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袁兆康[1]2001年在《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晚期血吸虫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晚期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1、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照为正常人和慢性血吸虫病人。配对条件为性别、职业相同、年跳差5岁以内、住同一自然村。调查研究对象血吸虫病的患病史、治疗史、疫水暴露史、社会经济状况、营养状况,同时检测研究对象的细胞、体液免疫水平、乙肝五项和ABO血型。统计分析用SAS6.12版软件,方法为1∶1、1∶2配对单因素和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吸虫病检查次数、第1次患血吸虫病距末次治疗时间、第1次患血吸虫病距本次调查时间、HBSAg~+、HbcAb~+、小叁阳为晚期血吸虫病发病危险因素;人均住房面积、Th为晚期血吸虫病发病保护因素;未发现晚期血吸虫病与ABO血型的关联性。结论: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生与血吸虫的反复感染、血吸虫病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病程迁延不愈、合并乙肝感染、社会经济状况差、细胞免疫免疫水平降低有关。

李以义, 李君, 何忠, 夏志明, 赵正元[2]2010年在《洞庭湖区新发生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发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洞庭湖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2007年新发现的腹水型和巨脾型晚血病人60例作为病例组;以配对条件选择120例慢性血吸虫病人作为对照组。设计包含晚血危险因素的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收集信息。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晚血病人发生的单因素及条件logistic回归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乙肝病史(OR=10.729)、接触疫水方式(OR=3.919)、年均接触疫水天数(OR=5.457)和近10年化疗次数(OR=1.578)4个因素为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血吸虫病查出次数为晚血发生的保护因素;未发现晚血与年人均收入、文化程度、晚血家族史、血吸虫病检查次数和血清学检查阳性次数5个因素的关联性。结论长期接触疫水、反复感染、未能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是晚血发生的关键因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可加速晚血的形成。

蒋国雄, 郭志荣[3]1999年在《日本血吸虫病与胃癌死亡率关系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探讨日本血吸虫病与胃癌死亡率的关系,对江苏省原昆山县1984~1986年间15岁以上有或无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群中胃癌死亡病例资料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男女,有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群的胃癌死亡率显着高于无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群(P<0.01),有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群的胃癌死亡率更高,提示日本血吸虫病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袁兆康, 周小军, 郑辉烈, 刘汉强, 严涛[4]2002年在《晚期日本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1∶ 1、1∶ 2配对病例 -对照研究。对照组为健康人 ,慢性血吸虫病 (慢血 )患者 ,每组调查 2 13例。调查内容包括 :血吸虫病患病史、治疗史、疫水接触史、社会经济状况及营养状况等。检测细胞、体液免疫水平、 5项乙肝血清标志物 (HBVMs)和 ABO血型及 B超等。用 SAS软件 ,以 1∶ 1、1∶ 2配对单因素和逐步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血吸虫病检查次数 (OR=1.16 8~ 1.311)、首次患血吸虫病距末次治疗间期 (OR=1.14 2 )和距本次调查间期 (OR =1.0 89)、HBs Ag+ (OR=4 .6 83~ 10 .75 9)、HBc Ab+ (OR=2 .873)、HBs Ag+ +HBe Ab+ +HBc Ab+ (OR=7.6 0 4 )为晚血发病危险因素 ;晚血患者人均住房面积较小、年均收入较低 ;未发现晚血与 ABO血型的关联性。 结论 晚血的发生与血吸虫的反复感染、血吸虫病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及感染间期长有关 ,合并乙肝感染、社会经济状况差及细胞免疫水平降低可增加其发病的危险性

