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育时代新人论文_骆洪德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育时代新人论文_骆洪德

骆洪德(龙江县七棵树镇中心学校 黑龙江 龙江 161100)

摘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也必须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家校共育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知识渊博,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主题词:全面发展 培养目标 立德树人 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093-01

本次研讨月结束了,我们七棵树镇中心学校全体教师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通过研讨,教师们对如何培育时代新人,又有了清晰准确的定位。教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与培养,着重关注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教师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讲话为如何办教育,如何办好教育,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纵观世界形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也必须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

国家建设中,需要高精尖的栋梁之才,同时更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更多的人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者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在培养合格公民上多下功夫,做足文章,不应该只是抓住了一部分优秀学生,而忽略了大多数普通学生,甚至放弃了一部分“难教的学生”,如此就成了教育之痛。联系中国农村的现状,人口越来越少,外出人口越来越多,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学生越来越难于管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父母基本上没有时间关心孩子,造成这部分孩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严重与社会主流背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能力和水平是基础。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提升办学要素水平,努力让每个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品德修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是摆在第一位的,这就需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班级管理中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些条件,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律教育、自主教育。学生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再上升为行为习惯,养成自我调控、自我积累、自我完善,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艰巨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强化人格教育意识,肩负起教育者的使命,充分发挥人格教育功能,就能 就能很好的完成教育的使命。以人为本是人格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学校教育是人格培养的立足点,校外施教是人格培养的延伸点。

因此,要拓展学生人格培养的时空,开辟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渠道。

三、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家校共育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学工作中,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任何教学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轻松、民主、和谐与合作的环境。在校内,班主任要取得行政、校团委、学生会、年级组和任课教师等多方面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和班级的基本活动中;在校外,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

由于社会原因,一些家长一般只满足学生物质生活上的需求,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品教育,教育培养的是人才,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非学无以广才,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任何时候奋斗精神都不能丢,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

四、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知识渊博,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教师用良好的师德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的喜爱,自觉成为学生为人为学的表率,成为学生崇拜的人,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学中,在日常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以德为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其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努力打造品德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要加强学习,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修养,依法执教,为人师表。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做人。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他们,转化他们,转变他们。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是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品质。

教师要让学生参加适当劳动,有助于改变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恶习,使他们认识到劳动创造世界的意识,树立劳动光荣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教育工作的这一根本任务。如何培养人?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树立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要有不甘落后,拼搏进取,勇于超越的作为。教育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还应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为自己充电,把自己所学用于课堂教学中,变学生的被动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论文作者:骆洪德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育时代新人论文_骆洪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