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学科建设论文

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学科建设论文

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高校论文,对策研究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是学校的立足之本,这一点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正式启动之后, 人们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更是提到新的高度,因为人们深切感到“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校”。然而学科建设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几个问题,笔者认为是当前学科建设中应着力解决的。

一、问题

1.“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难以奏效的。但不少单位的学科建设长期以来处于若干职能部门各管一摊的状态,没有校一级的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的宏观管理和研究,造成“政出多门”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学科建设的效果。

目前涉及学科建设的职能部门主要有研究生院(处或部)、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设备(装备)处等。但这些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范围划分不明,又缺乏校一级的专门机构的有效协调,造成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性、政策衔接性、规划一致性不够,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的情况。如在学科点队伍配备问题上,人事部门可能偏重于从编制方面考虑,按常规的师生比例划拨编制,并尽量压缩人员编制,而研究生院(处或部)等部门可能侧重从学科点发展的需要方面考虑,根据学科的发展方向,要求每个相对稳定的方向均要有学术带头人,并配备相应的结构较为合理的梯队。这显然与人事部门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步调一致,共同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有的学校虽已建立了专门的校级学科建设领导机构,但因种种原因,如院、系一级的基层机构未能完善等,亦未能有效地行使其应有的职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盲目求热”,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不仅各学科要有自己的规划,学校也应有总的规划。而且,在制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各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内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科的总体发展方向,在给学科“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换句话说,学科建设规划应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但是目前,一些学校在学科结构的“优化”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存在着脱离本校所在地区的主导行业、优势行业,脱离本校的服务面向,脱离本校的优势学科,盲目求热求新求全的现象。这些学校在片面强调学校总体的“规模效应”时,却忽视了各学科自身的规模效应,不少学校在脱离本校的优势学科的情况下,纷纷增设新的、热门的学科专业,从而出现了不少在本校缺乏优势相关学科支撑的“势单力薄”的新学科,这种做法,显然对学科建设及学科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老、同、活、散”,不少学科研究方向存在问题。

学科的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龙头,研究方向的确立是学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它将约束或带动学科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目前学科建设中研究方向的问题主要是“老、同、活、散”。所谓“老”,是指研究方向长期以来内容偏老,与本学科领域内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脱节,缺乏新意和前沿性。“同”是指不同单位同学科的研究方向的内容相互雷同,缺乏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活”是指有的研究方向的确定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变化快,缺乏相对稳定性,难以形成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的特色与优势。“散”则是指有些已确立的研究方向没有很好地形成学科点全体人员一致的主攻目标,致使研究力量分散。

此外,还存在着研究方向与科研课题不一致的现象。

4.“见树不见林”,忽视形成学科群体优势。

各个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又不是彼此孤立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同一门类的学科之间打破障碍,进行交流与结合,而且需要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以求在其结合点上派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因此,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只看到彼此相对独立的一个个学科的“单打一”的水平上,而应在按各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在建设好各个学科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的群体优势。

目前虽有部分学校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但仍有不少学校未能给以足够重视。

5.“青黄不接”,学科带头人出现断层。

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流的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而学科带头人又是学科学术队伍的“领头羊”,是关键之关键。

目前,高校中学科带头人队伍出现比较严重的“青黄不接”局面,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其一,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

中科院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然而,在全国527名中科院院士中, 高校中只有191人,仅占36%,且地区分布和学科结构很不均衡。目前有博士学位 授予权的高等学校219所,这些学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专业点2011个,而高校中博士生导师仅6299人,平均每所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拥有的博士生导师不到30人,平均每个学科、专业点只有3个导师。显然,学科带头人队伍数量不足,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数量更少。

其二,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

综观目前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年龄结构状况,第一代学科带头人都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再过几年,第二代学科带头人也将陆续到达退休年龄。因此,年龄老化已成为学科带头人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仅以上海高校为例,就足以说明问题。上海高校23名中科院院士中,60岁以上的21名,占90%,年龄最大的92岁,平均年龄达73岁。前四批527 名博士生导师中56岁以上的501名,占95%强(其中60岁以上的420名,占总数的80%)。即使将大大年轻化了的第五批博士生导师计入,783 名博士生导师中,56岁以上的亦达670名,超过85%。52 个国家重点学科114名带头人中,60岁以上87名,占76%,平均年龄66岁;42 个市属重点学科55名带头人中,60岁以上40名,占73%,平均年龄66岁。

与之相反,55岁以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屈指可数,学科梯队中缺少40—50岁年龄段的骨干教师,不少学科无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上海高校五批增列的783名博士生导师中,41—55岁的仅有104人,占13%,40岁以下的仅为9人,上海高校的中科院院士中59岁以下的仅有2名。

二、对策

1.统一管理,明确分工,为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1)建设和完善学科建设领导机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由校长挂帅、研究生院(部、处)和各职能处领导以及若干名知名教授参加的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部、处)。各系也应相应成立以系主任为首的学科建设领导机构。对跨系(所)的学科建设工作,由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指定牵头系(所),负责或建立便于工作的跨系(所)机构。

