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论文_姜春霞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论文_姜春霞

姜春霞

(呼和浩特第一医院肾科血透室 0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平均数字分配法将9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在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规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宣讲、环境干预、心理疏导、血液透析护理等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遵医嘱行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遵医嘱行为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对症治疗、血液透析日常护理、用药指导以及健康知识宣教等综合化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情,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1-0049-02

现阶段,临床对于尿毒症的治疗多采用血液透析方式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但是该种方法需要在患者身体上造瘘、插管,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伤害和生理疼痛,且该种方法价格昂贵,一般经济条件的家庭对于该治疗难以为继[1]。这些原因的存在会让患者在心理上产生抑郁、焦虑、烦躁、绝望等消极情绪,这严重阻碍了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2]。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尿毒症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18~78岁,平均年龄为(53.3±6.6)岁;体重40~81kg,平均体重为(62.3±10.6)kg。96例患者均无认知障碍,并签署血液透析治疗同意书。按照随机平均数字分配法将9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在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规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宣讲、环境干预、心理疏导、血液透析护理等综合化护理干预。

1.2.1健康知识宣讲。尿毒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疾病,病情恶化和变化趋势较快。因此健康教育知识宣讲需要及早进行,避免患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治疗效果。健康教育知识宣讲的主要是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尿毒症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和患者家属了解尿毒症疾病的致病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让患者和患者家属了解尿毒症疾病的征兆,多注意自身身体变化以及临床常见病症,告知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了解血液透析治疗方法以及疾病预后。

1.2.2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使用的床单被套要勤换勤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中(温度以22~24℃为宜,湿度50%~60%最佳)[3]。

1.2.3心理疏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尿毒症患者会随着病情的转变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对疾病预后的不自信、治疗经费的考虑、患病后自身家庭地位的转变、社会角色的转换等,这些心理问题会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焦虑、恐惧、愤怒、孤独等消极心理情绪。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情感关怀,要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医患关系,用亲切、和缓的语调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语言交流时态度要真诚恳切,对待患者的提问要耐心细致地回答。要善于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病人的角度感受他们的身体疼痛和护理需求,让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血液透析护理。血液透析前要对患者的血管进行评估,将血液透析可能出现的身体症状和并发生告知患者,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由于血液透析时间长,费用较高,此时增加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倾听患者的心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保持心态的平衡,保持心情的愉悦,突出患者自身的家庭价值。此外要重视对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与患者交流时要轻声低语,以防个人隐私泄露,体现人文关怀。

1.2.5并发症治疗。血液透析期间严密观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1.3统计学分析

跟踪记录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等相关数据,所得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2.0,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遵医嘱行为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组别SAS评分SDS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常规组54.6±4.640.5±2.349.6±4.540.1±2.2

实验组54.2±4.252.3±3.649.2±4.848.6±2.6

P值<0.05<0.05<0.05<0.05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上,病毒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随着肾功能衰竭而导致的表现为某些功能丧失和代谢紊乱的慢性肾衰竭疾病。尿毒症是各种肾脏功能衰竭的终末期阶段,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4]。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管理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从患者的心理情绪出发,体现人文关怀,主要从改善患者情感关系,在提高患者的遵医嘱率、控制饮食和运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遵医嘱行为明显优于常规组。可见,针对尿毒症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对症治疗、血液透析日常护理、用药指导以及健康知识宣教等综合化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情,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丽英.舒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0:112-113.

[2] 毛明英,王妍,刘丹.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4,12:135.

[3] 严燕萍.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01:113-114.

[4] 赖喜玉,李爱霞,李锦墁.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4:136-137.

论文作者:姜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论文_姜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