文_田震

田震

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6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为城市增添色彩,净化人们的空气。但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利益价值,对水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强,但又没能及时做好保护工作,尽而导致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现在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问题倍受人们关注,为此多个城市已开始进行生态护岸建设,用以改善河道水资源质量与周边环境,增强城市生态效益,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

关键词:城市河道;综合整治问题;生态护岸建设

引言: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内容涉及:阻拦污水、治理污水、引清调水、底泥疏浚与陆域整治一系列工程,其中护岸工程关系着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将结合城市河道的特点,针对目前在综合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寻生态护岸的建设思路,从而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献力。

一、护岸工程的作用

护岸工程在城市河道建设中发挥着多种作用,不仅可有效地保护堤防与岸线的安全,还可有效地控制河势变化,增加河道的冲刷,提高抵抗洪水能力,还为城市河道沿线的景色添砖加瓦。[1]

种有大量植被的河流廊道,可有效地减少沿线自然景观中存在的各种物质,改善水资源质量,并可为沿线内物种提供富余的生存环境。

二、生态护岸建设现状

将城市河道与水利设施相比,水利设施主要用于农作物的灌溉,而城市河道没有,只是在汛期和涝期保障安全功能外,日常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娱乐休憩的地方。同时,城市河道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廊道,还具有生态资源的功能。一直以来城市水利设施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化发展速度,河道常出现淤积堵塞、水质污染差的情况,同时城市地势比较平坦,在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河道起伏小,流速缓慢,遭到破坏污染时无法进行自净,再一次造成淤积堵塞。[2]在有些城市河道沿边建有商业圈、居住区等,没有剩余的绿化地空间,城市河道无法进行大量的综合整治工作,而且城市居住区、商业区都在不断扩建,抢占了城市河道面积。

三、新思路,新形式

(一)结构稳定,防洪安全

生态护岸采用植物等天然材料,并与其它工程材料进行搭配使用,使城市河道拥有了生态功能的防护系统,提高河岸的稳定性。生态护岸的建设,首当其冲要考虑到河道的安全性,关系到物理结构的稳定与河道防洪排涝的功能表达两个方面。由于河道常年受到雨水的冲刷,坡面存在极大的不稳定。因此在生态护岸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环境的地质条件、水文状况,进行一遍遍模拟变形实验,检验算好稳定好、承载力等每一个数据,进行合理的护岸形态设计,保证生态护岸的安全、稳定性、持久性,使其能发挥出有效的防洪、固岸的作用。另外,针对河道水流的变化,适当的使用人力进行生态护岸的维护,尤其是在南方的雨季到来时。

(二)植被群落,绿色生态

生态护岸必须满足的另一要求是生物性,对原本的原生动植物没有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尽量不扰乱原有的栖息地环境,或者护岸完工后被本土生物接受。尽量不要选择外来物种,避免引起生物入侵,打破本地生态平衡。

用生态盎然绿色植被取代单一的砌石或混凝土护面,无论对环境而言还是视觉效果而言都是积极的。对于传统型护岸的改变,可从护面层绿化,坡面多孔化、粗糙化,近岸流态多样化三方面入手,从而改善环境。例如:可以利用柔性生态边坡技术固土护坡。如图(2)所示。

图(2)柔性生态边坡

柔性边坡技术的应用在中国还处于探索和起步的阶段,但在国外,这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自1850年本技术问世以来,已经在各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和推广。

柔性边坡就是使用特殊的土工织物袋,借鉴力学稳定的三角结构原理,采用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新型软体材料,透水不透土,对植物友善,建造有生命、会呼吸、零污染的永久性稳固的柔性生态结构系统,它采用正三角内加固紧锁结构+连接扣+植被根系形成复合稳定的边坡,该边坡受力具有科学的稳定性,对外界的冲击力有吸能缓冲的作用,抗震性能是传统边坡无法企及的。

柔性边坡同时具有良好的固土作用,由生态结构单元(生态袋)、螺纹钢锚杆、土工格栅、连结扣等和边坡相互联接形成稳定的力学结构,形成透水不透土、对植物友善的新型软体边坡,植物根系通过这种新型软体边坡自由生长,进入岩土基层,形成无数根系锚杆,从而建造成稳定永久性有生命力的生态边坡。

或可构造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种植灌丛、高草群落等,利用不等式的排放使阳光更好的照射进来。同时,生态物种的增加,为其生活增添了趣味性,生态护岸上参差不等的植被群落,有助于营造绿色生态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发展。

(三)多种型式,娱乐平台

除了安全性、生态性,生态护岸还需具备亲水性,这样就能让人们安全和便利地和水资源亲近,做法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需在结构上稍加注意。在生态护岸的建设中,可以进行U型、矩型、梯型等多种型式设计,确保能提供多种选择的空间,进而优化河道的调节能力。例如:将传统的断面变为复式断面,在干涸期和洪水期中间适当的预留可供人们上下的台阶,设置亲水平台等,平台与平台之间则会形成带状景观。复式断面的设计,可很好的弥补河道在干涸期和洪水期的遗憾,为其增加了景观,为人们提供了娱乐活动的平台。

(四)整体规划,主题设计

现代化的城市多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环境常年遭受大量的迫害,生态链已不复存在,现在要想恢复生态河道形象,必须大量的种植水生植物,用以优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同时,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在生态护岸建设上,要与人文历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尊重自然规律,利用美学原则,对护岸的四周布局进行整体规划,打造个性化设计,别出心裁的景观,增添城市魅力。另外,可进行生态护岸的分段设计,给予每一个段落一个主题,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景观效果,提供给人们丰富的景观形象。

四、结束语

城市河道建设生态护岸是十分有必要的,区域政府部门要进最大可能的给予生态护岸项目支持;管理部门、施工部门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实现通力合作;另外老百姓们也要拥有安全意识、保护意识,一同建设和维护城市河道生态护岸。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营造城市新的品牌形象,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乐.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的建设思路[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142-143.

[2]张天臣.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7).

论文作者:田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的建设思路论文_田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