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人工泪液联合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论文_刘森

(高邮市人民医院 江苏 高邮 225600)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泪液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干眼症的具体效果。方法:将本院眼科10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人工泪液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基础上,加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快速帮助患者消除结膜炎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干眼症;人工泪液;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7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080-02

干眼症是眼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干眼症引发的不适症状,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泪液是临床上对抗干眼症的专用药物,滴入眼睛后,浸润眼表,可以起到一定的物理润滑的作用,但整体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院为了帮助患者快速摆脱干眼症的困扰,在使用人工泪液的基础上,加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具体的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本编号,使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有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52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7±8.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7例,有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53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1±8.3)岁。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较为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对比研究对象。

1.2 出入组标准

入组标准:(1)依照WHO干眼症诊断标准确诊的患者;(2)没有其他严重眼科疾病的患者;(3)没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4)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1)泪膜破裂时间短于10S的患者;(2)经过泪液分泌试验,其结果在5mm以上的患者;(3)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4)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每次在双眼各滴入1滴人工泪液,每天滴4次,每次之间的间隔时间保持大体相同。

(2)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人工泪液治疗的基础上,在加用普南扑灵滴眼液进行治疗,普南扑灵滴眼液同样每次在双眼各滴入1滴人工泪液,每天滴4次[1]。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疗效评级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具体判定的标准如下:痊愈:患者在治疗后眼睛干涩、眼红、疲劳感、畏光等一系列症状全部消失,且无反复;有效:患者在治疗后眼睛干涩、眼红、疲劳感、畏光等症状有2种或以上消失,整体好转;无效:患者的上述症状在治疗后没有改善的迹象,甚至出现病情加重。

(2)试验评分

BUT试验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S为0分;8S≤泪膜破裂时间<10S为1分;5S≤泪膜破裂时间<8S为2分;泪膜破裂时间<5S为3分。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没有角膜荧光素染色的为0分;角膜出现分散的荧光素染色点,但数目少于20个为1分;染色点弥散,数目超过20个为2分;角膜出现融合荧光素染色区域为3分。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用t和χ2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统计见表1。

3.讨论

干眼症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引起的一种眼表和泪液疾病,处各种眼表不适症状之外,还会引起患者的视力变化以及泪膜不稳定,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眼表损伤,并伴随眼表炎症反应和泪液渗透压的增高。虽然干眼症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国内外的大量眼科研究表明,炎症在干眼症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患有干眼症的患者,其泪液和眼表组织中各种炎症介质表达明显增高,造成泪膜稳定性失衡,并破坏正常的眼表结构。所以,治疗干眼症一方面要通过药物润滑缓解眼表不适症状,另一方面就是要对抗和消除炎症反应。

人工泪液是临床上治疗干眼症的一种常规药物,是仿照泪液成分和性质人工合成的一种液体,通过浸润眼表可以起到缓解干涩、物理润滑的作用针对一般由泪液不足造成的干眼症效果较好。但由炎症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干眼症,单纯依靠人工泪液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普南扑灵滴眼液是一种典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滴入普南扑灵滴眼液之后,可以有效降低环氧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3]。对于干眼症并发的结膜等部位的炎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通过研究证实,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治疗后BUT试验及角膜荧光染色试验的评分结果也都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整体效果提升明显。

综上所述,在使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基础上,加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快速帮助患者消除结膜炎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锋.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5(36):30-31.

[2]郝丽,宋庆欣,马丽颖.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

[3]衡娟.非甾体类抗炎药、人工泪液联用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28).0.

论文作者:刘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非甾体类抗炎药、人工泪液联合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论文_刘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