袁兆康, 郑辉烈, 周小军, 刘汉强, 陈年高[5]2002年在《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关系的配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1∶ 1,1∶ 2配对病例 -对照研究的方法 ,两对照分别为慢性血吸虫病病人和正常人 ,共配 2 13对。调查被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血吸虫病与肝炎患病情况、家属患肝炎情况 ,同时检测乙肝 5项指标。统计分析用 SAS6 .12版软件 ,方法为 χ2检验与条件 L 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除 HBs Ab外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炎患病率、家属肝炎患病率、HBs Ag、HBc Ab、HBe Ag、HBe Ab、大叁阳、小叁阳的阳性率 (2 3.94 %、15 . 96 %、2 9.11%、37.0 9%、15 .0 2 %、38.5 0 %、4 .2 3%、19.72 % )均显着高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9.39%、5 .6 3%、14 .0 8%、16 .90 %、7.5 1%、2 0 .19%、0、7.89% )和正常人 (7.5 1%、5 .16 %、15 .0 2 %、2 0 .19%、1.88%、19.2 5 %、0、9.86 % )(P均 <0 .0 5 ) ,经 L ogistic回归分析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大叁阳和 HBe Ag阳性率的比值比 (OR)值分别达 2 0 .934和8.0 0 (晚血与正常人 1∶ 1配对 )。 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炎关系密切 ,可认为两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彭秘辉[6]2013年在《健康教育对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人合理饮食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人的饮食依从性效果,分析健康干预效果影响因素,帮助晚期血吸虫血病人建立合理的饮食行为,提高生存质量,从而减轻社会疾病负担。方法:1采取方便抽样抽取90名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病人合理饮食依从性进行评估。2使用Epidata3.2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与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使用卡方检验,定量指标使用t检验,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采用Scheffe可信区间法计算可信区间。结果:1.对90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病人饮食依从性得分由15.73±4.22提高到20.43±3.39,合理饮食行为依从性好的比率由56.67%上升到92.22%(P<0.05)。2.男性病例合理饮食依从性从干预前的61.40%上升到干预后的92.98%,女性病例合理饮食依从性从48.48%上升到90.91%;<60岁和61岁及以上组分别由62.79%和48.94%提高到95.35%和89.36%;小学及以下文化组从50.85%提高到91.53%;已婚组从64.41%提高到93.22%,未婚/离异/丧偶从41.94%提高到92.22%;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组从55.54%上升到91.89%;病程≤5年组从76.47%上升到97.06%:病程6年以上组从44.64%上升到89.29%;无上消化道出血史组干预前的71.43%升高到干预后的92.86%,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组由43.75%上升到91.67%;住院次数≤2次和3次及以上组分别由46.43%和90.24%上升到65.31%和93.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女性健康干预前后合理饮食依从性率差的可信区间(%)分别是31.58±11.36和42.43±11.91,女性大于男性;≤60岁和61岁及以上年龄组分别为32.56±10.89和40.42±12.13,61岁及以上年龄组率差大;小学及以下文化的病例率差为40.68±11.82,高于初中及以上组;已婚和未婚/离异/丧偶组分别为28.81±11.17和48.38±11.89,未婚/离异/丧偶组率差大;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组率差接近;病程≤5年组为20.59±9.43,病程6年以上组为44.65±12.10,病程6年以上组率差大;无出血史和有出血史分别为21.43±10.74和47.92±11.73,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组率差大;住院次数≤2次组(43.90±11.99)大于3次及以上组(28.57±11.01)。结论:1.健康教育干预后,病人合理饮食行为依从性好的比率由56.67%上升到92.22%。2.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人合理饮食依从性。3.病人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人均月收入≤300元)、病程、上消化道出血史、住院次数等特征分层,合理饮食行为依从性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提高。4.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未婚/离异/丧偶、病程6年及以上、有上消化道出血史和住院次数≤2次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更佳。

