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要点论文_陈建灿

解析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要点论文_陈建灿

陈建灿

上海宇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开展高质量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要点研究具有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围绕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展开探讨,其中,针对相关技术及其要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土建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科学、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有效技术,并促使其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不仅有助于促进土建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大幅度提升,且有利于更好的确保施工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一、土建工程建设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

混凝土主要指一种由人工制造而成的其中饱含外加剂、砂石、水等原材料的建筑施工材料,于现如今的土建工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照比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来讲,利用混凝土作为原材料的建筑结构存在更为优良的抗压性、防冻性及耐久性,现浇混凝土凝固以后可以承受的压力更大,于大跨度或者高层建筑中均可以发挥出较为优良的作用,促使建筑的抗压性能大幅度提升。同时,基于混凝土本身具有的抗冻性及抗应力性,促使其在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显著的热胀冷缩效果,因此一般不会导致建筑结构发生改变,有助于促进建筑的使用寿命增加[1]。

二、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要点分析

(一)材料质量控制技术

混凝土主要由砂石、水、外加剂等混合而成,结合原材料性质及混凝土施工需要达到的标准,委托专业的实验室开展相应的计算操作,经过商品搅拌站开展完试配和调整操作以后运输到相应施工区域中。基于此,具体开展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以前,为了更好的确保工程各环节施工的顺利开展,实际进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择选操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搅拌站应用的各种配置材料开展有效观察,且搅拌站需要对工程施工所用混凝土及胶凝材料等的质量进行保证。

1、水泥质量要求

针对存在快硬早强要求的工程,应注重优先择选硅酸盐水泥或者一般的硅酸盐水泥,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便可以具有较高的强度。针对出厂时间大于三个月的水泥,需要开展有效的复验操作,且需要依照复验结果对其进行具体应用。

2、水质量要求

混凝土拌制及养护的过程都对水具有大量需求,倘若水的不溶物、碱含量或者pH值等不符合相关标准,极易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及相关各环节施工操作的质量出现大幅度降低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对水的质量提起高度重视,在具体应用以前,对其开展高质量的pH值、不溶物及碱含量等的检测操作[2]。

(二)运输技术

就泵送商品混凝土来讲,具体开展搅拌站择选操作的过程中,有必要针对泵送的距离及时间加以有效考量,确保实际开展泵送及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混凝土初凝及分层离析的问题,并应确保在良好维持混凝土保水性以及流动性条件下,将其运输至相应施工区域中,且在其初凝前将其泵送到作业面,有助于保证各环节浇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倘若混凝土在运输到相应施工区域时便已经出现了分层离析的问题,则需要对其开展再次搅拌,或者直接将其退回到制作场地重新进行施工配比调整操作。此外,科学设置运输时间和路线也至关重要,并应尽量降低转运的次数,防止在交通拥堵路段和高峰期间开展混凝土运输。

(三)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操作具体开始以前,相关建设或者监理单位需要针对模板、钢筋分项工程开展有效的验收操作,在确保验收合格以后,开展高质量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操作。同时,将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递交至相应监理单位,等到监理单位确认并签字以后,才可以开展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浇筑期间,应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需要严格遵循连续性原则,若存在必须停止的需要,则需要尽可能的缩短间隔时间,并应在上层混凝土初凝前结束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操作,反之,会导致施工缝问题产生。针对竖向结构混凝土开展浇筑施工以前,需要优先于底部填充厚度≤30mm的和混凝土内砂浆具有相同构成的水泥砂浆。浇筑施工开展时,严禁出现分层离析问题。实际开展墙、柱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确保自由倾落的高度符合工程相关施工标准,反之则需要设置配套的溜槽或者串筒等装置[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分层浇筑及振捣操作至关重要,实际开展振捣操作的过程中,针对每一振点的振捣,应持续至混凝土不再出现冒气泡现象,且表面无沉落和浮浆现象位置。利用插入式振捣棒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并应确保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作用半径的1.4倍,和模板间的距离应≤相应作用半径的0.5倍,同时,需要防止和预埋件、钢筋等发生碰撞。振捣棒的插入深度需要<50mm,并需要确保上层和下层混凝土的振捣具备较高的均匀性。利用平板振捣器的过程中,应确保移动过程中平板可以覆盖到已压振实部分的外沿部分。针对梁板及墙连接而成的整体混凝土开展浇筑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于开展完墙柱浇筑施工后的1到1.5小时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浇筑操作,有助于降低墙柱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开展梁、板统一浇筑操作的过程中,针对楼板中存在主次梁的,需要依照梁的方向开展具体的浇筑施工操作,对于单向板而言,最好依照长度较大的板边方向开展相应浇筑施工。实际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前,有效明确施工缝位置也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于受剪力影响较小且施工便捷性较高的结构位置处开展施工缝预留操作。针对柱来讲,最好可以留在无梁楼板柱帽下及基础顶面上。单向板最好留在和板短边存在平行关系的任意位置处。

