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沈玉平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沈玉平

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82

摘要: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耳鼻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在86例耳鼻喉病变患者当中,应用鼻窦内窥镜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3%,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7%,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3.0%。结论: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充分发挥了鼻窦内窥镜的优势作用,其治疗有效率高,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患者的满意和青睐,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

鼻息肉、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喉疾病,患者的鼻腔和鼻窦周围组织发生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手术是有效的治疗途径。但是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需要采取微创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1]。目前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使术野更加清晰,尽可能保护鼻窦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耳鼻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讨鼻窦内窥镜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耳鼻喉病变患者86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39例,年龄范围为20~72岁,平均年龄(43.8±5.1)岁;其中慢性鼻窦炎23例,鼻息肉合并坏死行上颌窦21例,鼻息肉伴鼻窦炎25例,鼻出血12例以及耳聋耳鸣等耳鼻喉疾病5例。以上排除高血压、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以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1.2方法

加强对患者的全身检查,观察患者血压、血糖各项指标。针对鼻窦和鼻腔部位行X射线以及CT检查,进而了解耳鼻喉病变的具体情况,保持患者口腔、鼻腔以及耳腔部位的清洁,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将耳鼻喉内窥镜伸入病人口腔、耳腔或鼻腔内进行探查,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优势,同时具有放大的效果,能够更加清晰的窥视上颌窦开口、鼻咽部咽鼓管开口、腺样体组织等隐匿的部位,便于手术操作。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可有效避免手术器械对患者的耳鼻喉腔壁和黏膜造成损伤。注意观察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妥善的进行处理。使用利多卡因棉片置于口腔、耳腔或鼻腔粘膜表面来进行麻醉和镇痛,便于顺利进行内窥镜操作[2]。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痊愈、好转以及未愈患者例数,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患者对治疗的的满意程度,比较对护理感到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患者例数,治疗有效率=(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在86例耳鼻喉病变患者当中,治疗痊愈46例(53.5%),好转36例(41.9%),未愈4例(4.7%),治疗有效率为95.3%(82/86)。

2.2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其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在86例耳鼻喉病变患者当中,患者术后出现鼻出血1例(1.2%),鼻腔粘连1例(1.2%),眶周瘀血2例(2.3%),并发症发生率4.7%(4/86)。患者对治疗感到十分满意55例(64.0%),一般25例(29.1%),不满意7例(7.0%),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93.0%(80/86)。

3.讨论

耳鼻喉病变会引发耳腔、鼻腔以及口腔不适,并导致出血和感染,影响患者的耳鼻喉功能。在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为了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应用鼻窦内窥镜。充分利用鼻窦内窥镜高分辨率、视野清晰的特点,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耳鼻喉的生理结构,寻找隐匿病灶,便于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在清晰的术野下,能够准确判断病灶位置,规范化执行手术操作,降低手术创伤,同时能够将病灶予以彻底清除,避免残留而引起复发[3]。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减少了鼻出血、鼻腔粘连以及眶周瘀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鼻窦内窥镜下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应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持续予以改进和完善,推进鼻窦内窥镜在临床医疗中的普及应用,为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治疗,86例耳鼻喉病变患者当中,治疗痊愈例数占53.5%(46/86),好转例数占41.9%(36/86),未愈例数仅为4.7%(4/86),其治疗有效率为95.3%(82/86),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7%(4/86)。患者对治疗感到十分满意占64.0%(55/86),一般占29.1%(25/86),不满意占7.0%(6/86),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93.0%(80/8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鼻窦内窥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治疗效果更好,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付永志,刘晖 . 探讨鼻窦内窥镜下诊治鼻出血的应用价值及其适应证 [J]. 中国医学工程,2014,22(7):97.

[2]史凌改,张文岐,杨彩荣 .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修复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159-160.

[3]王成硕 .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26(8):347.

[4]杨红珍. 耳鼻喉科手术患者88例临床护理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263-264.

论文作者:沈玉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沈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