蒋国雄, 郭志荣[7]1999年在《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癌死亡率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癌死亡率的关系,对江苏省原昆山县1984~1986年15周岁以上有或无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群中肝癌死亡病例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定群研究。结果发现,无论男女,有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群的肝癌死亡率显着高于无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群,有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群的肝癌死亡率更高。提示日本血吸虫病可能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两者的关系,尤其是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癌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侯循亚[8]2006年在《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急血)是由于雌虫成熟大量产卵,虫卵抗原释放,刺激机体引起的以午后高热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发生在对血吸虫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或一次大量感染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潜伏期平均为41.5天。经总量120m/kg吡喹酮(6日疗法)杀虫治疗后,部分患者因发热持续不退需行第二疗程的吡喹酮治疗。发病前有反复疫水接触史的患者,复治率尤高。有报道,吡喹酮的治疗效果部分依赖于宿主的免疫状态。动物试验证明:杀成虫的吡喹酮联合杀童虫的蒿甲醚治疗血吸虫感染,其效果高于单一药物治疗,目前尚无联合用药治疗人体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吡喹酮120mg/kg剂量偏大,而总量60mg/kg应该足够。为进一步考核吡喹酮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家兔动物试验。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血吸虫病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考核,以寻求一种最佳的急血治疗方案,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同时初步了解急血患者治疗前的免疫状态。目的1.比较2种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家兔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疗效,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2.探讨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病原学治疗前的免疫特点,分析该免疫特点在急性血吸虫病不同感染度之间、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3.与当前急血治疗措施比较,评估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寻求一种更为有效、安全、方便和短疗程的急性血吸虫病治疗方案。方法1.12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42天的家兔随机分为3组,A和B组分别灌服吡喹酮60m/kg和120mg/kg,C组不予治疗,治疗后22天剖杀兔,比较二组兔总减虫率、减雌率、肝肠减卵率;2.用ELISA法,检测38例日本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病原学治疗前,血清中特异性抗SEA和抗SWA IgE和IgG_4以及sTNFR-Ⅰ,sTNFR-Ⅱ,sICAM-1水平,与慢血、晚血和正常人进行比较,并分析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不同感染度之间,不同年龄组间这些抗体与细胞因子的差异;3.205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B、C、D四组,用双盲法,对不同的药物和剂量组合进行治疗,A组53例口服蒿甲醚6mg/kg加吡喹酮60mg/kg;B组56例吡喹酮60mg/kg加安慰剂;C组45例蒿甲醚6mg/kg加吡喹酮120mg/kg,D组51例吡喹酮120mg/kg加安慰剂。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的时间,治疗开始后45天急血治愈率和粪卵减少率。结果1.吡喹酮总量60mg/kg和120mg/kg治疗家兔日本血吸虫感染,总减虫率、减雌率、肝肠减卵率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2.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SEA和SWA IgE水平高于其它慢性、晚期和正常对照(P≤0.004);特异性抗SEA和抗SWAIgG_4水平显着高于晚血和正常对照(P<0.05)。sTNFR-Ⅰ,sTNFR-Ⅱ,sICAM-1水平显着高于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正常人(P≤0.05)。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血清中上述3种细胞因子水平在不同感染度和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显着性,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感染度高时抗SWA-IgG_4水平亦增高,年龄增高,血清抗SWA IgE水平亦增高;3.采用不同方案治疗人体急性血吸虫病,A、B、C、D四组治疗开始后45天治愈率分别为98.0%、96.4%、97.7%和95.7%,四组粪便减卵率分别为97.8%、99.1%、99.1%和97.7%,治愈率和减卵率四组间差异无均显着性(P>0.05);治疗开始后四组患者分别平均发热时间为3.9、5.1、6.4、和5.7天,A组短于其它叁组(P<0.05);四组分别平均住院为6.4、7.9、9.4和8.9天,A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其它叁组(P<0.05)。有二名患者口服蒿甲醚后出现轻度过敏症状。结论1.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2天,吡喹酮总量从60mg/kg增加到120 mg/kg,疗效无显着提高;2.急性血吸虫感染,在治疗前的发病期间,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较慢血、晚血以及正常人显着,但上述3种炎症细胞因子并不随感染度的升高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急性血吸虫病治疗前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较晚血和正常健康人增高,并随年龄的增长和感染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3.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人体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疗效与传统的治疗方法差异无显着性,吡喹酮总剂量降低至60mg/kg,治疗效果并不降低,吡喹酮60mg/kg与蒿甲醚6mg/kg联合使用退热效果较其它方案好,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蒿甲醚总量6mg/kg一次顿服,安全、病人依从性好,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人体急性血吸虫病安全无明显副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吡喹酮和蒿甲醚在临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黄检[9]2016年在《STQ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应用STQ——声速组织量化技术(Sound velocity tissue quantification)测量早期日本血吸虫感染者肝区域声速指数(ZSI),获得域声速值(ZSS),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者肝ZSS值的检测方法和部分相关影响因素。2.参照1990年10月开罗WHO/TDR血吸虫病超声诊断咨询会议制定的血吸虫病肝分级标准,应用STQ对各级(分为0、Ⅰ、Ⅱ、Ⅲ级)血吸虫感染者肝脏ZSI值进行检测,探讨STQ技术对于评估血吸虫病肝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1.血吸虫感染者经临床诊断明确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肝实质发生异常改变的疾病,行常规超声检测,按照1990年10月在开罗召开的WHO/TDR血吸虫病超声诊断咨询会议制定的血吸虫病肝分级标准,分为0-Ⅲ级,并以此分为0组、Ⅰ组、Ⅱ组、Ⅲ组。2.应用ZONARE Zone Ultra超声仪配备的STQ技术检测39例0组受检者肝ZSI值。分别检测肝左叶包膜下Ocm、1cm处ZSI值,肝右叶包膜下Ocm、1cm处ZSI值,获得相应的ZSS值,每个部位检测5次,计算均值作为该次测量的最终结果并记录。计算各部位检测获得满意结果的比例即成功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选取最佳测量部位。分析年龄、性别与ZSS值的关系。3.检测39例0组受检者肝右叶包膜下其他不同深度(包膜下2cm、3cm)肝脏ZSI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深度(肝右叶包膜下Ocm、1cm、2cm、3cm)感兴趣区肝脏ZSS值的差异。4.采用STQ技术检测39例0组、28例Ⅰ组、27例Ⅱ组、26例Ⅲ组研究对象肝右叶包膜下1cm区域的ZSI值,计算获得相应的ZSS值,采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比较两名操作者所获得的ZSS值的差异。结果1.STQ技术检测肝ZSI值稳定性较好。39例0组受检者肝右叶ZSS值均成功获得。肝左叶包膜下0cm区域9例、肝左叶包膜下1cm区域12例未获得满意ZSI值(因肝左叶形态变异大,包含较多粗大管道结构,最小感兴趣区调节位置后仍包含非肝组织,不能完成检测)。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肝左、右叶检测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P<0.05),肝右叶检测成功率明显高于左叶。早期血吸虫感染者肝ZSS值与年龄和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2.0组研究对象肝右叶包膜下不同深度肝ZSS值均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肝脏ZSS值与检测深度呈负相关,相关性不良好(P<0.05,r=0.34)。3.四组受检者肝右叶包膜下1cm区域ZSS值均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与0组相比,Ⅰ组ZSS值无明显增高(1545.23±6.77vs1548.71±8.66),Ⅱ组与Ⅲ组ZSS值显着增高(1565.11±7.47、1569.38±9.49 vs 1545.23±6.77);Ⅱ组与Ⅲ组Z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名操作者测量得到的ZSS值之差的变异系数为0.203。结论1.血吸虫病肝0级患者肝左、右叶ZSS值无显着差异,肝右叶检测成功率高于肝左叶,差异显着。检测深度与ZSS值呈负相关。2.STQ成像技术测量肝脏ZSI值稳定性及重复率好,可自动获得ZSS值,且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定量评价肝脏组织硬度、反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性新技术。3.血吸虫病肝等级的增加导致肝脏硬度的增加,声速的传播速度加快。STQ技术通过测量ZSI值可反映血吸虫感染者肝损伤的不同阶段,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有望成为临床定量评估血吸虫病肝损伤程度的有效指标。

