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与运行_国民收入论文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及其运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协调发展论文,我国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平衡发展到不平衡发展再到现在的协调发展的逐步演变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含义应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从广义上说就是赫希曼的“有控制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从狭义上说就是以效率和均衡的关系为标准,具体化为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的指导方针。它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可以使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相对协调、共同富裕的良性轨道。党和政府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兼顾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中间发展道路,是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和实际运作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从摆脱贫困,振兴民族工业出发,纷纷选择了平衡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我国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思想指引下,加大了中西部地区投资力度和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但在国力有限的条件下,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效益不高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即区域平衡推进和收入平均分配的选择是低效率的,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地区,以此为动力逐步引致和扩大对其它地区的发展。于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选择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倾斜发展东部地区。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用于有条件较快发展的东部地区,给以优惠政策扶持,让它先发展起来,带动和引致其它地区的发展。由此产生出来的经济效益和积累能力,比分散投入平衡增长要大得多,从而导致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增长。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5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4倍。在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沿海地区的贡献为58%,很明显,如果没有沿海地区58%以上份额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和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的。这充分说明,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区域不平衡发展是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扩散效应最大的地区中去,通过这些地区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但是,我国实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代价之一,是使本来一直存在的东西部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部为500.66元,西部为273.01元;1993年东部为1669.51元,西部为757.22元,数据表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绝对和相对差距呈扩大态势。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作一定的调整,使其保持一定的地区协调发展。从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提出就成其为必然的了。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界定及其运作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方针之一。如何理解这个方针,存在着多种表述。有的学者认为,协调发展战略就是从不平衡发展中求得相对平衡;有的学者认为,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协调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关系和利益关系,建立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体系;还有的学者认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我国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发挥各地的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促进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二是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以促进经济整体协调。显见,这些表述在理论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准确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含义,也难以操作。

我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含义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界定。从广义来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相对于区域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来说的,第三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赫希曼主张的“有控制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尽管“有控制的不平衡”发展意义上的协调发展战略是一个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它存在着一个实际运作上的困难,还需要更明确的界定。进一步从狭义来看,从效率与均衡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是效率优先,兼顾东西部地区均衡的模式;即相对倾斜东部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式;二是东西部地区均衡优先,兼顾效率的模式,即相对倾斜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式;三是兼顾效率与东西部地区均衡的模式,即东西部地区同步增长的中性协调发展模式。

为了进一步明确界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种模式的含义,我们运用动态发展观点,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移动来推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以便在实践中加以运作。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逐步向外扩张。我们以横轴表示东部发达地区国民收入(y[,东]),以纵轴表示西部不发达地区国民收入(y[,西]),以△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以△y/y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在附图中,当经济发展时,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扩张,由于东部地区生产能力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曲线的扩张幅度大于西部地区曲线的扩张幅度;以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A点表示上期东部与西部地区生产的国民收入的组合。

如果现期东西部地区生产点组合沿着AD方向发展,那么由D点决定的东西部地区生产点组合表现为东部地区国民收入增长率高于西部地区国民收入增长率。其公式是。这即效率优先,兼顾东西部地区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型,也就是相对倾斜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很明显,效率优先,兼顾东西部地区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会导致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而西部地区经济低速增长的区域发展格局。它一方面会导致经济总量高效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会引发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引起西部地区相对和绝对的发展滞后,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如果现期东西部地区生产点组合沿着AE方向发展,那么由E点决定的东西部地区生产点组合表现为东部地区国民收入增长率与西部地区国民收入增长率同步增长。其公式是。这即兼顾效率与东西部地区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型,也就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同步增长的中性协调发展模式,或者说是平衡发展模式。很明显,这种协调发展模式,以东部地区效率和速度的适当降低为代价,求得区域经济现有格局均衡发展。它一方面会导致总体经济以适度效率和速度的增长;另一方面会维持现有区域差距格局不变。

如果现期东西部地区生产点组合沿着AF方向发展,那么由F点决定的东西部地区生产点组合表现为东部地区国民收入增长率低于西部地区国民收入增长率。其公式是。这即东西部地区均衡优先,兼顾效率的协调发展模型,也就是相对倾斜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式。很明显,这种协调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是以东部地区效率和速度的较大牺牲为代价,求得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它一方面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另一方面不利于整体的经济效率和速度的提高。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范围在扇面三角形ABC之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间在曲线BC上。当现期生产点沿曲线向B点移动甚至突破B点时,就会出现绝对不平衡增长格局,即以西部地区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为代价的东部地区高速增长模型。其公式是。很显然,这种格局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难以承受的,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这说明,B点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上限。当现期生产点沿着曲线向C点移动甚至突破C点时,也会出现绝对不平衡增长格局,即以东部地区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为代价的西部地区高速增长模型。其公式是。很明显,这种不顾一切的以牺牲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为代价换得西部地区的高速增长的选择,一方面有利于加速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另一方面会降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因此,这种模式是不可取的,但它却表明了,C点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下限。以上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运作模型的推导和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论断,不仅是一个原则,而且是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准确运作的模型。在运作模型的上下限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相对协调的。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区域经济现存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可能不一致,因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运作模型的具体模式的选择应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便更好地保持区域经济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的新的协调发展。以上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运作模型的分析可以归纳如下:

运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会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97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东部地区为6.7%,中部地区为10%,西部地区为11%;199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东部地区为18%,中部地区为11%,西部地区为9.6%。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分析这些数据表明,在改革开放全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相对协调的。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遵循的是东西部地区均衡优先,兼顾效率,即相对倾斜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式,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在改革开放中后期,我们选择的是效率优先,兼顾东西部地区均衡,即相对倾斜东部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式,区域差距趋于扩大。

近年来,为什么一个本来相对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会被人们普遍看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格局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人们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因而引起误解;二是国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举措滞后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三是人们对现实的区域差距扩大缺乏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造成的。我们知道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劳务在一定时期产出的增长。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及其人均值或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发展则是指不发达经济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意味着在产出增长时,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收入分配、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的变革。在实践中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东部发展迅猛,西部发展缓慢,使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富者富得流油,贫者不得温饱,从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局。在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是奔小康。就在90年代东部地区奔小康的同时,全国还有6500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这种强烈的反差是令人深思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运作模型,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有增长大发展”的良性结局。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京、津、沪三个直辖市,沿海6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4个计划单列市,分别对口帮扶西部10个省、自治区。发达地区对口支持贫困地区,这是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我认为,要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必须加速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采取强有力的宏观区域经济调控措施,逐步实施东西部地区均衡优先,兼顾效率模型,即0<(△y/y)[,东]<(△y/y)[,西]模型,也就是相对倾斜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式。即在不削弱东部发达地区活力的前提下,以适当牺牲东部地区效率和速度为代价,换取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东部地区增长率,才能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才能帮助650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解决温饱问题,使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大道。

目前,中央的扶贫投入已增加到一百多亿元,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从1997年开始,投入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此举表明党和政府对扶贫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我认为,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财政倾斜政策。政府应在现有税收返还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规范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利用转移支付手段给西部地区提供资金补助。政府还应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税制。其根本出发点是给落后的西部地区多留资金,以培育它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多征税,然后把增量部分转移支付给西部地区。政府还应增加在西部地区投资,组建新的经济开发区,推动工业的发展,同时,利用财政融资手段,鼓励私人企业向西部地区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引导人力资本流向。总之,政府对西部地区的经济调整应是全方位的。调控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输入资金,而在于完善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强化西部地区长期自我发展能力。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与运行_国民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