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实施讨论教学法的尝试_化学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法的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论文,式教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研讨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查阅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话、理解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学的实质是交往,讨论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与途径,学生思想或观点来自学生的协同探究。笔者认为讨论式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1.讨论式教学法课堂模式

讨论式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

组织小组

(1)角色定位

(2)分配任务(推选组长、记录员,确定发言顺序)

开始一个新问题

(1)设置问题、学生内化问题

(2)利用学习资源,提炼信息,形成个人假设,列出还存在的疑问,设计实验

(3)组织小组讨论,陈述自己的想法,还存在的疑问

(4)班级讨论 各小组利用不同的形式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做出结论之后的反思

(1)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2)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资源和信息的运用和推理

(3)在小组和班级讨论中,自己发挥的作用。

2.影响问题研讨的因素

影响讨论式教学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比较直接的影响有:讨论问题、教师的角色与态度、学生的角色与责任、师生关系等。

2.1 讨论问题

提出富有启发性、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讨论式教学的保证。好的讨论问题首先必须精确、能引起对话,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性质,能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卷入进来;其次问题必须有一定的开放性,最重要的规则就是问题应该反映真正的疑问。

2.2 教师的角色与态度

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师首先是讨论的平等主体,所有人必须感觉到就像在真正的交谈中一样,都是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参与的。教师要具有一种自主调节教学的态度,相信学生能承担更多的责任,具有一种“学生与我一起工作”、“教师应走向成为受教育者之路”的思维方式。

2.3 学生的角色与责任

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协同工作的角色。其责任是做好各种准备,要综合文本资料的观点,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假设,批判性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与他人展开争辩。

2.4 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课堂讨论的支持性条件,要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学生之间能自由发表观点或提出质疑,形成宽松的教学心理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民主的课堂气氛。

3.如何准备讨论

3.1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3.1.1 讨论问题的设计

讨论问题是学生研讨的平台。讨论问题的确立要明确关注学生应该知道的东西和在研讨过程之中和其后能做的事情,设计讨论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讨论主题要适度超越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但学生能够运用来自他人的线索,利用他人的帮助进行自组织,即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互式、反思性的相互作用,转化并提高个人意识。

化学课堂讨论式教学中“讨论问题”的设计可从以下4个角度作为切入点:

(1)知识建构式的问题(适宜于课中讨论的问题)

案例1 《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上课一开始就提出讨论问题:现有一瓶无色溶液为KI溶液,利用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溶液中含有的I[-]?

案例2 《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二氧化硫”,上课一开始就提出讨论问题:从哪些视角去研究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观点。

(2)课题探究式问题(适宜于课中讨论的问题)

案例3 《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就碘的用途设计如下讨论问题: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我国政府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居民的食盐中均加入了一定量的碘。因碘盐的价格比普通食盐高,有些不法商贩将普通食盐、甚至矿盐冒充碘盐,坑害群众。利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碘盐中含碘的微粒可能是I[,2]、I[-]、IO[,3][-]中的1种或2种)。

(3)人文价值理解的问题(适宜于课前讨论、课中汇报)

案例4 《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完成碘盐中碘的检验后,涉及课后讨论的问题:为了防治碘缺乏病,各国都采用了一些措施,他们各采用了哪些措施?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的庄严承诺,现在中国政府的承诺执行情况如何?假若你是一位政府首脑,你认为你的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措施?

(4)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时间)

案例5 《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后,布置研究性学习议题,每位同学选择一个议题,相同议题的同学组成小组协同研究:

·元素周期系理论的发现和发展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门捷列夫对周期表的演进

·周期表的现代形式

·未来周期表的展望

·元素分类的历史

·周期表的早期形式

·周期律的本质揭示

·周期表的最新系列

·最新动态

案例6 学完《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二氧化硫”时,布置研究性学习议题:测定雨水的pH,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一个角色,有化学家、生物学家、健康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要从他们的角度来研究问题。在小组活动中,你们要建立一个网站,谈论酸雨引起的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建议。

3.1.2 学习资源开发

教材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资源。

案例7 化学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关于

作,设计实验澄清问题。

提供学习资源《化学教学》2000年第8期第8页;《化学教学》2001年第3期第46页;

《化学教学》2001年第3期第16页;《化学教学》2001年第10期第43页。

案例5 提供的学习资源

http://www.pep.com.cn/huaxue/8/8-2-2/3.htm

http://www.minaol.com/gb/ttp/detail_1.asp?

auto_id=187

http://chemclub.3322.net/chemist/menj.htm

http://www.edu12.com/resources/correlation/

chemistry/feature/chemist/chemist_12.htm

http://go8.163.com/chemfield/ys/ys33.htm

张学方,王少亭.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的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

3.2 学生也是研究者

基于问题的讨论式教学是把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使自己卷入到问题当中,把问题看成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3.2.1 保证学生提前并同等地获取相关资料

