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评价论文_李文华,罗金凤,刘增香,谢桃

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评价论文_李文华,罗金凤,刘增香,谢桃

李文华 罗金凤 刘增香 谢桃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检验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 目的:评价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32例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行血尿常规检查。观察血尿常规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白细胞异常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白细胞异常发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778,P=0.0003),且以白细胞升高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异常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小板异常发生率10.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6.3847,P=0.0115),且以血小板降低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淋巴细胞异常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异常发生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04,P=0.0037),且以淋巴细胞降低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异常发生率为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异常发生率10.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5.2624,P=0.0218),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尿蛋白异常发生率为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尿蛋白异常发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855,P=0.0000)。结论: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尿常规存在一定的异常结果,且主要表现在血常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较为明显,尿蛋白发生率高,血尿常规可以作为一项合适的筛查手段。

【关键词】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常规;尿常规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04-02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1],是我国卫生部规定的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来源于小型啮齿动物,以鼠类为主。患者一旦感染,会出现持续发热,皮肤黏膜或脏器出血,肾损害等,病情进展极快,严重病例,患者死亡的可能性也比较高[2]。疾病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对于改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而在筛查过程中的血尿常规是比较简易可行的辅助诊断手段,故我们此次研究了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自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32例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患者的诊断标准按照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方案中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0~60岁,平均为35.7±6.3岁。另选择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62岁,平均为36.1±5.9岁,均无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病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人群于清晨空腹抽血化验血常规,尿液采集随机尿。采用日本西斯美康2000i全自动血细胞仪和日本京东AE4020尿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血尿常规和尿常规指标的异常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a=0.05为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人群血常规指标异常情况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白细胞异常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白细胞异常发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778,P=0.0003),且以白细胞升高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异常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小板异常发生率10.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6.3847,P=0.0115),且以血小板降低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淋巴细胞异常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异常发生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04,P=0.0037),且以淋巴细胞降低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异常发生率为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异常发生率10.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5.2624,P=0.0218),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为主。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血常规指标异常情况

组别试验组(n=32)对照组(n=30)

异常情况升高降低总数升高降低总数

白细胞16 117213

血小板 11112123

淋巴细胞 01212112

中性粒细胞10 111213

2.2两组人群尿常规指标异常情况的比较:试验组患者尿蛋白异常发生率为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尿蛋白异常发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855,P=0.0000),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尿常规指标异常情况

组别例数尿蛋白(-)尿蛋白(+/-)尿蛋白(+)尿蛋白(++)尿蛋白(+++)总数

试验组32 912101023

对照组3026 3 100 4

3.讨论

我们此次研究也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血常规存在一些共性的特异性:所有患者白细胞异常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的白细胞异常发生率10.0%,且以白细胞升高明显为主;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异常发生率为34.4%,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的中性粒细胞异常发生率10.0%,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为主。这些与许多学者的研究报道一致。但在血常规指标中还有一些指标:比如患者的血小板异常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的血小板异常发生率10.0%,且以血小板降低明显为主;患者的淋巴细胞异常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的淋巴细胞异常发生率6.7%,且以淋巴细胞降低明显为主,这些指标的异常发生也有一定的共性。而在尿常规检查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尿蛋白异常发生率为71.9%,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的尿蛋白异常发生率13.3%,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对肾脏损害有一定的特异性,发病早期蛋白尿就提示肾脏存在损害情况。

综上所述,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尿常规存在一定的异常结果,且主要表现在血常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较为明显,尿蛋白发生率高,血尿常规可以作为一项合适的筛查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翠玲,肖立珠,范子田等.2004-2010年河北省迁安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31(1):94-96.

[2] 王翠玲,肖立珠,范子田等.2004-2010年河北省迁安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31(1):94-96.

[3] 李文芬,孔炜璠.流行性出血热病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关系[J].中外健康摘,2013,(43):252-252.

[4] 何怡,娄季武,唐莉等.东莞地区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6):144-146.

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 编号:2014D0401990017

论文作者:李文华,罗金凤,刘增香,谢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5

标签:;  ;  ;  ;  ;  ;  ;  ;  

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评价论文_李文华,罗金凤,刘增香,谢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