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以及双向板等繁琐性较高的工程中,应遵循所规定施工要求开展施工缝的设置操作。跨度及长度较大的混凝土,为了避免收缩和温度等的影响,于结构表面形成不均匀裂缝问题,一般需要需要依照相应设计要求,进行后浇带的预留和设置操作。后浇带位置处的支撑和模板等,需要开展独立设置,两侧位置处的混凝土浇筑结束以后需要停置一段时间,倘若无其他设计要求,则停置时间最少需要≥28d。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照比两侧位置处混凝土的强度应高出一个等级,同时需要维持≥14d的湿润养护操作,且应注重依照施工缝要求开展后浇带接缝处理操作[4]。

(四)养护技术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相关各种原材料质量及配比符合所规定要求,并经由科学的浇筑手段实施完各环节浇筑施工以后,针对混凝土开展及时、高效的养护操作,以确保混凝土发挥出较为优良的硬化性能。针对已经开展完浇筑施工的混凝土来讲,需要在其最终凝固以前,对其实施科学合理的养护操作。具体养护过程中,可基于加热养护及自然养护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覆盖浇水养护的方法,具体养护时,针对矿渣硅酸盐水泥及硅酸盐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至少需要大于7天;针对粉煤灰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至少需要大于14d;针对存在掺渗要求和掺有矿物、外加剂等的混凝土,养护时间至少需要大于14d,同时,养护过程中,应用的水需要和拌制过程中使用的水一致,并应根据混凝土的实时湿润状态设置养护次数。

(五)裂缝预防治理技术

此项技术涉及到混凝土施工的每个过程,如何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混凝土施工实效性开展有效控制,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大幅度延长土建工程施工寿命,有必要引起有关单位及人员的重点关注。基于相关实践经验,可以得知,想要有效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用的重要工程碱含量以及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确保碱含量及胶凝材料体积安定性等的检测指标和所规定的要求及规定相符合。

第二,在后浇带以及施工缝等位置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前应将相应区域内软弱的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等清理干净,同时利用水对其开展湿润操作,且需要在实际进行浇筑施工以前涂抹一层和混凝土构成成分一致的水泥砂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建筑工程进步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有效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具体开展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所以想要保证工程施工整体实效性,有必要针对如何开展高质量的混凝土施工加以有效分析,对相关施工技术提起高度重视,利用多种手段,从根本上提升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聪正,刘晨曦,卢小成.超高层高强度山砂混凝土材料控制和配制全过程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S4):295-301.

[2]庄军国,郭友军,高志强.异种混凝土结合部位处理方法在曼点水库碾压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8,47(S4):549-551.

[3]]王开科,李家向.水利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沥青混凝土与基座混凝土建基面结合部施工控制要点[J].施工技术,2018,47(S4):515-516.

[4]吕一品,冷祥玉,李德祥.低刚度全笼抗拔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桩基础在砂土地质中的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S4):198-200.

论文作者:陈建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解析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要点论文_陈建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