刘芳[10]2005年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不同时期的结肠、直肠癌死亡情况的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结肠、直肠癌死亡情况的长期趋势,探讨血吸虫病是否为结肠、直肠癌的病因。方法通过昆山市(原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张家港市(非流行地区)1973-1975年、1981-1983年、1990-1992年和2001-2003年的结肠、直肠癌死亡资料,进行生态学比较研究和生态学趋势研究。结果4个时期中,昆山市男女性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高于张家港市,但与时间呈递减趋势(标化死亡率比),男性从1973-1975年(2.36)降至2001-2003年(1.31),女性从1973-1975年(2.94)降至2001-2003年(1.54);生态趋势研究表明,4个时期中,张家港市结肠、直肠癌死亡率不断上升,但昆山市则未呈现这种上升;昆山市男女性结、直肠癌年龄组死亡率在1973-1975年和1981-1983年两个时期高于张家港市,但1990-1992年和2001-2003年后两个时期,张家港市高年龄组的死亡专率明显增高,部分年龄组已接近或超过昆山市的水平;张家港市1973-1975年、1981-1983年和1990-1992年的结、直肠癌平均死亡年龄均显着高于昆山市,但2001-2003年两市平均死亡年龄己趋于一致(t = 0.72 P=0.599)。昆山市2001-2003年的平均死亡年龄比1973-1975年增加了15.02岁(F=12.850 P=0.003),但张家港仅增加了7.47岁(F=1.999 P=0.179)。结论昆山、张家港市不同时期结肠、直肠癌平均死亡率、年龄组死亡率和平均死亡年龄的变化,表明昆山市血吸虫病对结肠、直肠癌的影响已逐步弱化,膳食、营养因素已逐步成为结肠、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6年和27年时,结肠、直肠癌的

参考文献:

[1].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 袁兆康. 江西医学院. 2001

[2]. 洞庭湖区新发生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危险因素研究[J]. 李以义, 李君, 何忠, 夏志明, 赵正元.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

[3]. 日本血吸虫病与胃癌死亡率关系调查[J]. 蒋国雄, 郭志荣.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

[4].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袁兆康, 周小军, 郑辉烈, 刘汉强, 严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2

[5].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关系的配对研究[J]. 袁兆康, 郑辉烈, 周小军, 刘汉强, 陈年高.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2

[6]. 健康教育对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人合理饮食依从性的干预效果[D]. 彭秘辉. 中南大学. 2013

[7]. 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癌死亡率的关系[J]. 蒋国雄, 郭志荣. 广西预防医学. 1999

[8]. 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研究[D]. 侯循亚. 中南大学. 2006

[9]. STQ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应用价值研究[D]. 黄检. 长江大学. 2016

[10]. 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不同时期的结肠、直肠癌死亡情况的生态学研究[D]. 刘芳. 苏州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