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使用信息技术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论文_谭琳

适时使用信息技术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论文_谭琳

(开江县普安镇中心小学 开江 636251)

【内容提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丰富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人现就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而适时使用信息技术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谈些自己的初浅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的正确而适时使用,使数学教学更轻松,更灵活,学生学习新知识更方便,接受更快捷。但是只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加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教育现代化,才能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一、适时使用信息技术才能突出教学重点

一个教学内容需要使用信息技术,那么什么时段使用也很讲究的,过早出示课件内容,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过晚出示课件内容,有时会让学生对数学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费时、费事。不利于数学教学的问题的顺利探讨和解决。比如,在教学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2~53页例2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怎样使用电子白板呢?什么时候用电子白板出示数学教材图?第一、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文字信息:学校花园里有一块草地,草地中间有一条2m宽的小路,小路左边是正方形,右边是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并提出数学问题。再选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草坪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板书在黑白上。第二、让学生主动积极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把两块草坪接在一起,是一个长方形。方法二:用小路左边的正方形草地面积加上小路右边的长方形草地面积。方法三:用这块地的总面积减去小路的面积,所得到的就是拼接后草地的面积。第三、在黑板上列式计算:方法一:拼接后草地的长;20-2=18(米), 拼接后草地的面积:18×7=126(平方米)。方法二:正方形的面积:7×7=49(平方米),长方形的长:20-7-2=11(米),长方形的面积:11×7=77(平方米),草地的面积:49+77=126(平方米).方法三:这块草地的总面积:20×7=140(平方米),小路的面积:2×7=14(平方米).第四、比较这三种方法,哪种简便?哪种方法自己好理解,接着验算、写答语。第五、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教材上对该数学问题的分析、解答过程,让学生自学并对照黑板上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反思。这种方式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也体现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实现;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在教学“从数的排列中发现规律”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观察数列中数字的排列特点

这些数字的排列十分有趣:

第2 排有2个数字,分别是1,1;

第2 排有3个数字,分别是1,2,1;

第3 排有4个数字,分别是1,3,3,1;

第4排有5个数字,分别是1,4,6,4,1;

……

2、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第2排两边的数字是1,中间的数字2正好是它上一排左右两个1的和。

第3排两边的是,左数第2个数字是3,是它上一排左边1和右边2的和;左数第3 个数字3,也正好是左边2和右边1大河。

第4排两边的数字是1,中间的各数都是对应的上一排左右两数的和……

3、总结规律

本体数的排列中隐含以下最主要的排列规律:

(1)排在两边的数始终是i1.

(2)排在中间的各数都始终是它 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

4、正确答案

根据以上规律,可以写出第5、6、7排的数字。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5、展延拓伸

观察以上7排数字,还可以发现:

(3)每一排数字的个数都比前一排多一个。

(4)从上往左下斜着看:

①第1 排全都是1;

②第2 排的数字是1,2,3,4……每相邻两个数的差正好是她们左上方的数字1;

③第3 排的数字是1,3,6,10,15,21……每相邻两个数的正好是它们左上方的数字2,3,4,5,6……

(3)从身上往下斜着看,得到的数字排列规律和②相同。

5、拓展题高

上题中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又叫杨辉三角,因为它曾出现在中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而其余的则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以上这些大容量的文字和数据,我课前就用课件备好,在师生共同探索规律时,一边探讨,一边出示相关的文字和数据,这样轻而易举就突出了教学重点:从数的排列中发现规律。也突破了教学难点:能从事物中发现隐含的规律。三、把握信息技术营造的宽松氛围,进行创新教育。

多媒体课件能集声音、图像、文本、动画于一体,所以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提供的宽松情境下,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你讲我听的简单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义,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各种尝试,敢于突破权威,充分发挥学生的怀疑精神、开拓精神、求实精神。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给其表现和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和发挥,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自觉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师生关系的要求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与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新知识的共同探索者;师生是课堂教学中的平等双方,更是相互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改善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地处理好多媒体技术“用来干什么”与“怎么用”的关系,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要进行选用,使多媒体技术成为自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力武器,真正实现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论文作者:谭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适时使用信息技术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论文_谭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