好的讨论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参与者要对所要讨论的问题充分了解,努力确保每个参与者有机会充分掌握资料。如何保证所有的学生有公平的机会获得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除了教材以外,其他如复印相关资料分发给学生、公布因特网上的网址、指定某种书籍或学术刊物等。

3.2.2 让学生批判地提前阅读有关资料

让学生认真地、批判地提前阅读有关资料来为参与讨论做准备,可以大大地提高讨论的效果。

如何使学生为讨论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填写表1,作为小组讨论的发言材料。

4.如何开始讨论

4.1 围成圆形发言

学生阅读完相关资料后,他们最多有3min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想法。4个~5个同学立即围成一个圆,当开始讨论时,按圆圈的顺序每一个学生最多有3min的时间发言(按阅读的表格的思路),并且不能受干扰,在每个人发言的时间内,其他人都不允许说话。为了使学生做到专心倾听,要求发言人先简短陈述前一个发言人的内容,以此为出发点讲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后面发言的同学与前面同学的观点相同,也要重复别人的观点。按圆圈的顺序发言完毕后,第二轮讨论就可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进行。但被允许再次发言的人所讲的内容必须与圆形顺序发言时某个人所谈的观点相关,学生不能擅自加入讨论以扩大自己的观点,他只能谈对别人的看法,除非有人直接点名让他扩充观点。

4.2 维持班级讨论

通过“提问”、“倾听”和“回应”维持讨论继续进行。

特别需要注意:容忍学生的沉默。

5.讨论时机的选择

讨论式教学可使教学过程变为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交互活动的过程,但不是所有问题让小组讨论学习都有最好的效果。讨论主题过于容易激发不了学生讨论的热情;讨论主题难度过大,多数学生参与不了,也收不到成效。恰当选择讨论的时机,至关重要。

5.1 当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时,要组织讨论

当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正急于弄个水落石出时,进行小组讨论,他们将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争辩中。例如:“氯水化学性质”的教学,由于氯水中存在多种微粒,哪些微粒参与反应,哪些微粒参与主要反应,往往是学生最模糊、且最需要澄清之处。设计了以下讨论问题:

案例8 在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氯水,溶液红色逐渐褪去。①分析红色褪去的原因(哪些微粒参与了反应,哪一种微粒参与主要反应)?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褪色的原因是哪一种微粒起主要作用?

学生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入手,讨论始于简单的“头脑风暴”的观念,氯水中的微粒(Cl[,2]、HClO分子,Cl[-]、H[+]、ClO[-]离子等)分别与NaOH、酚酞,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反应情况,最后问题的焦点集中在:第一,次氯酸的漂白性引起褪色;第二,发生了中和反应,使溶液pH小于8而褪色。学生从漂白褪色与中和褪色的本质区别来设计有关实验方案,笔者鼓励小组成员一边协同设计实验方案,一边用实验验证方案。学生在“讨论—实验”过程中使问题逐渐清晰,认识得到升华、得到内化。

5.2 当问题具有挑战性、开放性,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时,要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面对问题而困惑时,将自己的见解面对面直接地用同龄人所能理解的思路来交流,更容易起到相互启迪的作用。《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学习了氧化钠、过氧化钠性质后,设计如下问题:

案例9 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定量的盛过氧化钠粉末的直玻璃管后,将收集到什么气体?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各自的假设。现有一定质量含有Na[,2]O和Na[,2]O[,2]的试样,请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Na[,2]O[,2]的纯度。

课前小组协同的方式搜索资料,设计方案,课中讨论。

6.值得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讨论式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对学生进行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学生普遍认同讨论式教学模式,“这种方法非常好,是一种挑战”、“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倾听同学观点时,也在反思自己的观点”、“我学会了查阅资料,准备自己观点”、“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好像我不是学生,更像我们在共事”。

但是有几个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1)以知识为本的教材,很难引发讨论。因为现有教材更强调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系统性。教师怎样处理好课程与教材的关系,如何解决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容量问题。

(2)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无论是“3+2”高考模式或“3+X”高考模式,高考命题无论怎样强调能力(包括综合能力),都离不开考查知识和技能,但目前很难考查“方法、思想和价值观”,因此适量的题海战术,以讲授法为主的知识传授,能更有效地提高考试成绩。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有同行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讨论式教学对提高高考成绩是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比讨论式教学更经济”。

(3)尝试的讨论式教学,还没完全摆脱类似于以老师为轴心的自行车轮运转,课堂“讨论”在本质上还停留在老师一直让学生做出解释说明的系列对话中,尽管在有些情况下这样做是合适的,但如何促进问题讨论中更多的学生间的互动,还需要继续实践。

(4)讨论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进行时,如何关注所有学生的观点。

标签:;  ;  

化学教学中实施讨论教学法的尝试_化学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