(2)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一般来说,研究 生院(部、处)是主管学科建设的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制订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牵头组织实施;对全校学科建设情况定期进行调查和分析,组织学科评估工作;受校长或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委托,随时召集有关单位就学科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定期检查计划和各项任务的执行情况;结合学科建设的进程,提出学科点的建设规划,并组织有关系、所,落实规划的实施。此外,对科研处、人事处、设备(装备)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范围也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明确规定,使各职能处相互协调,彼此配合,步调一致,共同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2.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为学科建设制订科学的总体规划。

(1)各类、各层次高校学科建设过程虽具有同向性,即总目标都 是要达到教学科研的更高水平,同时在具体要求上又具有差异性。即使是同一学科,由于不同层次高校基础不同,任务不同,社会需求不同,虽然其学科建设的总目标一致,但在同一时期内对它们的具体要求都是很不相同的。因此,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校,应根据自己特定的服务方向和特定的任务,制定出能体现自己类别、行业和地区特色的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地方高校应根据所在地区产业中的主导行业、优势行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制定与之大体对应的学科建设规划。部委所属高校,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应考虑学校所在省、市的支柱产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那种脱离实际“赶时髦”——盲目求热求新求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科“小而全”的学校犹如“小而全”的企业一样,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就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了。

(2)学校在制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时,应在认真调查分析学校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或学科群体),以保持已有的学科特色,发挥已有的学科优势为基本原则。这一点国内已有一些学校做得较好。如,南京大学把“以基础学科为依据,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博士点学科为骨干,发展交叉学科、高科技和现代工程学科,加强应用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并进而确定了“扬优、支重、改老、换新”的学科建设方针。同济大学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学科建设的方针,即进一步发展和更新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大力发展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上海市支柱产业的新兴学科;同时鼓励学科交叉,加强学科群的建设,形成综合优势。

3.瞄准前沿,结合实际,确定富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

(1)只有及时把握当前本学科领域内国际上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 势,正确估价本学科点的水平与所处的地位,并找出本学科点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才能确定具有新意的、前沿的学科研究方向。

要针对国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找准对学科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再结合本学科已有的特色和优势,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只有前沿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才具强劲、持久的生命力,才具一定的稳定性。研究方向只有相对稳定,才有可能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优势。

(2)确定研究方向需要进行反复的科学论证,切忌过多的随意性 。论证的方式可以多样。公开论证不失为可取的方式之一。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方案,拟定待论证的研究方向,接着在系(所)或学科范围内进行初步论证,然后由若干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进行公开论证,通过提问、质疑及评议,最后确定研究方向。

4.建设学科群体,形成综合优势。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突破往往是在几个学科交叉的结合部位。

因此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科群体优势的建设。

(1)性质相近的学科可以组成实体(如学院),形成基础、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开发协调发展的学科联合群体。

(2)根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学校今后的发 展方向,择优组织若干重点学科和一批博士点学科进行通力协作,形成一种在学科交叉领域,前沿性课题,以及若干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价值课题上具有突破能力的多学科力量的凝结,从而加强和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学术优势,争取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并在若干高新技术应用领域显示较强的竞争能力。这些学科群点建设将会分别带动相关学科水平的提高,强化原有的特色和优势,促进相互交叉、渗透和联合,从而提高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3)以大型综合性科研项目为纽带,组织大系统研究,形成跨大 类学科的联合群体。这在西方著名大学已早有先例,他们称之为“专门研究组织”(ORU—Organized Research Units), 是大学中属第一流水平的科研攻关集体。国内部分学校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北京大学,结合重点综合课题,组建了一些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横向联合的学科群体。其组织形式主要是多科的联合研究中心,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社会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等。理工科院校还可以组建跨学科的中心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

5.积极培养、认真选拔,加速造就新一代学科带头人。

(1)政策导向向培养学科后备队伍倾斜,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科梯队。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的中坚和未来,是学科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队,必须采取倾斜政策进行培养。如,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校内外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在职务评审中,按学科梯队需要设岗,对中青年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指标单独切块,打破论资排辈,让优秀中青年脱颖而出;把思想素质好、业务强,又有组织能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推上教学、科研领导岗位;拨专款资助中青年教师出版学术著作,设立专项基金,为中青年教师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提供条件;推荐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各学术组织任职;优先安排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跟踪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同时采取切实保障措施,解除中青年教师生活方面(如住房)的后顾之忧。

(2)按照中央“要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的学术和 技术带头人”的要求,在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做好选拔年轻学科带头人的工作。选拔年轻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要求是,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副教授以上职务;在教学、科研上已取得突出成果,开出学科前沿课程,担任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掌握学科最新动态;承担国家、部委、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担任教研室(或学科组)主任以上行政职务,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政治素质优良,业务水平高超,工作精力充沛,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选拔方法可采取基层和知名教授推荐、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党政领导初审、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的方法。

标签:;  ;  ;  ;  

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学科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